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刘建国(左)、策展人杜曦云(中)、艺术家李清在展览开幕现场
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刘建国(左)、策展人杜曦云(中)、艺术家李清在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开幕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2015年4月19日下午3:00,由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主办、天盛文化艺术研究院协办的“重拾 再访——2015馆藏作品展”和“漆黑处的面孔——李清作品展”同时在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出品人马惠东,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刘建国,策展人杜曦云、白慧颖、蒋伟,艺术家李清及众多艺术爱好一同出席了开幕式。
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始建于1996年,但是它的收藏脉络清晰地囊括了过去25年间中国当代艺术的实验、风格与运动的总体经验,这次“重拾 再访——2015馆藏作品展”以群展的形式展现了圆明园艺术村落开创性实验的作品,到稍晚广受关注的宋庄,再到近来在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中涌现的那些艺术作品,所有这些展品阐发了当代中国艺术的诸多潜在主题。
“漆黑处的面孔——李清作品展”由杜曦云担任策展人,栗宪庭担任学术主持,李青是一位长期生活于山西大同的艺术家,大同素有“中国煤都”之称,在这个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夜暴富的神话,另一方面,贫富差距过大、权利分配不公也是大家共同面对的社会现实。对艺术家来说,他最熟悉的是普通人的生活,面对命运,有人选择了无奈地顺从,有人则心有不甘地抗争,李清就是这抗争者中的一员,他用他的画笔展现了他的痛苦与思考。
“重拾 再访——2015馆藏作品展”展览墙贴
展览现场
展览主题:重拾 再访——2015馆藏作品展
学术主持:湛然
展览策划:白慧颖 蒋伟
出品人:马惠东
展览统筹:刘建国
主办单位: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
协办单位:天盛文化艺术研究院
开幕时间:2015.04.19 下午3:00
展览日期:2015.04.19——2015.05.19
重拾/再访
在泰达当代博物馆举办的群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有关过去25年间艺术之实验、风格与运动的总体经验。从展现了圆明园艺术村落开创性实验的作品,到稍晚广受关注的宋庄,再到近来在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中涌现的那些艺术作品,所有这些展品阐发了当代中国艺术的诸多潜在主题。
一般认为,1989年的集体思潮决定了当代中国艺术的面貌,然而,在这场展览中,可以明显观察到的是个人主义的盛行,由此证实了展藏中非集体性表达的重要地位。没有因循于对所谓当代“构成”的偏教条性展示,这场展览揭示了偶然性与随意性。这些偶然性创作有些属于初出茅庐之辈,有些则是名家之作,其目的在于通过全面展示多样的艺术媒介来消解既定的叙述神话与盲目视域。
中国“先锋”艺术的知名人物如方力钧、 杨少斌与相比之下名声稍逊的后起之秀发生了碰撞:在一场展览中,媒介、表述乃至对于历史过程中随意性存在的疑惑同时面临着挑战。田林的文献类作品被展出,与此同时,伊德尔的行为摄影作品在完全对位的领域完成了一次针对“媒介”的篡夺。在绘画领域,半象征主义的抽象作品、后波普艺术与类表现主义作品同时得到完美呈现,传达出消解中心的意味,艺术家个体与历史能指间的结合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能够回忆起传奇艺术评论家栗宪庭的名言,“艺术本身并非最为重要,最重要的是社会批评”,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份几乎等同于一场混乱不安的视觉景观的集体经验脱离开了流行的坊间叙事,同时其本身也可以作为这个经历着激烈变革的社会的一盏镜鉴。当代艺术中,繁茂的个人主义产生着繁茂的表意符号。
“漆黑处的面孔——李清作品展”海报
展览主题:漆黑处的面孔——李清作品展
策展人:杜曦云
学术主持:栗宪庭
出品人:马惠东
展览统筹:刘建国
主办单位: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
协办单位:天盛文化艺术研究院
开幕时间:2015.04.19 下午3:00
展览日期:2015.04.19——2015.05.19
漆黑处的面孔——李清的绘画
李青长期生活于山西大同。这个被称为“中国煤都”的全国最大煤炭能源基地,经济崛起、一夜暴富的众多神话多年来每天都在闪现。但作为普通人的一员,自己的生存状况到底如何,李清一清二楚。在现实处境面前,很多人迅速认命,默默的依照现状所划出的轨道前行,按部就班,生老病死。但李清一直在寻找新的可能性,与之伴随的是挣扎中的坚守。其中的甘苦,只有当事人自知,旁观者看到的,是陈列在展厅里的一张张绘画。
艺术常常是生活的催化剂、安慰药或排泄物。生活处境的信息封闭、精神压抑和生活方式的单一,让人的自由意志和生命活力在每时每刻中磨去;艺术领域对敏感、自由、创造性的高度推崇,又时常激活着李清的自由意志和表达欲望。这种反复拉锯式的心理状态,在李清身上很明显,在很多心有不甘的平凡者身上也很普遍。
从人群中抽身,独自面对画布时,李清倾泻着他的心声。他的画面中,抽离了具体的背景,漆黑一团的混沌空间中,一个或多个人脸在挣扎:哀怨、隐忍、彷徨、绝望……内心充满痛苦,但又要继续活着。李清表达着生存处境中的这些痛苦,这些痛苦最明显的体现在中国社会低收入人群中,但这些痛苦又不只是低收入人群独有的。痛苦来源于欲望的受挫,欲望又是生命的动力,从这个角度看,痛苦是人类的普遍境遇。但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李清表达的痛苦,首先面对的是当下的中国文化和制度,面对的是贫富差距过大、权利分配不公的现状。
痛苦的状态能不能改变?怎么改变?从抽象的角度看,或者改变认知,认定人生而不平等、欲望是可耻的;或者,只能是正视人的欲望,推进更平等、公正分割权利的文化和制度。中国在遭遇当代文明后,随着越来越深入的对国际开放,再回到前者,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微弱了。
杜曦云
2015年4月16日
“漆黑处的面孔——李清作品展”展览现场
“漆黑处的面孔——李清作品展”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