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韩征尘书法篆刻艺术研讨会专题刘皓山水画展人气劲爆 将延展至8月3日闭幕“胜兵如歌—全国百家书画作品展”将在天津举办天地人和-当代中青艺术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韩征尘:作品集“大红袍”是我艺术创作的里程碑李志:韩征尘的作品是文化遗产具备大将之美唐云来:韩征尘是天津书法界高原上的基石刘国胜:韩征尘德高望重培养了很多书法篆刻人才王全聚:韩征尘既有功力又有才气李泽润:韩征尘为篆书开了一个新的笔体顾志新:韩征尘的印章线条精细之处犹如钢丝姬俊尧:韩征尘是一位默默耕耘的艺术家纪振民:韩征尘的篆刻方寸之地气象万千卢善启:韩征尘的艺术水平是他多年来功力孙家潭:韩征尘的艺术是用生命、光阴换来的姜维群:韩征尘取得的成绩和他的学养分不开雕塑家吴为山:以时代风格雕塑中国精神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申遗筹备工作有序推进中国当代青年油画家作品邀请展在横岗开幕“笔墨水融—尤无曲绘画精品特展”将在杭州开幕高清图:迎“八一”挥毫泼墨寄深情 著名书画家慰问津门子弟兵高清图:王其华葡萄书画艺术作品展亮相双街葡萄文化节高清图:山水画专委会画家现场点评天津首届山水画大展高清图:尹沧海教授率南开大学弟子深入甘肃写生采风视频:天津部分回族书画名家走进天穆书画联谊高清图:翰墨峰峦·刘衍成(刘皓)水墨画展在天津盛大开幕视频:天津首届山水画展举行 “津派”山水亮相高清图:天津首届山水画展开幕 “津派”山水震撼亮相组图:割不断的巴山蜀水情 向中林山水画欣赏高清图:京津画家联展在天津美术馆举行 传统中感悟生活视频:著名画家刘皓做客天津美术网 著名画家刘皓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吕云所三幅精品捐赠中国美术馆 永续太行精神首届天津美协山水画专业委员会山水画展览作品选视频:韩征尘书法篆刻艺术研讨会
首页 >> 当代艺术 >> 正文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艺术项目北京首站亮相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5-07-11 18:29
活动海报
活动海报

1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艺术项目相关图片

2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艺术项目相关图片

  2015年7月10日16:00,“六环比五环多一环”艺术项目北京首站将在单向街·花家地店开幕。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

  文/崔灿灿

  每天晚上的4、5点钟,簋街的夜色才开始逐渐消退。这是北京最繁华的24小时餐饮街,夜行人在这里打发无聊、漫长的夜晚,有夜场下班的小姐,有即将离别的送行,也有喝得烂醉的伤心人。据说,这里的卖唱人唱的最多的是汪峰的《北京北京》和陈升的《把悲伤留给自己》,并不专业歌声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爱恨以及不知何起的慌乱流离感,它伴随着合唱者深情的歌声,飘荡在即将拂晓的街头。可是,对于餐厅的服务员而言,除了日常的麻木和倦意,他们要将这些恢复到白天的样子,就像一切从没发生,留下的残余会被装入黑色塑料袋,等待垃圾车将它送至五环外或是更远。他们自己也将坐最早的一班公交车,赶回自己位于五环外的家中,以结束一天的工作。

  这个城市有个规定,货车只能在晚上11点到早上6点间进出五环。每天,大量崭新的日常用品、原料、新鲜的食物会被送进这座城市。而在清晨,人们使用过的物品成了垃圾,它沾染着人的气息和曾经的故事,被运离这里。五环像是一条无形的线,划开这个城市中的两个世界。与簋街相隔十几公里的,五环外的黑桥村,在天刚拂晓的时候,黑桥艺术区的艺术家们仍在安睡或是宿醉未眠。851公交车站前,已经站满了等待第一班车进城工作的人,他们从黑桥村村中的临时房陆陆续续朝这走来,沿路的早点摊销售着豆浆与肉饼,蒸腾着热气,在寒冬时节,和人的呼吸混为一体。等待他们的路程才刚刚开始,他们要坐851路到达望京地铁站,转乘地铁,换上几路车,耗费两三个小时,才能在9点前涌向城市的各个角落,开始一天辛勤的劳作。路途上的时间,像是比别人少活了几个小时似的,上班是为了下班,下班是为了睡觉,睡觉是为了第二天再上班。就像这样,每天,五环外居住的一千多万人,以各种方式和五环内的世界发生关系,拥堵在各处,他们共同组成了我们眼中的这座城市:北京。

3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艺术项目相关图片

  五环和六环之间,是一片非常宽广的地带,是北京最近的城郊,也是都市体制中的边缘地区。这个地方的丰富性,有它迷人的一面,它有自己独特的伦理和美学秩序,忙碌拥挤,凌乱简易、环境恶劣,种种规划都是临时拼凑而成,充斥着新进人口与各种庞杂的事项,弥漫着不安、动荡、压抑的情绪。这里的绝大多数人,来自于全国各地,他们的普通话带着乡音,生长于城镇或乡村,心思与志向却执着于他们想象中的首都北京,城市的中心,他们深陷于一种巨大的奋斗当中,为了能让自己的未来或子女,争取一片基本但长久的立足之地。每一天,这里都像是春运中的大城市,几百万人准时离开,而他们所去的并不是故乡,只是一个解决生计、饱含梦想的开始。他们住在一个临时的家,一间可以睡觉,只需要每月1000块左右,就可以拥有短暂生活和爱情的地方。他们是这座城市中的临时居民,暂住者,既进不了城,又回不去故乡,折射了这个国家无数人的身影。

  如果说,五环和六环之间所衍生的问题只是区域性的,它只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杂音,或是一部分人的命运,那么这种认识只能是一种毫无远见和公共意识的错误观点。这个地域本身的问题既是一个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面临的现实事实,它真实存在,不可逆转,它是城市制度中重要的构成者,它所生产的价值远远大于带来的风险。或者说,五环和六环之间的种种问题是全球人口阶段性迁徙,农业生活移入城市,在北京的微观缩影,和气候变暖一样,是21世纪初最鲜明的现象。这项大迁徙的影响并不只在中国存在,外来移民在北美洲、欧洲、澳洲引起的社会紧张,里约、巴黎、孟买、阿姆斯特丹市郊出现的政治冲突。这些全新的社会问题,在中国也不陌生,广州城中村的问题、东莞电子城里的外来务工的自杀现象,大量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杀马特文化,农民工子弟学校,技术化工人和技校的兴起等。即便是在微小的艺术领域,上半年的黑桥道路收费问题,艺术区房租问题,拆迁问题,都是这一区域问题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在一个隐含风险的特殊地带,就像是一个平静的外衣下,早已千疮百孔的溃烂,随时可能爆发各种被悬置的矛盾与冲突。 

4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艺术项目相关图片

  当五环六环之间成为一个过渡性空间时,它也形成了一个陌生的城市都会区域,一个落脚的城市边缘,一座睡城。它可能是新的社会和美学秩序的诞生地,也可能是下一波社会冲突和现实困境的温床。至于它去向哪里,并不得知,但这种身处其中的变化和断层,我们是否有能力去注意,采取应有的介入与行动?又会给我们带来何种回响和冲击?

  二楼出版机构在五环外的草场地村,在一片灰砖建筑中。这里算是比较优越的工作环境,和这片建筑一路之隔的是草场地村里的居民,这里的外来人口是村民的几十倍之多。村民把自己的房子加盖成4层的楼房,有点像一个拉着电线,光秃秃的城堡,封闭的空间里隔出许多单间,只要配上一个厕所,一台空调,一扇窗户,便是一个像样的家。大多数村民只需收取房租,不需要额外有什么工作,便可以衣食无忧的生活。二楼出版机构的葛非、葛磊、满宇经常穿行于这个村落之间,虽然与村里并无来往,但总能碰到村民和暂住者,每天有人拉着箱子到来,也有人带着铺盖离开。这个陌生的村落,同一时空中的对比,闯入彼此的生活,又给彼此留下一个疑问,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族群或是世界?之间又存在着何种关系?

5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艺术项目相关图片

  2014年9月,李一凡和葛非、葛磊、满宇开始发起了“六环比五环多一环”的调查项目,这个项目完全开放,对六环和五环之间的村庄感兴趣的都能参与,参与者选择此区域内的一个村庄,独立或和当地人合作,对此村庄的某一方面展开一次不少于十天的田野调查,调查的方式、主题皆无限制。最初,这个项目多是靠邀请一些身边熟悉的艺术家,它的资金有些拮据,也不能许诺一个成功的展览,或者完成一次商业销售。参与的人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住上几天,那里的环境远不如艺术家的工作室。如果是为了完成某个艺术作品,这些局限也不算什么,但这个行为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与艺术相去甚远,还有些风险。直到最早参与的一些人,开始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一种声音,这个项目的参与者才变得络绎不绝。 

  今年7月,这个项目结束,共有40人(组)参加,有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导演、作家。调查的角度涵盖卫生/环境,居民/生态,生活/就业,两性/身份,教育/文娱,规划/历史等几类,广泛的方向和身体力行的居住式调查,积累了几百万字的文献资料。它们之间的关系颇为复杂和多样,内容生动、鲜活、视角特殊,40个村庄为宏观的历史写作提供了另一种细节。例如对前沿村灵异现象的调查,辛庄村公告栏中先进人物的采访,韩家川村打工者血缘关系的梳理,东小口村流浪狗的帮派、斗争、活动区域的观察等。这些琐碎而又具体的细节,位于人们的视线和历史线性逻辑之外,它是整体描述无法顾及的另一种变化和事实发生,区别于过去对重大事件和普遍法则的研究,也改变了人们以往这一区域的单一的认识。

6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艺术项目相关图片

  40个调查汇集在一起,像是40个片段性现实的发生,它没有一致的内在逻辑,也不能立刻激起历史趣味的故事。他们深入城市中心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细细观察这片流动的“城市飞地”,这里饱受暴力与贫穷、漠视与误解,同时又充满希望与活力。这些信息混杂着现实生活的残酷,田野调查的碎片,艺术想象力的未知,无论你报以何种情感,这些问题本身都会存在,真实有力,毫不留情的在你的周遭发挥着作用,给予生活回击。

  艺术家包晓伟在南皋村的性用品商店调查时,在店里呆了10天,每天记录销售的情况,店老板成了他的朋友,他们在一起喝酒吹牛,漫无目的地聊着彼此的生活。虽然,这家性用品店很难具备调研对象的经典性和普遍性。但这个例外,却成为对经典性调研的修复和对比,反问普遍性的存在。时间长了,性用品激起了晓伟的兴趣,他开始买一些工具,来满足一下自己的需求。晓伟的身份开始发生转变,他从一个拿着相机和笔记本的记录者,变成自己的调查对象,他获取了第一手经验,局外人变成了“局内人”。包晓伟成为这个行为的一部分,他的处境、表达方式、目的变成其不可分割的一体。

  这个项目汇集了各种目的、身份、经历的参与者,他们相对严谨的社会学调查而言,难免缺乏专业的学科训练,显得业余,还有些随意。但这并不影响这个项目的象征性价值,感知往往比文本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如果我们竭力咀嚼调查中种种细微之处,那就步入了歧途。象征总是泛泛而言,它超越了事实部分,无论艺术家的调查多么精准,我们也只能还原出它局部的数据。只有40个调查作为一个整体的时候,群体性转向的象征意义才会浮现而出,它才能成为公共社会中不可被忽视的一部分。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诱发了中国当代艺术寻求在地针对性的新浪潮。当代艺术在今天的功能和实效,不只是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或是成为博览会上的精神消费品,它也针对中国问题展开最核心、最本质的现实行动。它的价值不以在西方重要机构做了一个展览为最终标准,也不以是否创造了一个新的形式和语言,为单一目的。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当代艺术,还是电影,或是文学,都无法在国际语境中提供多少原创价值。但它仍有存在的理由,这个理由源于中国具有的“独特性”问题,以及对需求和处境的诚恳回应,解决中国自身的实际性遭遇。在这个背景下,“六环比五环多一环”才是一次在地实验,再次强调了“参与”这一行为的重要性,和对介入方式的落地尝试。或者说,这些形形色色的调查者,呈现了当代艺术对紧急公共事务的集中表达,在无形之中,它去除了学科精英化和芥蒂化,像是一场自由公调,它既呈现了许多陌生的信息,也为艺术寻找到一个新的出口。

  时间回到过去,年轻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端,那时候的需求,在今天多半已实现。直到新世纪,艺术家不再相信崇高的理想,以改变自己生活的国家,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了平庸的现实问题上去,当一切不再愤怒、不再幻想、趋于平淡之时,当代艺术开始进入哀乐中年。“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中,呈现了艺术表达的另一个目的地。它有自己的方式和言语,从局外人到局内人,这其间有意外,有限制,也有无奈。但它依然在2015年的7月,试图寻找改变问题的途径,而在路上,它的幻想,又一次回到原形,一次理想化的社会行为,一个群体的改变诉求。

  “离开村落的人们流浪很久了,许多人说不定死在半路上。”,里尔克《世界上最后的村庄》。

  2015-07-05

  二楼出版机构 

  二楼出版机构成立于 2012年4月23日,由艺术家葛非、葛磊、满宇、高峰创立。空间最早位于北京 798 艺术区内,2014年8月搬入现在草场地艺术村的241-11号。

  2012年至今,二楼出版机构举办过一系列的讨论会与读书会,如「互联网时代的艺术展览」、「博伊斯之后」、「无余的生命主体与当代艺术问题」、「非出版第一回」等。 

  2013 年5月,二楼出版机构发布了第一本出版物,辽宁渖阳刺死城管的小贩夏俊峰之子夏健强的绘本《夏健强的画》, 此书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发行,印数5000册,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售罄。2013年11月,此书善款共计465405元被按承诺均分成三份分别转交予与此事件有关的三个家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影响与好评。 

  2014年春,二楼出版机构又发佈了「无版权」系列丛书,先后出版有《非出版和红蓝主义》、《五千次》、《夜走黑桥》等书。

  二楼出版机构选择出版作为介入的方式,并非目的,而是起点,是为穿透权力设定的秩序,激发事件与行动,改变既定事实,寻求尚未到来的公平与正义。

  「单向空间」·智性生活方式创造者

  2005年,许知远等六位媒体人在圆明园的一座院落里创办了「单向街图书馆」,名字取自德国思想家本雅明的同名著作《单向街》。

  10年,近800场文化沙龙,汇聚华人世界顶级作家、艺术家和文化名人。被称为“京城思想策源地”。人们在这里逃离庸常生活的逼仄,点亮精神世界,遇见思想同道。

  2014年,「单向街图书馆」更名为「单向空间」。以提供阅读、思考和智力为轴心,旗下由单谈(沙龙)、单读(出版)、单厨(美食)、单品(衍生品)构成。致力于成为 “智性生活方式的创造者”。 

  2015年,「单向空间」正在重新想象一家书店的可能性。边界在模糊,秩序已被打破,新秩序即是创造力。“单向课堂”、“单向演出”、“单向市集”、“单向展览”都是新秩序下寻找新身份的产物。

  历史潮流永远由那些被忽略的、散落的、毫不在意的边缘力量构成。他们是一个个孤立点,共同打破压抑的主流文化。「单向空间」正在Link Different History Dots。身处今日中国,「单向空间」致力于寻找这些文化压抑之下发光的孤立个体,把他们紧紧连结,定义新的创造力,共同创造未来10年或更长久的中国主流文化。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

  开幕时间:2015年7月11日(周六) 16:00

  展览时间:2015年7月11日- 8月11日

  展览地点:单向空间·花家地店

  策展人:崔灿灿

  发起人:李一凡、葛非、葛磊、满宇

  主办:二楼出版机构、单向空间

  媒体统筹:赵凯欣  

  展览工程:翟炎峰、方志平

  平面设计:田燕宇、孙彤洁  

  项目助理:王沐霂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1号尚8人文创意园D座2层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易安
>>相关新闻
• 2015年LOHAS艺术博览节将开幕
• 那些年做行为艺术的他们去哪儿了
• “中国女性艺术三十年”学术研讨会将举办
• 群展《新新话》展开当代艺术的语言规约对话
• 苏州将上演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艺术大展
• 小野洋子大型回顾展将亮相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
• 美国观念艺术家索尔·勒维特70年代未面世作品首展
• 捷克藏欧洲玻璃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幕
• 没有人在乎:黎薇个展将亮相红砖美术馆
• 四重奏:韩国当代艺术群展将举办
• 马晗个展“地三尺”亮相妙有艺术空间
• 南辕北辙--杨福东作品展8月27日余德耀美术馆开幕
• 吕澎:从美术史看当代艺术
• 河清:当代艺术多为洗脑式欺骗
• 艺术家于废弃建筑物中演绎巴洛克风
• 毕业生:若不闯过生存关坚守艺术有点难
• 书画艺术真的“繁荣”了吗
• 声音艺术及其冒险:非音乐与非朗诵
• 买来的艺术奖 另有市场
• 日本艺术家村上隆个展进入西班牙伊维萨岛
首届天津美协山水画专业委员会山水画展览
  • 天津首届山水画展震撼亮相 天津首届山水画展震撼亮相
  • 翰墨峰峦·刘皓水墨画展 翰墨峰峦·刘皓水墨画展
  • 尹沧海率南开大学弟子深入甘肃写生 尹沧海率南开大学弟子深入甘肃写生
  • 太行浩气—吕云所中国画遗作展 太行浩气—吕云所中国画遗作展
  • 韩征尘书法篆刻艺术研讨会 韩征尘书法篆刻艺术研讨会
  • 无上清凉朱懿贾冰吾李寅虎闫勇书画展 无上清凉朱懿贾冰吾李寅虎闫勇书画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