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黄燕,弦际(黑白稿),570x220cm,木板、线,2015
天津美术网讯 2015年6月18日15:30,由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馆、大唐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承办、袜业智库WA空间提供支持的“地方现场I 大唐:地方的向度”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参展艺术家包括:黄燕,应歆珣,章晴芳,任倢,刘佳婧,罗金华,卢江南,群青小组(石冰、林开新、高琦、赵永昌、吕一凡),李顺义,刘攀,王晰静,张晓宇,Saskia Senge(德),黄丹阳。
大唐镇位于浙江省中部,诸暨市的西南部,地处杭金线、杭金衢高速公路、浙赣铁路和绍大线四线交汇处。由几大交通枢纽编织起来的地理位置,其承袭的历史,及当下的城镇变革,便是此处(SITE)所辖的一切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大唐是一个建镇仅二十七年的江南小镇,其地方和产业建设及转型,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员在此落户。如同大唐这样的中小城镇,在当下的社会进程之中,其变化具有鲜明的特点:迅速且剧烈。
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自2014年初,多次组织大唐镇的袜业考察,进入各种工厂、工坊、市场等,并且开始了一系列驻地创作。连续不断的观察与感受,让创作者们开始尝试去解析大唐这一地域的场所精神和其隐秘的气质,从每一双袜子的源头,去追问织物是如何嵌入生活?而一些日常生活又是如何嵌入这一繁复的生产和行业之中?
任倢,《消失的质量》,尺寸可变,2015
袜子,这一附着在人的身体上最为谦卑的织物,却是大唐的支柱;并且通过个人、团体和行业,以及超集群的方式,成为塑造地方最重要的道具。通过这一双双织物,“编织”这一动作被观念化,被生动的注入了社会现实之中,并且随着技术变迁,标准的变迁,不同形态的“编织”成为了一种社会性动作,连接起产业与地方,时间的变化以及艺术的发生。
“向度”,它是方向,也是标尺。提供向外观看的视角,同时也向内窥视。这一概念暗示了观看大唐的眼光和方式是多重的。在这个过程里,所有被告知的地方状况,都变得不再可靠。因为每次进入,都是一次新的映射过程。也正是因为偶尔几次不同的感知,才在大唐的日常无意义状态下,创造出一种鲜明或富有诗意的情境和现场,而这个现场包括人、事、发生,以及变化。
刘佳婧,《小地方:大唐-反排》,35x35cm,刺绣,2015
机器的日夜不息、线的上下翻飞、流水线上的反复动作,技术、人、城镇的情景不断更迭,在大唐的历史变迁中,编结在一起,形成了数十载的城镇叙事,而此次展览在这样的向度结构之内,确立起新的关于地方的叙事容量,以及延生出去的关于未来的向度,在这里,大唐镇及其现状,为艺术发生的时刻和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极为丰富的社会现场。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尤为感谢大唐镇镇政府的支持及袜业智库WA空间的协助。
卢江南,《英特耐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140x10x2.5cm,动力装置,2015
石冰,《大马哈鱼与圣山》
李顺义,《迷局——红黄蓝》,旧木窗,照片,刺绣,250x500cm,2015
刘攀,《我想跟你开诚布公地谈一谈》,150x20cm,210x150cm, 210x20cm,170x19cm,棉布,牛仔布,弹力棉等,2015
王晰静,《时间的呢喃》,纱布、线,10x140cm,2015
张晓宇,《把大双/幻境中的真实》,72x72x36cm,装置,2015
黄丹阳,《坐标》,绘画,201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