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界限•外》群展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6月27日下午3点,中间美术馆《界限•外》群展开幕。此次展览邀请了8位身份特殊的“艺术家”,他们完全不在“艺术圈”内,甚至无力理解“艺术圈”这个概念——多数正在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
但是,他们却以天真之眼洞见常人不能见的“艺术”,以自由的形式表达着自己的感受。他们近似于大师范儿的画作铿锵地回答了“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个命题,并建构了另外一种价值观:“懂艺术的骄傲和不懂艺术的沮丧同样没有价值。”
《界限•外》群展展览作品
《界限•外》群展展览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6月26日晚7点,中间美术馆特别为此次展览举行了专题研讨会,包括策展人李睦、艺术家韩湘宁、中间美术馆馆长袁佐、自闭症画家家长、医生、石油行业和拍卖行业的从业者等在内的“界”内外人士,畅谈了自己对于当前艺术领域“界”线内外的观察与思考。
研讨会现场
我策划这次展览,是有感于艺术的界限对于我们大陆的艺术家来说太强大,不考入美术学院,就很难进入艺术圈子,很难进入更高的领域。我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作为清华美院的老师,我了解圈内;作为自闭症儿子的父亲,做了二十年自病症的研究,我也知道圈外艺术家的状态。目前中国的音乐、舞蹈领域已经非常开放,给各种人以空间,但美术没有。希望有一个更开放的环境,是我举办这次展览的初衷。研讨会在座的非专业朋友可能听不懂某些名词,但并不会造成我们之间的隔阂。以此次参展的韩仪的作品为例,她学习汉字,写出来之后像当代艺术。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的当代、现代艺术经过漫长的论证,最终找到了人类艺术的本质。我们不能说艺术史的论证是不必要的,但这些自闭症艺术家,由于其身体上的特殊性,似乎一开始就站在了这个本质的点。
——李睦 策展人
我的女儿韩仪并不懂得界外与界内。“界”是人定出来的。以中国美术为例,为什么宋代绘画到了最高峰,到现在中国画还是山水花鸟人物水墨?这是“界”规定的,中国文人画就是这个“界”。于是之后的画都要仿宋,直到八大山人才开始破界。中国美术史没有雕刻家,因为文人画已经限制了这个“界”,他们没有力量雕刻石头。中国不是没有雕刻,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价值绝不输于罗丹和米开朗基罗,但中国美术史被文人画垄断了,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界”。韩仪喜欢抄写,能固执地做一件别人觉得枯燥乏味的事。她抄写时把字排列组合,就像徐冰的作品,她排列的时候我觉得与当代艺术有些关系。我有预谋,如果画中国字,就画八大山人的字,感觉很拙美。我没有教她国画的传统方法,就随便她,我是他的书童,不是老师。我就给她小楷笔,她也不换,练秃了。西方我就用毕加索的版画给她。用我之前用的照相写实的方法,她在纸上描摹八大山人的画,但只是画外形,笔触都是自己的。我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有人说这是她父亲画的,其实不然,她没完成的作品我完成不了,我受了太多训练。艺术的确有遗传性,但她不能用界内的方法去训练。参加美院的考试有一套方式,但画画是无法教的。像韩仪这样的人很多,我们要让他们有这个机会去创作。在学校教学生的时候,每个老师有特殊技能,学好了技能似乎就是学有所成,但这样永远不能成为创作者。界外才是真正的艺术家,因为历史上艺术的起源都是这样的。我情愿做一个界外艺术家,不愿意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让市场的好坏来限定我。所谓的界外,就是自由艺术家,单纯地创作,而不受到美术史、市场和评论的限制,从而充满创意和想法。当然,不能说界外画得好,就不去念美术学院,我认为让热爱艺术的人集中在一起自由地创作是必要的。艺术教育的关键是有一个开明的态度。
——韩湘宁 艺术家
我在上素描课时希望学生们通过了解传统技法之外的思考方式,对素描有新的见解。我让学生训练观察方法和思维方法,全凭观察画人体的轮廓线,不能看画面,结果张张好看。之后讨论,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看到的东西是在哪儿形成的。纸面上的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思维。这不是一种绘画方式,但通过这个方法去思考如何把握看到的和没有看到的。我想这就是直觉和下意识流露。我认为学院应该训练大家怎样有直觉和下意识流露,同时如何用思想来掌握它们。 ——袁佐 中间美术馆馆长
界外艺术这一概念在国外是被普遍接受的,但国内做的不多,对于界外身份讨论也不多。我们美术馆一直关注自闭症群体,但是今天想从更加学术化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这些人的艺术更加纯粹,更加真诚,剥掉了技术上的壁垒,用心去体会世界,更有力量,更直接。了解美术史的人可能会有一些回想,敦煌从魏晋开始到宋代,我认为最好的仍然是北魏。那时没有程式,但有一种直觉、生猛、雄浑的力量。正如文艺复兴开始前,中世纪结束时的湿壁画,那是一种刚刚漏出端倪的、非常耀眼、有内涵、有劲儿的创作。这些比加入技巧的表现更让人感动。
——梁爽 中间美术馆学术部主管
我个人不认同艺术有好坏之分。所谓艺术无非是展示自我。在专业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一个视角,它影响了对世界的观察。目前美国是所谓的后工业时代、多元文化,中国是不是这样呢?街上大家的车、衣服、房子,个性很少,学生被培训出来也有很大相似性。界内有优势,但也有缺陷。知名学府培养出的学生,功夫不错,意义何在?从古典的角度,我觉得功夫要有,然后才能有内涵。但是当代艺术更多的是给我一个解读空间。芭蕾、音乐没有基本功肯定不行,但进入当代,开始抽象,给你解读空间。我觉得艺术首先要有个性。这次展览中,杨力行的画很有和谐的秩序,我觉得他受过很长时间的锤炼,得知他是自闭症我很吃惊。
——李伟 旅美艺术评论家
我觉得当代艺术是反映世界的一面镜子。专业还是业余并不重要,我们的生活、社会发展,已经让我们意识到文化匮乏的可怕。当你要获得权力和金钱时会忽略一些精神上的寄托。在拍卖领域我见过很多富豪,他们通过收藏艺术获得社会的认同感。今天我们可能会介意是否经过专业训练这一问题,但未来不会。未来的艺术就是发生在身边的。我们会逐渐放下偏见,让正常的艺术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会习惯、欣赏、感激。现在越来越多的收藏家不再听拍卖行的介绍,而是忠于自己的内心,用眼睛去看。越来越多的资助者,也不全是为了追求艺术的市场。我们的孩子会受益于这种改变。未来民间势力的推动,会越来越多的打散现在的禁锢。拍卖有定价权,媒体是扬声器。一旦有了一个价格,媒体的放大效用非常明显,从而使拍卖成为一个展示、公关的平台。但是自媒体的多元化给拍卖和画廊都带来很大挑战。我们怎样利用有效客户的数据库,用自媒体的形式,把客户引入美术馆等非盈利组织,怎样进行艺术衍生品的推广,怎样与设计师互动、进行嫁接,从而真正地推动界外艺术家走向大众和市场,是需要思考的。 ——贾伟 保利拍卖当代艺术部总经理
我从小受传统的中国理科生的教育,是典型的逻辑思维方式,原来我没有意识到这有问题,后来接触艺术让我认识到世界有另一个思维方式。我正在弥补我思维的一个缺陷,这是一个让我逐渐完整的过程。从这中间我也了解了自闭症患者的艺术。疾病的研究总是从一个极端开始,自闭症患者可能更多地保有本真、原始的一面,不知道是否与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有关。荣格也画了很多画,弗洛伊德的孙子是个很有名的画家,我不知道这中间是否存在联系。自闭症儿童的画表现出非常鲜明的个人特征,这与他们的个人特点又是否有关?如果让一个心理学家来解读,和一个画家的解读很可能会非常不同。
——陈录 煤矿总医院医生
我也简单看过荣格的理论。为什么自病症患者的画很让人感动?所有人都有集体无意识,所以我们和他们是共通的。他们挖掘到了人最共通的一点。我的身份有些混乱,既是学生、老师、也是画家。我上学的时候很快乐,我教学生的时候反而很焦虑,不知道教得好不好。聋哑学生和自病症、普通孩子都不一样,他们非黑即白,看到了就是真相。我怎么教他们怎样认识艺术?我拿手语教课,手语也有界,任何专业都有界,我是手语的界外人。我选择不在乎这个界,似是而非打出来能懂就行,不需要想那么多。我去故宫看国画的展览,直观的感受,唐代和魏晋我很感动,但宋代之后就没有感觉。董其昌写画论之前,大家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之后有了画谱和画论,创作就越来越麻木和程序化,就不感人了。我给学生讲平面构成,不讲什么直接画的时候画的特别好,教到后面之后我讲的多了,反而越画越差了。我也在反思是否应该告诉他们哪个好哪个差,也许我不应该设立这些界,他们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陈昱 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