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现场嘉宾合影
2015年1月8日,“小红人:王晓辉微水墨艺术展”在艺仓空间美术馆开幕,策展人为段少锋与馨怡。作为艺仓空间开年首展,艺术家王晓辉带来了他近来教学与写生创作的小幅水墨作品。展览题为“小红人”,是艺术家与策展人共同探讨的结果,那么就让我们看一看这一主题在王晓辉的微水墨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
观众拍摄作品
展览现场
“小”——尽精微,致广大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刘国辉说过,“眼下我们的文化越画越大,越画越空,假大空主义盛行,因此微世界的出现是有好处的”。王晓辉的微水墨画得又小又精,那尺幅小的在展厅中一字排开似乎略显单薄,而实则为观者留下了更多思想的“留白”。正是如艺术家本人所说,微水墨作品正是要在微小的造型中呈现自己的生活感受。他的作品中没有英雄主义也没有宏大叙事,他在绘画中面对生活,加入了自己的感受。他的绘画中出现的总是生活中微小的细节,而不是空泛没有灵魂的作品,让人觉得尺幅不大的画面中似乎包含了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因此他的笔墨是鲜活的也是真诚的。
观众观看作品
展览现场
“红”——充满实验性的中国红
中国人总是对红色情有独钟,似乎红色已经超越了颜色本身的范畴,而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与一个文化的血脉。中国人之所以有红色情节并不是因为红色象征着暴力或革命,而是红色代表着一种实验的精神。策展人段少锋提到,“作为60后艺术家,王晓辉也有着中国人骨子里的红色情节。他的作品中不单单经常用到红色的色彩,并具备一种探索艺术的实验精神。”兼具中国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南北两座重要的艺术学府的文脉,王晓辉的创作既是具有学院派精神的,同时又具有实验精神。正如策展人段少锋所言,“王晓辉合传统笔墨与现代视觉语言这二者之力,用微水墨创作试图颠覆主流架上艺术的阅读经验,把具有时代特征的视觉形式符号化、固定化,并以此为表现媒材,重新审视个体生存状态。”他以“中国红”的精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生创作日常化的艺术实践及造型风格。
观众研究作品
观众欣赏作品
“人”——“日省吾身”的人文精神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学院副院长杨小彦认为,“王晓辉小尺幅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近距离的绘画方式、观看方式。他的作品非常随意,绘画方式随意、观看方式随意,是一种写日记、看日记、画日记的绘画状态。”王晓辉几乎每天都会画一幅微水墨作品,通过微信朋友圈的方式传播出来,像是一种结绳记事。每一天的生活体验,每一天对自己的重新认识,每一天对社会的思索都凝结在了微水墨中千姿百态的女人体之中。这些形象是质朴的,一切不加修饰并且充满了生活感。他将人物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来的性情以寥寥几笔跃然纸上,那些似曾相识的人活灵活现。他日常化的水墨创作,是每日自省吾身的结果,也是一场磨练心性的禅修。正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唐勇力所说,“他的微水墨体现了大社会,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体现了人对自然当中两者结合起来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画可以很小,意可以很大。带着六十年代至今的红色记忆,秉持着“尽精微致广大”的校训,王晓辉以“日省吾身”的人文精神,创作出了一系列“小红人”般的微水墨作品。王晓辉的艺术作品可谓正是迈跬步以成千里之地,积小流以造江河之势。据悉,展览将持续到1月15日。(孟媛)
展览现场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