-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2014年11月1日下午3时,798艺术区在3画廊原址,第一风景艺术空间迎来了开幕大展——行动的旗帜,此次展览由李琳策划,于艾君为学术支持。集结了12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参展艺术家包括:杭春晖、黄红涛、吕鹏、李娜、刘瑾、苏锐、吴健、伍伟、王旻、牛玉河、于艾君、郑钰。据负责人之一季晓枫介绍,第一风景艺术空间的定位有别于在3画廊的经营模式,该空间主推青年艺术家作品,并联合互联网艺术资源平台“第一风景”(atart.cn)进行作品展示、销售一体化服务。而在3画廊则作为学术性更高或特殊材质作品的展示空间。
据了解,展览还未开幕,部分作品已有买家预定。可见,这批青年艺术家作品受欢迎程度。而展览主题“行动的旗帜”在策展人李琳看来,这里的“旗帜”可以理解为具有特定精神信仰的一种状态。如此,个人价值和意义需要行动才能展示出来。而展览意在探讨作为表达中的个人,他(她)如何展览有趣的富有深意的视听行动?个人对历史价值如何清算并展示?作品存在的意义如何?为了使观众深入了解每位艺术家的创作情况,主编陈家坪在展前也分别对艺术家们进行了访谈,并对12位艺术家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
杭春晖作品简介
2014年,杭春晖将当代水墨的观念实验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创作了作品《假亦真》系列,《蝴蝶识别手册》系列等。他认为,“水墨”不是一个固化的概念与方式,水墨的变化背后是政治文化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文人画的兴起与当时宋元政治变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说宋元政治变局有着某种历史的偶然性,那么由鸦片战争引起中国近代历史,却有着某种必然性。因此,在杭春晖看来,其对文化所产生的作用会有着更为巨大的潜在力量,这种力量也必然会体现在水墨的历史变革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看,文人画削弱了唐宋绘画中的造型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后世对水墨的基本认识。但这并不意味“文人画”没有关于造型的推敲。1840年以来的社会基础的变化,正在开启一个以尊重个体价值为核心的文化机制。水墨有着现代化以及当代化自我调整的内在需求。
当代的艺术实验或实践使人无法单纯站在艺术(艺术性)的立场去阐述、批评或认识。艺术批评的传统话语模式已发生转化,运用了文学、哲学、政治、社会及历史的概念。这种观念与水墨的融合也如同上个世纪欧洲艺术一样,对水墨形式的突破,将出现更为前卫的实验。而杭春晖的作品,无不体现了他对于当代水墨的思考与实践。
黄红涛作品简介
黄红涛很聪明,很用功,比较早的就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他把绘画创作,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必须画,每天要画。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热爱,并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他的作品有着当代人对自然和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更有着对民族文化传统精神的体现。
他还很热爱生活,到生活中去写生,挖掘生活中最美的东西。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和人贴的比较近。无论是纯粹表现自然的山山水水,还是与人联系比较紧密的山水,都让人感受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使他的作品不空、有内容,有深入的东西在里边。
对中国画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基础做扎实了,下一步的实践,创新与发展更重要,更长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于他而言,道法自然更加重要。
吕鹏作品简介
在吕鹏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门神的形象、样板戏的形象、时髦青年的形象、戏曲形象、民间艺术形象的堆积;可以看到红墙城楼、传统戏曲水纹样以及盔甲、红卫兵袖章、弓箭、大刀、步枪的杂陈;可以看到鱼、战马、飞机、出现在同一空间中;整个给人的感觉是文化符号的混杂和时间、空间的错乱。
他在处理画面中的形象时,体现出一种游戏和滑稽的关系。既然我们没有文化价值系统的支撑,文化在我们的头脑中呈现混乱的状态,而且和谐并显示出一个系统化的状态,又不是任何一个人能够完成,那么这些文化符号在每一个人的头脑里就是随每一个人的兴趣、教育背景、文化立场来组合的。
他的作品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画面中的主要人物,大多呈惊异,或者吃惊中带着一点恐慌和喊叫的表情,眼睛夸张的圆睁,嘴巴夸张的张大。或许这是吕鹏的一种心理,一种刺激的感觉。这世界真的有点刺激,无论是它的瞬间万变,它的混乱,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他头脑中的传统戏曲、武侠小说、电子游戏、好莱坞式动作电影的影响,成为他作品的主线。他把当今文化的混乱状态,编织成一个个有幽默、滑稽、暴力感觉的文化武侠画。
李娜作品简介
李娜对艺术的热爱象是有了与生俱来的基因。她强化造型,明确主题,在创作上吸收了类似工笔的手法。除此之外,对于当代艺术她并不陌生,希望通过与当代观念的水乳交融去消化水墨传统。她很关心媒材,一方面感受到了水墨作为媒材的旺盛生命力,一方面将当代性的材料参与其中,使整个画面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气质。爱,无疑也是她创作的主题。在画中,动物、植物和一切物品都成为了画面的“主角”,彼此之间和平共处、友爱和谐。
有时,她将画幅一分为二,并将一侧描绘成帷幔下垂的半透明感。半透明的“遮蔽”是某种颇具匠心的设计,使形象完整突出,画面出现转折变化和复杂趣味。另外,她又把整个画面处理成一个统一的“室内”环境。在约定俗成中它或多或少都和女性有关。她以细致花纹的墻纸、复杂图案的丝毯、轻薄透明的帷幔来烘托,以形形色色的美丽动物来加以填充。但她并没有将这样的空间“封闭”起来,就像她刻意画出的那张“虚位以待”的沙发椅,透露出了“会客厅”的“开放”的功能意义。
她的作品在揭示的同时并不想人为的去制造各种冲突,而是以和谐的美去调和彼此的关系。
刘瑾作品简介
刘瑾是“70后”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艺术家之一 ,表达人类个体的生存境遇一直是他创作的核心和动力,他90年代的早期绘画作品《健美》、行为作品《可乐浴》等批判性的将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消费流行文化、后殖民文化中的生存状态转换到了其作品中。作为“70后”的一代人,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期中成长起来,还普遍留有某种生猛和暴力。其《青春残酷》的系列摄影叙事性的讲述了青春中永恒的残酷瞬间,通过对青春个人化的理解,含蓄的影射出人们所经历过的社会群体暴力。
90年代开始,中国历史性的开启了城市化进程,艺术家体会到了巨大的冲击。在行为表演《大酱缸》、《检验合格》以及摄影《受伤天使》系列中,观念性的表现了城市发展中人的境况、当代人的生存困境、精神困境,对中国历史性的城市化进程做出了他的回应和特殊的记录。
刘瑾在创作中着重对现实的批判,但始终有一种悲悯、救赎的基调。现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治愈”的文化,我们曾经一度狭隘的认为当代艺术的意义仅在于批判,但人被可怜的抛到世界上,对于自己的欲望无法控制,社会需要批判,但人更需要被“治愈”。如鲁迅所说:“拉娜出走之后怎么办”,在对现实批判之后,艺术没有能力改变现实,唯一能做的是精神的慰藉。批判相当于替世人忏悔、认错,但人们终究希冀更好的世界,批判之后,面对现实的混乱,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为世人引出一条小小的救赎之路。《失乐园》、《柏林墙》、《纪念碑》、《我们还有多少爱》等都是关于救赎、慰藉,寻求精神出路的作品。
随着创作的进行,艺术家的观念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的拓展到更广泛的历史、哲学、宗教的层面上,并具有更深厚的普世情怀。在新作的肖像摄影《戴眼镜的人》及《白内障》中对观念的转换更为提炼、隐蔽和含蓄,作品以隐喻方式的探究、展现人的存在处境,并讨论人对世界的认知。《佛》和《鲁迅》的雕塑装置,艺术家则直接敲击人类宗教及文化信仰的核心问题。
苏锐作品简介
绘画对苏锐来说是一部记录自己成长经历的心灵笔记,这本笔记的内容是散文随笔式的,随性而发。有对周遭环境的变化、真假新闻或旧闻的叙述、朋友的相遇或亲人的离去。在笔、墨与纸相互接触时,他依恃着平时所掌握的技术经验进行一些更加具有纵肆性质的试验,与绘画的心境一致,顺着自己不拧巴,追求“平中寓奇,险中求胜”。他有意识地制造一些矛盾,从而在视觉上进行调和,达到抒发自己的心境,与观者的心灵互动。
中国画是他从小就喜爱的,第一次见到古画资料时就有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被其透出纸外的韵致深深吸引,以至辗转反侧,不能自已。
对他的创作而言,新奇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实验手段。他觉得自己要追求的就是生活中的小情趣,画自己熟悉的真正有感情的东西,感动别人的前提是先感动自己。天真质朴,通俗幽默,让大家看得懂,并心灵相通。绘画这就是他的心灵笔记。
吴健作品简介
吴健是一个晚熟的人,从小喜欢画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会思考画画是为了什么?到底有什么意义?在不断解决问题的时候,越发迷茫。他开始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也尝试着去了解自己,重新认识这个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与人的关系。他开始关注新闻,关注周围发生的事情,关注周围人的处境。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矛盾,他不断地做事情,想寻找一个载体来实现自我的价值,当他回到绘画上来的时候有一种释然。
他在创作上选择了“火山灰云”,类似于一种符号性的图示来表达我个体与环境产生的关系。这首先就是精神层面的一种污染的问题,自然涉及到一些具体的社会性问题,比如医疗,教育,环境,食品卫生等等。这些复杂的问题他处理不了,他想表达自己作为社会生活中一个个体,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可以说,他所有作品都是在不具体的环境空间里展开的。
他在探索创作语言的时候做了很多试验,有时会用一些综合材料尝试不同的方法来作画,在这过程中他真切地体会到了“材料”对架上艺术作品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最后他选择用简单的“油画”颜料,画布来作画。他希望表现艺术最本质的,也就是一种最感官的气质,把感受放在第一位,然后再谈别的。
伍伟作品简介
到具体创作时,伍韦觉得自己无法运用“感觉”来“介入”创作,因为感觉主导着他的创作,他的努力在于怎样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使之更准确,更清楚。这样他才能平静,才能有完整的生命感。
“原始人”的思维就是以受互渗律支配的集体表象为基础的、神秘的、原逻辑的思维。这是法国社会学家列维-布留尔给“原始人”思维下的定义。他认为之所以产生这两种思维上的对立,是因为人类的文明总是伴随着已知与未知,而这种已知与未知在当下仍然存在,仍有科学、逻辑无法触及的领域。
他的作品《食指》是从天而降的巨大手指,承载了他对强大而温暖的渴望,在手法上借用了传统堆绣。堆绣技艺出自藏教唐卡。创作《增减》时,他改造了民间剪纸中的动物皮毛的表现,使其还原到更为直观的真实触感,使触动他内心的感受在作品中变质、生长、蔓延。创作《神兽》和《虎落》,他的意图是对古代神话进行解构与重构,把他的触觉想像提取出来,以原始的造型方式重新组合,呈现出一种具有神性的新的存在,以唤起人类原始的感知力。
王旻作品简介
王旻说:我的画面就是感情依附的地方。王旻的父亲早年从事国画创作,耳濡目染之下,中国艺术绘画当中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无意识的写意、泼墨赋予了他自由的思维方式。跟王旻相处,很容易谈到家乡。关于家乡王旻常常会有很多不能遗忘的记忆:对山的记忆、对流云飞雾的幻觉。竹笋出来的时候,板栗成熟的时候,希望自己都在那里,因为他热爱大自然带给的神奇灵感。
他的作品以中国传统的水墨表现传达,囊括了物象与思维,具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及其对立统一规律所显示的美学现象与原理。他的作品融合了很多元素,但最终的表现简洁有力,这也正是他想达到的一个境界。他对生活、对自然、对艺术都怀着一份忠诚,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没有任何条框的局限,所以你或许会豁然开朗,甚至身处其中。
他把抽象意境与自然带入悖论式的思考:自然,是一种新的自然状态,自然而然,怎么做都可以;而抽象,则是抽离一切存在状态,进入虚无的经验。随着心灵的转化,褪或者变,是可以随时改变它的物理状态。纸上的每一个“有机”元素与自然万物相融,传承了以含蓄见长的中国水墨画的伟大传统。
牛玉河作品简介
牛玉河的绘画作品是在用西方的绘画材质,基于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并结合对当下生活的感知进行的实验。在摸索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与“当下艺术形态”持“皆取之而离之”的态度。
他是一位质朴的画家,在他的画中有一种对生命卑微的怜悯,无论是拆迁中关于大社会问题,时代矛盾的思考,还是那些细小的昆虫,牛玉河在以一个画家的方式关怀“人”和那些与“人”相关的事物。
他是善于观察的画家,观察外部,观察内部。他2008年到北京,从费家村搬到宋庄,现在一个人在小堡一个三进深院子里深居简出,画画、看书、听音乐,在这些年的时间里,每一年都会有一个变化,这些变化在他的几个作品系列中一目了然。他对问题的思考也在趋于更加成熟,在绘画语言的表达上也更加丰富,就像他创作的一些与太湖石、庭院这些中国传统居住环境相关的作品,这些不同的绘画语言,题材引出的问题也更为丰富。我们也许不难发现,所有牛玉河的作品,不过关注的还是作为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现代人,他与过去和现在,他与自身和世界的关系。
于艾君作品简介
看于艾君的绘画,消极、暴力、神秘、迷离、悲情……也许会觉得晦涩难懂。他的作品绝非属于在形式上让人“一见钟情”的类型,也并无艺术故事或所谓的噱头。相反,他似乎在挑战一种视觉习惯,这和他的“第三绘画”在气质上有某种不期而遇的暗合——游离于趣味之外。他的创作与传统的学院写实主义保持着距离,作品带有明显的叛逆和反抗意味。这种反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与传统抗争,而在于表现主义自身所独具的得天独厚的气质——阴郁的悲情主义、普世情怀和神秘主义。
他对绘画语言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对他来说,油画的表达并非优胜于版画或纸上绘画,媒介自身并不具有高低等级或层次之分。与他早期使用的其他创作媒介相比,他更加偏爱纸上创作,这种源自于大地的纤维材料仿佛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将其擅长的细而轻快的笔触与纸质的自然随和融为一体,他甚至经常尝试将其作品置于现实场景中,似乎是想要让它们与自然进行交流。
郑钰作品简介
郑钰致力于使用新材料进行创作。她向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当第一次看到拉斐尔那副圣经故事的画作时,不禁内心涌动,泪流满面。她接受的理念倾向于模仿与继承,吸取前辈的艺术精髓。但是,她对自己内在的可能性,更加好奇,因而到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习视觉艺术与新语言表现。
她一直喜欢自由的作画方式——泼溅。把创作所用的材质提炼于稀土,一种无毒、无害的环保材质,在吸收到一定时间的光照后,自主在较为黑暗的环境下发光,成色静谧、柔和。她无数次调和、泼溅、晾晒,尽力把自己看到的那些神秘变幻的画面呈现出来。当新的画作铺满了半面墙,她审视它们,意识到,这就是自己——在安静理智的外表之下,从黑洞中爆炸而生的小宇宙。时而绚丽,时而苍白,时而喷发,时而宁静,但不变的是,她一直如同一头携带巨大能量的暂时沉寂的野兽,让人难以揣测她会用怎样的方式爆发成为令人不能直视的光,宇宙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