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中国当代艺术的一贯传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给艰难的处境冠以标题,量化其持续的时间或一个特定行为的重复次数。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丁乙就一直专注于创作由小型十字图案所组成的抽象画。6个月来,他为了2015年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的个展,每天坚持工作15小时,创作出了10幅高约5米的新作(《十示之2015 1-10》)。尽管如此,丁乙认为自己并不能被归于上述的传统。
“我并不想有意去做一些困难的事,"丁乙表示,“对我来说,最主要的挑战是用一种新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我,而不是去简化工艺。"
新作中的5幅作品为红色调,另5幅为绿色调,各摆放于龙美术馆宽敞的大厅两侧。由于“x"和“+"笔触的内在文法依然存在,它们算不上是一种新语言,而更像是一种基于早期语言的独特编程语言。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更有力,且更复杂。这些新作品他在此前创作中尝试的累加,其出处不难被看出来,而5幅作品的配色自极简向极复杂过渡,如同网站应用的更新日志。
丁乙的作品总有点罗夏(墨迹)测验的意味,他之前的画作能让人联想到数不胜数的象征物,比如藤席、格子呢、格子布、方格花布、军用迷彩服、二维码、数学符号、民族国家的国旗、充斥十字架图案的军事墓地。这些新作品具有分形特征,它们像是同时发生在完全不同的维度上,一眼望去,就像芯片电路和都市夜晚的卫星图像。对于参观者来说,丁乙的作品有某种内涵意义,但丁乙并不想对此解释太多。
“我在创作这10幅新作品之前,考虑到美术馆内高高的混凝土灰墙,所以选择了坚固的胶合板,以黑色为主色调,这样一来,空间和作品本身就有了一种很强的联系。而作品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对比——其中一组为红色,另一组为绿色。"ding-yi_pic2
中国股市价格涨涨落落,公众对此十分关注,而红色和绿色成为了财富指标的代言,因此丁乙在颜色上的选择似乎也赋予了某种暗示。而事实上,他却刻意回避了大众的关注点。(展览上也展出了以格子面料为底板的作品,但无一代表着红白蓝色的“外来务工人员格子衫",而这类格子衫明显带有强烈的社会政治意义。)
关于新作品,丁乙表示,“和股市的联系完全是个巧合,我是在多次尝试后,才选择了荧光红和荧光绿。我觉得这两种颜色主题搭配新技法是最合适的。我也试过黄色,但发现它和木头的原色太像了。"
为了创作这些新作品,丁乙在虹桥机场附近临时租了一间1000平米的厂房。他还租了一台移动升降台,才能够到作品的顶部,以便给它们上色,以及给悬挂画作的轻木块凿边。作品的超大规模以及对木工的使用,都是他之前所没有尝试过的——在开工之前,丁乙就木工技巧向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桑老师进行了咨询。切割在画作表面留下的痕迹带有不同的色层,给人一种在发光的错觉。
“这种新工艺帮助人们了解和发现作品内在的共同文法规则,让人们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其他作品。"丁乙表示。
丁乙于1962年出生在上海,1983年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一直在一家玩具厂工作。20世纪80年代晚期,他开始产生用十字图案作为创作主题的想法,那时他还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
1993年,丁乙的几幅黑白十字画在威尼斯双年展展出,这对他而言是一个重大突破。然而,在香港的一次展览中,其中的两幅相继丢失,如今它们已经被归还。在这次展会上,将会与丁乙整个艺术生涯中的一些其他作品一起展出。
由于印尼华裔藏家余德耀的捐赠,最近蓬皮杜艺术中心(Centre Pompidou)收藏了丁乙的作品。尽管丁乙前途光明,他仍旧举止谦卑,即便是以中国艺术家的标准来衡量,也是如此。
他对十字图案的痴迷看上去确实和他尝试创作的作品尺寸、颜色和材质等所有其他方面有所相悖。“何所示"个展里展出了布面丙烯、格子呢、纸上粉笔、木炭、彩色铅笔和水彩色铅笔画。使用的颜色有单色,淡色还有荧光色。2008年在与爱马仕丝巾正式合作后,荧光色成为其使用的主要色调。
查克·克劳斯(Chuck Close)患有人面失认症(或脸盲症)。正因为如此,他十分关注肖像画。他在网格上创作摄影写实主义(或超写实主义)画作。丁乙的画作与之类似,但除了已知受到蒙德里安绘画风格的影响之外,丁乙对十字图案的热衷并没有简单明白的解释,甚至连杜撰的解释都没有。30年来,他一直专注于解构、探究和重复这一形式。他在M50艺术区一间格外安静的工作室内工作,如今他更加远离喧嚣,去了滨江的一间工作室。他认为“对于艺术来说,最好的生态环境就是骚乱中的一处宁谧绿洲。"
对于丁乙来说,不管工作室外发生了什么,布面油画(或者最近的胶合板)上总是暗潮汹涌,直到生命尽头。
丁乙的下一次展览是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 Station of Art)举行的中国抽象艺术群展。策展人是李旭,展期为2015年8月22日至11月22日。请点击此处观看丁乙最新作品的创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