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展览海报
马克·施密茨的装置作品“蚀”
天津美术网讯 2015年2月7日下午3点,由RajathAlexander Suri与刘建国联合策展,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德国艺术家马克·施密茨“日蚀 月食”大展将在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将展出观念艺术家马克·施密茨创作的多个装置艺术作品。在“蚀”这项装置中,观众和艺术家本人都是这项装置的一部分,樱桃核与孔子的最后遗言装置将放置于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600平米大的主厅,装置的另一部分包含装有灯箱的柜子和一系列空白告示牌,另一个房间展示拓印。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4月7日。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蚀”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蚀”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蚀”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蚀”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蚀”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蚀”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蚀”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蚀”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蚀”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蚀”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蚀”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蚀”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蚀”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蚀”
马克·施密茨试图通过作品展示时间活跃的本质,尽管我们都为时空、思想和感觉所限。他最近的观念艺术作品‘蚀’探索在日渐客观理性化、为二元论所主宰的世界里艺术占有的位置。事实上,展览主题仅能是‘时间框架’,或时间如何遮蔽我们社会里的二元化以及艺术家如何在一个日益细分化的世界里坚持下去。
观众和艺术家本人都是‘蚀’这项装置的一部分。这个展览包含两翼,代表大脑的两个半球,其一象征理性的部分,另一则象征气态活跃的部分。而人性里气态式流动活跃的部分应该正是马克试图探索的内容。
樱桃核与孔子的最后遗言装置于600平米大的主厅。孔子的最后遗言:‘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或可象征对时间的质疑与被人们视为神圣的观念的无常。对面的墙上,观者可看到一幅标题为‘文王藏龙’的黄色画作,指涉仅展示给君王看的黄龙。文王在施密茨这里指的是成就易经的文王,他是头一个尝试将未知加以结构化的人。
不论是为了了解命运或揭露时间的奥秘,黄龙似乎提醒马克·施密茨和观者古代君王为了了解未知所作过的努力。巧合的是,黄龙仅供君王所见,象征知识在当时只保留给特权阶级。孔子的最后遗言和黄色画作象征着古老二元论的逐渐崩坏,却被新的二元论所取代。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空白告示牌”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空白告示牌”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空白告示牌”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空白告示牌”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空白告示牌”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空白告示牌”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空白告示牌”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
马克·施密茨装置作品
装置的另一部分包含装有灯箱的柜子和一系列空白告示牌,另一个房间展示拓印。
展览的两翼或也代表我们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刻意分类。我们试图理解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的方式正在驱赶走我们每个人内心里的艺术家。资讯的立即可得和可预测性使得艺术更加难以持续。如果我们可以理解周遭的一切,可以把感觉分类,如果我们能够理性化每一个行为,为每个过去的瞬间提出解释,艺术与惊奇的可能性以及艺术的本质都可能消失。‘蚀’所探讨的也许就是艺术家感受到的不安全感,也就是在一个惊奇逐渐消失的世界里,艺术或许将不再存在。
当下的背景再好也不过了。透过特有的理性化和资本主义道路,中国达成了它的邻居不可能办到的目标:经济繁荣。在这样的兴盛繁荣里,中国是否失去了古老的遗产?或者它成功地挑战了‘现代性-古代性’的二元论并且引申出一种活跃和气态流动状态来与此二元论对抗?马克没有提出这样的疑问,也没有试图回答这类问题。
当下的背景再好也不过了。透过特有的理性化和资本主义道路,中国达成了它的邻居不可能办到的目标:经济繁荣。在这样的兴盛繁荣里,中国是否失去了古老的遗产?或者它成功地挑战了‘现代性-古代性’的二元论并且引申出一种活跃和气态流动状态来与此二元论对抗?马克没有提出这样的疑问,也没有试图回答这类问题。
在此举个和理性及主观的二元论接近的有关性取向的性别二元论的例子。为异性恋主流价值所推举的理性性行为,和现实中存在的现象差异很大。人类的性行为远比社会所强加的人为的异性恋二元论要来得流动不定。如果根据之前对孔子的引述,曾经被视为神圣的二元论正逐渐受到质疑,而主张异性恋主流价值的哲学家也正目睹自己理论的衰落。奇怪的是,即使在保守的社会里,对性别二元论的质问也开始升高。在此脉络下,地板上的樱桃核也许象征着艺术家的不安全感,或代表那些不符合异性恋主流价值者的不安全感。
新二元论取代老二元论的现象难道只把艺术家和其它少数派推离主流更远吗?古老的国家是否被资本主义剥除了本质,被告示牌所象征的空虚所替代?当性别的二元论日渐衰落,社会是不是改以阶级与文化相关的二元论加以取代?艺术家能不能在一个越来越可预测的世界中生存下来?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就存在于人类流动与活跃的本性之中。透过对社会的僵化与可预测性加以挑战,并且接受艺术的流动性和创造性,我们或许有可能寻找到这些与其它许多问题的答案。
马克·施密茨作品
马克·施密茨作品
马克·施密茨作品
马克·施密茨作品
马克·施密茨作品
马克·施密茨作品
马克·施密茨作品
马克·施密茨作品
马克·施密茨作品
时间的构造
标题‘蚀’指向一种形而上意义的遮蔽。这遮蔽同时是视觉上的与具体行动层面的体验。视觉错位的含义和重力及物理定律是分不开的。此外,艺术家还唤起了另一并行的体验:时间寓言和历史参数的错位。
那种还想从和文化-历史隐喻、时空顺序和隐晦形上诗意不可磨灭地结合的现象之中引生出原创的视觉语境化的企图现在看起来已经显得毫无意义。透过包含废弃广告的‘遗迹’,当下消费主义引出的未来主义空间和其它类似的实质指涉等所启发的随机照片纪录所构成的视觉证据,艺术家暗示了一种更微妙的机械主义。无意义的其实是经验的扭曲,而微妙的、动力的运动则较不明显。一种空间性的发散在作品中被描述,而多元固在的宽度呈现为既非‘真实’也非不可渗透的构成。
动力的流动或非线性时间的体验即便不是真实的,也似乎变得可能。对世俗悲剧性和诗性传统的划分已‘遗失’在当代对表演的执行的暗示指向了‘蚀’的破坏性周期。然而,破坏是创造的先兆,没有死亡,就没有生命。来自艺术家视觉论述的美学性发散激发出超越经验的/空间的问题、二元论以及其它类似的争论性的叙事结构,让人联想到巴什拉的‘空间诗学’,或进一步,古人的形上诗性。诠释被摒弃,而对他那个人游牧领域的视觉片断的沉思取而代之。
马克·施密茨以‘蚀’为主题的创作整体唤起对我们沉浸于其中的及在世俗体验中被视为时间性事件的沉思的、社会象征的与符号的存在的反思。艺术家对这些事件透过对氛围而非物理层面的直觉来作出注解:绘出的时间是抽象且稍纵即逝的,而非科学性的真实。他的质疑在不同的媒介之中折射着,在此我们或可援引沙特对存在主义哲学家阿尔贝·卡缪著名的表述:‘他的悲观主义是太阳的,如果我们想起在太阳里有多少黑暗...’来衡量马克·施密茨在他那空间的悼词所描绘的废墟景象。
在线性时间之中,蚀的现象预示着新阶段的即将出现,起源的朦胧存在。戏剧的和历史的含义以及随后的幻象的片段式更新发生,然而作品的基本定律仅是氛围性的,没有生产性周期的前提。我们被引导回去质疑时间之网作为一种抒情形态的可能,而这已经超越了自身的限制和传统认知的空洞。
RajathAlexander Suri
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