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著名艺术家谷文达:中国当代艺术仍是个孤儿美媒:中国青年艺术家是世界最炙手可热的艺术群体生长在忧郁诗人莫迪里阿尼作品里的传统之花故宫博物院藏罗汉画特展举行 多幅作品首次展出2015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揭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 马云要收藏:周春芽or刘炜天津美协山水画专业委员会首届提名展通知小品中的大气象 孟昭丽 萧慧珠 李澜精粹展开幕当名作版权进入公共领域肖友:从民间剪纸看非遗的产品营销民国瓷:异军突起的藏界新秀博物馆衍生品:创造典藏新价值近万元买纪念章含银量却不足2%新伪造猴票更逼真该如何鉴定80元购得羊年生肖邮票竟为假货杨飞云代表:应将国家博物馆建成中国卢浮宫茶具拍场正在被日本老铁壶改变2015第一轮春拍预展大幕开启美媒:中国青年艺术家是最炙手可热的艺术群体新世纪文化之源艺术展之全国巡展(征稿)启动高清图:小品中的大气象 先进饩羊-孟昭丽、萧慧珠、李澜绘画小品精粹展开幕著名画家刘洪麟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高情深致—白鹏绘画作品展”开展 “古风”中的“当代”情趣高清图:阳春墨韵—津门书画家欢庆元宵作品展在杨柳青开展视频:天津美院女同学会作品联展在天美时代举行高清图:“2015新闽津·学仕文化艺术家邀请展”在津开幕著名书法家张建会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视频:用艺术点亮“中国梦” 天津美协走进宁河迎春高清图:用艺术点亮“中国梦” 天津美协走进宁河迎春高清图:天津美协主席团到警备区慰问 军民共叙鱼水情高清图:天津美协主席团一行深入宝坻区“结对子、种文化”高清图:天津北辰区80岁退休工人社区举办送福年画展李毅峰画作《万山春回得气先》赏析著名画家霍然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天津市书协书法志愿队“送福”进公交
首页 >> 当代艺术 >> 正文

著名艺术家谷文达:中国当代艺术仍是个孤儿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5-03-15 22:44
碑林- 唐诗后著
碑林- 唐诗后著

千人书 《孝经》
千人书 《孝经》

《中园》在城市规划中
《中园》在城市规划中
谷氏简词碑拓片二号“阴阳世界”
谷氏简词碑拓片二号“阴阳世界”

  谷文达读书的时候,师从国画大师陆俨少,喝着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奶”,却以错位、肢解书法文字、挑战正统而闻名,成为当年“85新潮”前卫艺术家中“反传统”的代表人物。

  “’85新潮”后,他去了当代艺术的“大本营”美国,在三十年的游历中,成为为数不多真正融入西方社会的中国艺术家。然而,置身海外的他却“人生中头一次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说,传统其实是他从来没有、也绝无可能离开的一样东西。

  谷文达认为自己有一个“双核人生”,在传统和当代,中国和西方之间游离、冲撞,被误解的同时也在寻求理解。最近,本报记者对谷文达先生做了专访,听他聊聊一个“双核”艺术家独特的感悟。

  大家简介

  谷文达,1955年出生于上海,1976年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后改名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研究生班,师从陆俨少先生,并获文学硕士学位,1981年至1987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1987年移居美国纽约为职业艺术家至今。他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画廊举办展览,是现今活跃的著名华人艺术家。

  对传统的学习和理解一直在进行

  广州日报:在“’85新潮”期间,您独树一帜地提出:“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在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向西方现代派挑战,这样才能建立属于我们的当代艺术。”这是否和您出身国画系有关?

  谷文达:“’85新潮”时的那批艺术家,基本都是学油画、雕塑等专业出身,像我这样出自国画的当代艺术家凤毛麟角,这可能导致我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他们有所不同。我认为一个艺术家应该站得够高,看得够远,不能只满足于当下的运作过程,您得清楚最后的目的是什么。在当时、当下乃至未来,我们对西方的引进和学习都非常必要,但最终得立足于中国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时代使命。我觉得我们的责任应该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延伸变成一个当代文化。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又应该对其他文化、民族的东西进行充分地梳理,然后将它们也变成我们自己文化的元素。我当时就是基于这几个观点提出了“向现代派宣战”这个口号。

  广州日报:您到了美国之后,做了很多连外国人都瞠目结舌的作品,比如使用人的头发、胎盘等多种物质进行创作。这些“惊世骇俗”的表达方式和传统又有何关系呢?

  谷文达:刚到美国的时候,我对国内以文字、语言为主体的创作暂告一个段落,而当时又正值千禧年,美国很多科学家认为千禧年是生命科学、生物时代、遗传工程时代,这个时代科学可以颠覆和改变人的道德法则、社会秩序,这是科学里最危险的一个境地,我也对此产生了兴趣,开始利用人体材料这种物质本身进行创作。但我当时做的,本质上仍是国内创作的自然延续。比如《重新发现俄狄浦斯》,我采用了月经血这种物质,但这个作品最重要的部分并不是“物质”,还是“文字”,因为它包括了16个国家60个妇女用月经血写下的个人声明,这其实是文字的延续;而胎盘粉,它本来就是中医的一味补药,做展览时,美国博物馆的教育部门还专门考察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证实了这一点。这种材质本质上仍旧是传统的,只是注入了我们现代人的生存意志。

  广州日报:有些人对您下的“反传统”的论断,其实您并不认同?

  谷文达:从我的艺术实践来看,传统一直是我的一个基因,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传统,也不能离开。如果这个“反”能够成立的话,也是在“传统”这个基因上的再建立。不存在任何一个空泛的“反”,“反”的基础一定是你掌握了相对的传统,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传统。解构主义实际上是一个重构主义。

  现在很多艺术家认为的传统,就是把京剧脸谱、书法、山水画等最具有典型意味的中国元素拿出来用一下,这完全是个误解。传统其实是一个有机体,五千年来一直在吸纳、更迭、交替、演变。元代的传统和宋代的传统是不一样的,清代的传统又加入了满人的东西。传统不是你用三五年在课堂上搞宋元明清临摹就能掌握的东西,对它的体悟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我对传统的学习和理解,直到今天仍然是进行时。而事实上我在西方这三十年对中国传统的认知程度,远远超过了我跟着陆老师学习的程度。课堂上的学习,充其量掌握的只是一个(传统的)形式,而不是传统本身。体悟传统最重要的是把握住当下的生活。我们今天的生活、生存状态,必然会在未来成为传统的一部分。所以,我特别主张,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环境、家庭背景和自己将来想做什么等诸多角度来理解传统。你要相信传统会在你的一生当中,不断地教育你,给你力量和启发。

  作品有参与性才有观众与话语权

  广州日报:著名评论家刘骁纯曾评价您是“远离中国广大艺术家群,更远离公众的超凡浪子”。但其实从《联合国》到《天堂红灯》,再到《中园》以及在佛山创作的《孝经》,都是有很多人参与的作品?

  谷文达:我的任何作品都有两个基点:一个是我自己的创作需要;一个就是观众的参与。我的作品一直有参与性,因为有参与性才有观众,才有话语权。我的《联合国》有四百多万人参与,这个在世界美术史上是没有的,是个巨大突破。而去年母亲节在佛山做的《孝经》,我更邀请了1060个三年级儿童,在一千平方米的红绸上写《孝经》。

  中国的当代艺术现在面临着最好的发展环境,但它仍然是一个“孤儿”。事实上,中国的当代艺术只是时尚的宠儿,和普通老百姓基本不构成关系。这就是我作品的参与性所要发起的“挑战”,就像我用胎盘、月经血、红灯笼向西方发起挑战一样。

  广州日报:但我采访过的一些当代艺术家却认为,能被大众轻易理解和参与的不会是好的当代艺术。您觉得让公众了解、参与,是一个刚性需求吗?

  谷文达:我觉得这样的表述可能含有某种情绪,而不是一个理性的、逻辑的分析结果。

  让公众理解究竟是不是个刚性需求,这事不能泛泛而谈。因为艺术家的创作都有自己的个性。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从一开始就认定一个标准:一个艺术家在工作室完成一件作品,只完成了一半,接下来的那一半必须拿到公共空间,由公众帮助完成。一件作品不得到社会的反馈,让它自生自灭,不是我所追求的。我希望作品一定要经过社会的检验。

  广州日报:可是很多公众对当代艺术的感觉是,特别晦涩难懂,更不要说参与了。

  谷文达:优秀的作品应该有两部分构成:首先得有喜闻乐见的特点,同时应具有深度的一面。我在佛山做的《孝经》,采取了一个大众很容易参与的形式,但它的内核不是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可以轻易理解的。我认为成功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一定有这样一个双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大众所触及、理解,但另一方面又需要大众有一个探索、研究的过程。

  艺术家不必天天胡思乱想着“国际化”

  广州日报:我对您最近的《中国二十四简词》创作很感兴趣,明明是些“伪文字”,但是一望便知其意,挺有趣的。

  谷文达:我之前做的“伪文字”只是个概念,没有真实含义。而现在做的“简词”有真实含义,哪怕你只有小学文化也能自如理解。中国上世纪50年代开始有个简体字的过程,我现在做的这个更简化,一个字代表一个词或代表三四个字。它有真实的应用价值,将来如果通过这个方式写东西,文章至少能缩短三分之一。

  广州日报:好像和中国民间“招财进宝”的合体字有点相像,是不是受了它的启发?

  谷文达:貌似,但是不同。“招财进宝”是合体字,而我进行了简化。我把几个字合在一起,但笔画减少了,变成了一个“字”,里面有很多智慧的编排方式。也许未来我会把它们做成一本《谷氏中国简词典》,也会制成电脑语汇。

  广州日报:但是您的水墨作品,包括现在正在做的“简词”,外国人能理解吗?您是否担心这种方式会成为“国际化”的障碍?

  谷文达:障碍一直都在,但障碍不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当代艺术是西方创造的,你以中国艺术家的身份参与国际艺术圈,在他人创造的框架里只能处于从属地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国际化方面,中国的当代艺术一定是有局限性的。哪一天我们可以摆脱这个局限性?那就看我们的政治经济实力发展到什么地步了。有很多事情其实不需要艺术家操心,不需要你天天胡思乱想着要国际化。国家的政经实力到了哪里,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力就会到哪里。

  广州日报:这让我想起两年前美国大都会美术馆举办的那场中国当代水墨展,让国内不少人感到十分激动,认为是“水墨崛起”的标志,但有人也吐槽,外国人不过是抱着一种猎奇、欣赏异国情调的心态看中国水墨的?

  谷文达:西方重要的博物馆做了那么多年中国传统的书画、古董、瓷器、青铜器,这是他们第一次做当代水墨,所以能迈出这第一步,确实不容易。但中国的当代水墨,并不会因为走出了这么一步,就能引起全球的轰动。以我这三十年在海外游历的感受来说,中国文化确实是被更多的关注了。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每个州都有水墨画的协会,有一批人在画水墨画,但美国人都认为这个水墨画是日本来的。包括筷子,三十年前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筷子是日本人的。而现在,人们至少知道筷子和水墨是中国的东西了。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金叶)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易安
>>相关新闻
• 金善作品释读:感性冲动和生命的本真性表达
• 肖恩·斯库利回顾展开幕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开幕
• TEFAF2015:血拼当代艺术
• 另存为:缪晓春个展3月12日在京开幕
• 欧阳春:怀疑过自己,没有怀疑过艺术
• 缪晓春"另存为" 借用技术呈现的艺术新视界
• 朱金石大型宣纸装置作品展即将在香港开幕
• 798艺术区全艺社将举办澳门女艺术家陈慧雯作品展
• 徐冰的装置《凤凰》:从MassMoca到圣约翰大教堂
• 不在现场:当代艺术群展将亮相南艺美术馆
• 艺术家谷文达用20公斤佛山人头发创作《孝道》
• 谷文达佳作亮相艺术宋庄“水墨一代”展
• 谷文达:中国文化的藏家一定出在中国
迎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在天津召开
  • 李旭飞2015年山水作品展 李旭飞2015年山水作品展
  • 侨界三友王冠峰陈幼白卢东升汇报展 侨界三友王冠峰陈幼白卢东升汇报展
  • 西青区美术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 西青区美术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
  • 天津书协武清区送“福”迎春 天津书协武清区送“福”迎春
  • 贾冰吾、柴博森、闫勇岛城联展 贾冰吾、柴博森、闫勇岛城联展
  • 可口可乐第三届原创设计节颁奖 可口可乐第三届原创设计节颁奖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