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金善姬(Kim Sunhee)领我去大邱的一家小饭馆,告诉我她如何在陌生的城市迅速了解好吃的:“韩国的男人就喜欢喝酒,只要有漂亮女招待的地方就说好,他们的意见不可信;那种很瘦的年轻姑娘对餐馆的意见也不一定对。如果是四五十岁比较胖的女人说哪儿好吃,那一定好吃,这说明她自己做不出这家饭店的味道,才会愿意去吃。”
草间弥生作品《Infinity Mirrored Room》
走遍中日韩
“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都说我是亚洲人呢。”金善姬笑着跟我说。她出生在韩国,大学时候学艺术教育,之后去美国留学,学习艺术理论和艺术史。毕业后,她进入光州市立美术馆任策展人,同时运作光州双年展。
“光州这个地方,有点像日本的京都,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有很多好吃的,很多手工制品,很漂亮的小城市呢。”
草间弥生回顾展中的作品《Manhattan Suicide Addict》
2002年,她离开了韩国,去日本的森美术馆任资深策展人。
“我这个人,不能就呆在一小块地方,老是特别好奇,想到处走体验不同的东西,看看在日本、中国、美国、非洲各个地方都在发生什么。韩国人也有类似‘三岁看大’的说法,我从小就喜欢旅行。到了别的国家以后,我也不会觉得紧张,即使不能说当地的语言,也能很快和别人熟悉起来。”
中国艺术圈十分了解金善姬这个名字。2006年,她离开了日本,来到上海,到外滩十八号出任艺术总监。那时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在混乱中爆发的时刻,很难预测这种幸运的乍富能持续到什么时候,之后会演变成什么样子。金善姬也曾在采访中直言不讳道:“还是比较混乱……中国当代艺术将来会被塑造成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我们都在摸索中慢慢期待着它的雏形。”在这种剧烈变化的过程中,金善姬在上海呆了六年。2009年,外滩十八号执行董事张瑷玲遭车祸去世,之后发生了各种变化,金善姬离开外滩十八号,帮助乌利·希客运作CCAA艺术奖。2012年,她接到韩国的邀请,回到韩国,任大邱美术馆馆长。
金善姬希望使大邱的民众在本地就能看到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作品
她的展览影响了人民公园的相亲活动
我到大邱美术馆的时候,主展馆正在举行王庆松和韩国艺术家郑然斗作品组成的“亚洲现代写真展”。名字虽然是“写真”,展品却除了摄影,还囊括了两位艺术家的大型装置。王庆松和郑然斗的作品都带着刻意的舞台感浓重的荒谬性,放在一处相得益彰。今年夏天,这里还刚刚举行了张晓刚的个展。金善姬还持续在美术馆推出扶持年轻艺术家的系列项目“Y artist project”,已经举办了五回。
国内再次大规模听到金善姬的名字,是去年年底由她策展,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行的草间弥生个展“我有一个梦”。2013年夏天,金善姬在大邱美术馆策划了草间弥生的回顾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她激动地马上给上海当代艺术馆的馆长龚明光打电话:“我在电话里跟他说,龚馆长你一定要做这个展览,而且不用付钱给艺术家也不用付钱给我们美术馆,你为美术馆付出了这么多努力,这个展览一定会让你高兴的。他一开始还有点犹豫,不过最后说:‘好,你是我的朋友,我就听你的了。’”展览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观众天天在人民公园里排长队等着看草间弥生,严重影响了园内的相亲活动。“我特别高兴。我是真的很想帮助中国的美术馆和美术馆界的朋友,组织了好展览就会想和大家分享。”
草间弥生回顾展取得巨大成功
尽管是韩国第三大城市,但大邱的城市氛围和国际化大都市的东京和上海有很大的不同。金善姬告诉我,到美术馆上任之前,她只去过一次大邱,对这座城市相当陌生:“我在这里没有朋友,没有亲戚,就像上海一样,是另一个陌生的城市,但我还是决定来了。”两年后,她带领着一个国际背景雄厚的策展人团队,把大邱美术馆做得有声有色,和当地的艺术家、文化圈熟稔起来,操着流利的日语和英语,如数家珍地向其他地方来的人介绍大邱。
“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都说我是亚洲人呢。他们要是再问‘亚洲哪里’,我就说‘是韩国人,也是日本人,也是中国人’。”
大邱,是韩国总统诞生的地方
记者:2012年的时候,为什么决定来大邱美术馆担任馆长?
张晓刚个展现场
金:当时,有其他韩国的美术馆邀请我回来。韩国是个小国家,没有那么多美术馆馆长的职位招人,我很幸运,当时拿到两三家的聘书,最终决定来这里。大邱人对自己的城市很自豪,这里出过不少重要的人物,比如三星是起源于大邱,韩国现任总统在大邱出生。大邱是韩国第三大城市,但针对当代艺术,是仅次于首尔的第二大城市,有更多艺术家,也有更多优秀的画廊。当时,大邱市政府希望找一个并非来自大邱的、有国际背景的人做馆长。
记者:你遵循什么样的标准来制定展览计划?
金:在展览和收藏两方面,我们都依照这样的重要性排序:首先是大邱本地艺术家,第二是韩国艺术,第三是国际艺术,第四是年轻艺术家。虽然从预算角度看,国际艺术家展览的费用势必比本地艺术家展览高,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尽量把大邱的,包括韩国其他地方的艺术家放在首位,通过展览和收藏支持他们,通过美术馆将年轻艺术家送到国外。国际艺术家方面,我们每年会举行两个大型的国际展览,去年主要关注日本艺术家,今年是中国艺术家,明年会关注欧洲。我希望在这里做全世界最重要艺术家们的展览,这里的民众不用去其他国家就能看到这些展览。
金善姬选择了张晓刚不同材质的作品,全面呈现其创作
记者:在韩国、中国和日本做美术馆工作,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金:韩国是个半岛,日本是群岛,而中国是大陆。虽然很多韩国人不愿意这么说,不过大国家的人,他们的格局、思想也更大。中国具有一种非常的力量,我能从每个中国艺术家身上感受到这种力量。他们的装置作品常常体量巨大,在表达方式和颜色方面也很强烈。中国艺术家从来不惧怕任何东西,他们用大体量,用鲜艳的甚至狂野的颜色。日本艺术家就更关注细节,爱做小小的东西,把含义藏在表层之下,看起来很好看,但要穿透外表看到背后不同的层次。我记得小十年以前,美国、欧洲的藏家开始关注中国艺术家,但日本和韩国的藏家就落在后面。他们需要时间去调整自己,去适应中国当代艺术,这么一犹豫,就落在后面。当时,只有很少的一小部分韩国藏家迅速出手,现在他们都是赢家了。
在张晓刚展览上观看作品的人们
顺应变化,但有态度
记者:你一直在非营利空间工作,那么你如何看待美术馆体系和艺术市场之间的关系?
金:美术馆系统和市场之间有部分重叠,但不完全相同。在美术馆中,我们必须同时关注那些有才华,但在市场中卖得不是特别好的艺术家。另一方面,也存在市场欢迎但美术馆体系并不接受的艺术家,太商业化了。
聚拢在张晓刚作品前的人们
记者:有人认为现在艺术市场的力量非常强大,美术馆体系很难不被它带着走。在你看来,应该怎么避免这种影响?
金:我不能避免任何东西,我只是个能力有限的人而已。有时候我们的确没有那么多钱去支持一些很优秀的艺术家,艺术家找赞助做作品我们也拿不出来。但是市场、画廊能够拿出更多的钱,去支持这些艺术家。比如我们在巴塞尔艺博会看到的“艺术无极限”板块,有很多非常大体量的新作,作品非常棒,市场反响也很好。当然,有时候我们的确看到一些比较狡猾的做法。比如原来拍卖只针对非常有限的作品,但现在他们不在乎,只要能赚钱,年轻艺术家也可以,拿过来就卖得很好。这样的做法,有时会消磨年轻艺术家的精神。无论如何,你说得对,没人能跟商品经济对着干,某方面来说艺术市场在领导艺术世界,我们必须顺应这种变化。
大邱美术馆吸引当地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