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行动的旗帜:第一风景艺术空间举办开幕展120幅俄罗斯画作亮相河北省石家庄市美术馆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开幕展将举办大连老太收藏酒瓶5000多个不重样藏家展示第一套人民币孪生钞南京工艺美术时隔30年再摘百花疯狂的崖柏:都想借收藏的名义赚一票 炒作手法多身份,共同体,同胞:马莱内·杜马斯的艺术法国浪漫主义先驱席里柯绘画展在纽约举办《汪建伟:时间寺》古根海姆美术馆开幕小品大艺——扇面中的中国古代书画八旬书法大家“八十抒怀” 孙伯翔书画展九日开幕陈冬至等当代名画家罕见的文革时期写生作品当下与水墨:李津的文人生活新水墨艺术家李津:我用仰视的角度画女人津门著名书画家严六符临文徵明《行书千字文》津门著名山水画家皮志刚创作巨幅画作《天下情山》津门画家李津:画最纯粹的“红烧肉”观北京友谊宾馆珍藏书画:中国当代美术史的剪影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展将开幕高清图:丹青缘—唐睿、何宁、杜小龙水墨三人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展著名油画家邓家驹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孟宪维谈华世奎书法:人正笔正心正 书法端端正正沈宪民谈华世奎书法:用笔有六法唐云来谈华世奎书法:“气韵味美”和“二难”华克齐谈华世奎书法:展览受到天津父老的广泛关注姜维群:“天津劝业场”与“天下第一关”双星并耀孙国胜谈华世奎书法:收藏20年促成书法展于长水:《思闇诗集》彰显华世奎晚年心境王俊生金殿礼徐胜利董铁山著名画家朱彪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著名画家王印强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首页 >> 当代艺术 >> 正文

行动的旗帜:第一风景艺术空间举办开幕展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4-11-06 16:45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2014年11月1日下午3时,798艺术区在3画廊原址,第一风景艺术空间迎来了开幕大展——行动的旗帜,此次展览由李琳策划,于艾君为学术支持。集结了12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参展艺术家包括:杭春晖、黄红涛、吕鹏、李娜、刘瑾、苏锐、吴健、伍伟、王旻、牛玉河、于艾君、郑钰。据负责人之一季晓枫介绍,第一风景艺术空间的定位有别于在3画廊的经营模式,该空间主推青年艺术家作品,并联合互联网艺术资源平台“第一风景”(atart.cn)进行作品展示、销售一体化服务。而在3画廊则作为学术性更高或特殊材质作品的展示空间。

  据了解,展览还未开幕,部分作品已有买家预定。可见,这批青年艺术家作品受欢迎程度。而展览主题“行动的旗帜”在策展人李琳看来,这里的“旗帜”可以理解为具有特定精神信仰的一种状态。如此,个人价值和意义需要行动才能展示出来。而展览意在探讨作为表达中的个人,他(她)如何展览有趣的富有深意的视听行动?个人对历史价值如何清算并展示?作品存在的意义如何?为了使观众深入了解每位艺术家的创作情况,主编陈家坪在展前也分别对艺术家们进行了访谈,并对12位艺术家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

杭春晖作品
杭春晖作品

  杭春晖作品简介

  2014年,杭春晖将当代水墨的观念实验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创作了作品《假亦真》系列,《蝴蝶识别手册》系列等。他认为,“水墨”不是一个固化的概念与方式,水墨的变化背后是政治文化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文人画的兴起与当时宋元政治变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说宋元政治变局有着某种历史的偶然性,那么由鸦片战争引起中国近代历史,却有着某种必然性。因此,在杭春晖看来,其对文化所产生的作用会有着更为巨大的潜在力量,这种力量也必然会体现在水墨的历史变革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看,文人画削弱了唐宋绘画中的造型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后世对水墨的基本认识。但这并不意味“文人画”没有关于造型的推敲。1840年以来的社会基础的变化,正在开启一个以尊重个体价值为核心的文化机制。水墨有着现代化以及当代化自我调整的内在需求。

  当代的艺术实验或实践使人无法单纯站在艺术(艺术性)的立场去阐述、批评或认识。艺术批评的传统话语模式已发生转化,运用了文学、哲学、政治、社会及历史的概念。这种观念与水墨的融合也如同上个世纪欧洲艺术一样,对水墨形式的突破,将出现更为前卫的实验。而杭春晖的作品,无不体现了他对于当代水墨的思考与实践。

黄红涛作品
黄红涛作品

  黄红涛作品简介

  黄红涛很聪明,很用功,比较早的就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他把绘画创作,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必须画,每天要画。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热爱,并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他的作品有着当代人对自然和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更有着对民族文化传统精神的体现。

  他还很热爱生活,到生活中去写生,挖掘生活中最美的东西。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和人贴的比较近。无论是纯粹表现自然的山山水水,还是与人联系比较紧密的山水,都让人感受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使他的作品不空、有内容,有深入的东西在里边。

  对中国画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基础做扎实了,下一步的实践,创新与发展更重要,更长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于他而言,道法自然更加重要。

吕鹏作品
吕鹏作品

  吕鹏作品简介

  在吕鹏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门神的形象、样板戏的形象、时髦青年的形象、戏曲形象、民间艺术形象的堆积;可以看到红墙城楼、传统戏曲水纹样以及盔甲、红卫兵袖章、弓箭、大刀、步枪的杂陈;可以看到鱼、战马、飞机、出现在同一空间中;整个给人的感觉是文化符号的混杂和时间、空间的错乱。

  他在处理画面中的形象时,体现出一种游戏和滑稽的关系。既然我们没有文化价值系统的支撑,文化在我们的头脑中呈现混乱的状态,而且和谐并显示出一个系统化的状态,又不是任何一个人能够完成,那么这些文化符号在每一个人的头脑里就是随每一个人的兴趣、教育背景、文化立场来组合的。

  他的作品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画面中的主要人物,大多呈惊异,或者吃惊中带着一点恐慌和喊叫的表情,眼睛夸张的圆睁,嘴巴夸张的张大。或许这是吕鹏的一种心理,一种刺激的感觉。这世界真的有点刺激,无论是它的瞬间万变,它的混乱,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他头脑中的传统戏曲、武侠小说、电子游戏、好莱坞式动作电影的影响,成为他作品的主线。他把当今文化的混乱状态,编织成一个个有幽默、滑稽、暴力感觉的文化武侠画。

李娜作品
李娜作品

  李娜作品简介

  李娜对艺术的热爱象是有了与生俱来的基因。她强化造型,明确主题,在创作上吸收了类似工笔的手法。除此之外,对于当代艺术她并不陌生,希望通过与当代观念的水乳交融去消化水墨传统。她很关心媒材,一方面感受到了水墨作为媒材的旺盛生命力,一方面将当代性的材料参与其中,使整个画面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气质。爱,无疑也是她创作的主题。在画中,动物、植物和一切物品都成为了画面的“主角”,彼此之间和平共处、友爱和谐。

  有时,她将画幅一分为二,并将一侧描绘成帷幔下垂的半透明感。半透明的“遮蔽”是某种颇具匠心的设计,使形象完整突出,画面出现转折变化和复杂趣味。另外,她又把整个画面处理成一个统一的“室内”环境。在约定俗成中它或多或少都和女性有关。她以细致花纹的墻纸、复杂图案的丝毯、轻薄透明的帷幔来烘托,以形形色色的美丽动物来加以填充。但她并没有将这样的空间“封闭”起来,就像她刻意画出的那张“虚位以待”的沙发椅,透露出了“会客厅”的“开放”的功能意义。

  她的作品在揭示的同时并不想人为的去制造各种冲突,而是以和谐的美去调和彼此的关系。

刘瑾作品
刘瑾作品

  刘瑾作品简介

  刘瑾是“70后”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艺术家之一 ,表达人类个体的生存境遇一直是他创作的核心和动力,他90年代的早期绘画作品《健美》、行为作品《可乐浴》等批判性的将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消费流行文化、后殖民文化中的生存状态转换到了其作品中。作为“70后”的一代人,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期中成长起来,还普遍留有某种生猛和暴力。其《青春残酷》的系列摄影叙事性的讲述了青春中永恒的残酷瞬间,通过对青春个人化的理解,含蓄的影射出人们所经历过的社会群体暴力。

  90年代开始,中国历史性的开启了城市化进程,艺术家体会到了巨大的冲击。在行为表演《大酱缸》、《检验合格》以及摄影《受伤天使》系列中,观念性的表现了城市发展中人的境况、当代人的生存困境、精神困境,对中国历史性的城市化进程做出了他的回应和特殊的记录。

  刘瑾在创作中着重对现实的批判,但始终有一种悲悯、救赎的基调。现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治愈”的文化,我们曾经一度狭隘的认为当代艺术的意义仅在于批判,但人被可怜的抛到世界上,对于自己的欲望无法控制,社会需要批判,但人更需要被“治愈”。如鲁迅所说:“拉娜出走之后怎么办”,在对现实批判之后,艺术没有能力改变现实,唯一能做的是精神的慰藉。批判相当于替世人忏悔、认错,但人们终究希冀更好的世界,批判之后,面对现实的混乱,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为世人引出一条小小的救赎之路。《失乐园》、《柏林墙》、《纪念碑》、《我们还有多少爱》等都是关于救赎、慰藉,寻求精神出路的作品。

  随着创作的进行,艺术家的观念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的拓展到更广泛的历史、哲学、宗教的层面上,并具有更深厚的普世情怀。在新作的肖像摄影《戴眼镜的人》及《白内障》中对观念的转换更为提炼、隐蔽和含蓄,作品以隐喻方式的探究、展现人的存在处境,并讨论人对世界的认知。《佛》和《鲁迅》的雕塑装置,艺术家则直接敲击人类宗教及文化信仰的核心问题。

苏锐作品
苏锐作品

  苏锐作品简介

  绘画对苏锐来说是一部记录自己成长经历的心灵笔记,这本笔记的内容是散文随笔式的,随性而发。有对周遭环境的变化、真假新闻或旧闻的叙述、朋友的相遇或亲人的离去。在笔、墨与纸相互接触时,他依恃着平时所掌握的技术经验进行一些更加具有纵肆性质的试验,与绘画的心境一致,顺着自己不拧巴,追求“平中寓奇,险中求胜”。他有意识地制造一些矛盾,从而在视觉上进行调和,达到抒发自己的心境,与观者的心灵互动。

  中国画是他从小就喜爱的,第一次见到古画资料时就有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被其透出纸外的韵致深深吸引,以至辗转反侧,不能自已。

  对他的创作而言,新奇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实验手段。他觉得自己要追求的就是生活中的小情趣,画自己熟悉的真正有感情的东西,感动别人的前提是先感动自己。天真质朴,通俗幽默,让大家看得懂,并心灵相通。绘画这就是他的心灵笔记。

吴健作品
吴健作品

  吴健作品简介

  吴健是一个晚熟的人,从小喜欢画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会思考画画是为了什么?到底有什么意义?在不断解决问题的时候,越发迷茫。他开始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也尝试着去了解自己,重新认识这个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与人的关系。他开始关注新闻,关注周围发生的事情,关注周围人的处境。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矛盾,他不断地做事情,想寻找一个载体来实现自我的价值,当他回到绘画上来的时候有一种释然。

  他在创作上选择了“火山灰云”,类似于一种符号性的图示来表达我个体与环境产生的关系。这首先就是精神层面的一种污染的问题,自然涉及到一些具体的社会性问题,比如医疗,教育,环境,食品卫生等等。这些复杂的问题他处理不了,他想表达自己作为社会生活中一个个体,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可以说,他所有作品都是在不具体的环境空间里展开的。

  他在探索创作语言的时候做了很多试验,有时会用一些综合材料尝试不同的方法来作画,在这过程中他真切地体会到了“材料”对架上艺术作品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最后他选择用简单的“油画”颜料,画布来作画。他希望表现艺术最本质的,也就是一种最感官的气质,把感受放在第一位,然后再谈别的。

伍伟作品
伍伟作品

  伍伟作品简介

  到具体创作时,伍韦觉得自己无法运用“感觉”来“介入”创作,因为感觉主导着他的创作,他的努力在于怎样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使之更准确,更清楚。这样他才能平静,才能有完整的生命感。

  “原始人”的思维就是以受互渗律支配的集体表象为基础的、神秘的、原逻辑的思维。这是法国社会学家列维-布留尔给“原始人”思维下的定义。他认为之所以产生这两种思维上的对立,是因为人类的文明总是伴随着已知与未知,而这种已知与未知在当下仍然存在,仍有科学、逻辑无法触及的领域。

  他的作品《食指》是从天而降的巨大手指,承载了他对强大而温暖的渴望,在手法上借用了传统堆绣。堆绣技艺出自藏教唐卡。创作《增减》时,他改造了民间剪纸中的动物皮毛的表现,使其还原到更为直观的真实触感,使触动他内心的感受在作品中变质、生长、蔓延。创作《神兽》和《虎落》,他的意图是对古代神话进行解构与重构,把他的触觉想像提取出来,以原始的造型方式重新组合,呈现出一种具有神性的新的存在,以唤起人类原始的感知力。

王旻作品
王旻作品

  王旻作品简介

  王旻说:我的画面就是感情依附的地方。王旻的父亲早年从事国画创作,耳濡目染之下,中国艺术绘画当中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无意识的写意、泼墨赋予了他自由的思维方式。跟王旻相处,很容易谈到家乡。关于家乡王旻常常会有很多不能遗忘的记忆:对山的记忆、对流云飞雾的幻觉。竹笋出来的时候,板栗成熟的时候,希望自己都在那里,因为他热爱大自然带给的神奇灵感。

  他的作品以中国传统的水墨表现传达,囊括了物象与思维,具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及其对立统一规律所显示的美学现象与原理。他的作品融合了很多元素,但最终的表现简洁有力,这也正是他想达到的一个境界。他对生活、对自然、对艺术都怀着一份忠诚,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没有任何条框的局限,所以你或许会豁然开朗,甚至身处其中。

  他把抽象意境与自然带入悖论式的思考:自然,是一种新的自然状态,自然而然,怎么做都可以;而抽象,则是抽离一切存在状态,进入虚无的经验。随着心灵的转化,褪或者变,是可以随时改变它的物理状态。纸上的每一个“有机”元素与自然万物相融,传承了以含蓄见长的中国水墨画的伟大传统。

牛玉河作品
牛玉河作品

  牛玉河作品简介

  牛玉河的绘画作品是在用西方的绘画材质,基于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并结合对当下生活的感知进行的实验。在摸索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与“当下艺术形态”持“皆取之而离之”的态度。

  他是一位质朴的画家,在他的画中有一种对生命卑微的怜悯,无论是拆迁中关于大社会问题,时代矛盾的思考,还是那些细小的昆虫,牛玉河在以一个画家的方式关怀“人”和那些与“人”相关的事物。

  他是善于观察的画家,观察外部,观察内部。他2008年到北京,从费家村搬到宋庄,现在一个人在小堡一个三进深院子里深居简出,画画、看书、听音乐,在这些年的时间里,每一年都会有一个变化,这些变化在他的几个作品系列中一目了然。他对问题的思考也在趋于更加成熟,在绘画语言的表达上也更加丰富,就像他创作的一些与太湖石、庭院这些中国传统居住环境相关的作品,这些不同的绘画语言,题材引出的问题也更为丰富。我们也许不难发现,所有牛玉河的作品,不过关注的还是作为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现代人,他与过去和现在,他与自身和世界的关系。

于艾君作品
于艾君作品

  于艾君作品简介

  看于艾君的绘画,消极、暴力、神秘、迷离、悲情……也许会觉得晦涩难懂。他的作品绝非属于在形式上让人“一见钟情”的类型,也并无艺术故事或所谓的噱头。相反,他似乎在挑战一种视觉习惯,这和他的“第三绘画”在气质上有某种不期而遇的暗合——游离于趣味之外。他的创作与传统的学院写实主义保持着距离,作品带有明显的叛逆和反抗意味。这种反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与传统抗争,而在于表现主义自身所独具的得天独厚的气质——阴郁的悲情主义、普世情怀和神秘主义。

  他对绘画语言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对他来说,油画的表达并非优胜于版画或纸上绘画,媒介自身并不具有高低等级或层次之分。与他早期使用的其他创作媒介相比,他更加偏爱纸上创作,这种源自于大地的纤维材料仿佛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将其擅长的细而轻快的笔触与纸质的自然随和融为一体,他甚至经常尝试将其作品置于现实场景中,似乎是想要让它们与自然进行交流。

郑钰作品
郑钰作品

  郑钰作品简介

  郑钰致力于使用新材料进行创作。她向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当第一次看到拉斐尔那副圣经故事的画作时,不禁内心涌动,泪流满面。她接受的理念倾向于模仿与继承,吸取前辈的艺术精髓。但是,她对自己内在的可能性,更加好奇,因而到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习视觉艺术与新语言表现。

  她一直喜欢自由的作画方式——泼溅。把创作所用的材质提炼于稀土,一种无毒、无害的环保材质,在吸收到一定时间的光照后,自主在较为黑暗的环境下发光,成色静谧、柔和。她无数次调和、泼溅、晾晒,尽力把自己看到的那些神秘变幻的画面呈现出来。当新的画作铺满了半面墙,她审视它们,意识到,这就是自己——在安静理智的外表之下,从黑洞中爆炸而生的小宇宙。时而绚丽,时而苍白,时而喷发,时而宁静,但不变的是,她一直如同一头携带巨大能量的暂时沉寂的野兽,让人难以揣测她会用怎样的方式爆发成为令人不能直视的光,宇宙之光。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易安
>>相关新闻
•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开幕展将举办
• 《汪建伟:时间寺》古根海姆美术馆开幕
• 当下与水墨:李津的文人生活
• 新水墨艺术家李津:我用仰视的角度画女人
• 津门画家李津:画最纯粹的“红烧肉”
• 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展将开幕
•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2014年艺术家奖评委会将召开
• 南京灵魂小组呼吁国人关注自我灵魂
• “象界”2014上海当代艺术家联展隆重上演
• "鸣相酬—胡项城个展"媒体见面会在浙江美术馆召开
• “花看半开”徐春丽个展798红鼎艺术开展
• 华庆2014甲午年个展798先声画廊开幕
• 2014北京798艺术节完美落幕 多家机构和艺术家获奖
• 栗子郭子双个展解读“新感性”视角
• 南超个展将亮相ZERO零艺术中心
• 无人生还小组借相声演绎当代艺术
• 光景常新:唐寅油画展北京798圣之空间展出
• “一夸克到一光年”董鹤个展红鼎艺术空间开幕
• M WOODS开馆大展:"微暗的火"聚焦顶级年轻藏家
• 川音成都美术学院九人展“十年LINK”开幕
迎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在天津召开
  • 天津体育之光书画院作品欣赏 天津体育之光书画院作品欣赏
  • 天津花鸟四家与市民品读传统 天津花鸟四家与市民品读传统
  • 市民在西洋美术馆享受“鱼”文化 市民在西洋美术馆享受“鱼”文化
  • “此间·梅江”当代艺术家联展 “此间·梅江”当代艺术家联展
  • “中国梦·翰墨缘”五画院联展 “中国梦·翰墨缘”五画院联展
  •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
中国画
more
书法
more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