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提到当代艺术的中心,不得不提巴黎;提到巴 黎,就不得不提蓬皮杜艺术中心(下文简称:蓬皮杜)。那里,除了毕加索、米罗、达利、马蒂斯、夏加尔、勃拉克、杜尚的作品,在超过三万件馆藏中亦能发现中 国艺术家的身影。身兼艺术机构掌舵人与收藏家身份的郑志刚(Adrian Cheng),借新上马的大型研究项目,再次拉近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重要博物馆之间的距离。与蓬皮杜之间,到底是结伴而行还是共迎挑战,且听他娓娓道来。 /文:大公报记者周婉京图:K11 Art Foundation(KAF)
蓬皮杜向来重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早在一九八九年,蓬皮杜艺术中心曾举办过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大地魔术师”,前任馆长Alfred Pacquement曾以“庞大的工程”来形容展览当时的情况,参展的中国艺术家有黄永砯、顾德新及杨诘苍。再到二○○三年,蓬皮杜再将目光落在中国,举 办名为“那么中国呢?”的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展,包括白宜洛、方力钧、刘小东、冯梦波、王广义、周春芽、张培力、颜磊在内的三十五位艺术家参展,此展览后来 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走上国际艺坛的标志性事件。
开展大型研究项目
七月二十三日,蓬皮杜艺术中心正式与K11 Art Foundation(下文简称:KAF)合作展开大型研究项目,主题又为中国当代艺术。此项合作为期三年,内容包括委任一名年轻中国策展人,深入探索中 国当代艺术史的演变,以及发掘大中华地区具有潜质的年轻艺术家。蓬皮杜的主席Serge Lasvignes就与KAF的合作表示:“继之前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签订协议后,这次与KAF的合作将有助庞比度艺术中心更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的艺术发 展。与如此重要的机构密切合作,见证了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全球化。”
作为KAF的创办人,郑志刚既是项目的推动者,也是参与者与见证者,还是最了解合作始末的人。他在本报记者专访中讲述,这项合作会从创办KAF的使命出发 ——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培育年轻艺术家及策展人,透过不同的活动把艺术带给公众认识。虽是第一次与蓬皮杜合作,双方都相信这会是一个好的开端。
活动筹划耗时一年,涉及数次商讨,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年初的艺术导览。今年一月,庞比度的发展总监Bernard Blistene与策展人Nicolas Liucci-Goutnikov首次来到中国,郑志刚协同KAF团队向他们介绍了中国艺术家与策展人,为其提供更深入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契机。“此 次‘中国之旅’让他们意识到两者的合作处在好的时机上,欧洲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趣渐浓,我们两者可合力将中国优秀的当代艺术带到西方艺术界,因此毫无疑问 ‘中国当代艺术’就成为合作的研究方向。”郑志刚说。
无疑,是次研究将对中国当代艺术史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带来不少改变。具体而言,郑志刚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现今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完整的艺术生态,缺少很有系统性的调研,此次合作研究旨在打造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平台,将过往的发展进行原原本本的整合。
同时,郑志刚提出在市场与艺术史的相互作用中存在未被关注的灰色地带:“市场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个别艺术家上,我们要改变这个情况,就需要培养更广阔 的视野去审视当代艺术史。此项计划我们将重心放在策展培训,从中国挑选年轻的策展人到法国进行深入的文化交流,研究多元化的中国艺术家作品,更有系统和用 世界性的视角去完善地纪录中国当代艺术史。”
新作品落户蓬皮杜
提到蓬皮杜,郑志刚毫不吝啬对其赞赏,他感叹庞蓬皮杜的馆藏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完整、最丰盛的艺术品收藏,反映了西方二十世纪现代艺术发展史。他进而解释 道:“当蓬皮杜希望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加深理解之时,他们就需要一个导游、一个领航员,对于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发展,KAF也充分理解,这正正是我们 能够带给蓬皮杜的,也是这次合作的主因吧。”
双方除合作以外,郑志刚更以私人藏家的身份向蓬皮杜艺术中心送赠两件艺术品──张恩利的画作《材料》及徐震二○一四年的装置作品《企业(4刀组)》(后者 乃郑志刚与周大为共同送赠)。张恩利与徐震均为沪上知名艺术家,郑志刚结识二人已久,交往颇深,亦收藏了不少作品。两位艺术家的作品都由上海香格纳画廊代 理,分别由郑志刚于该画廊购入。之所以挑选这两件,郑志刚坦言是因为《材料》与《企业(4刀组)》乃艺术家个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谈到它们与蓬皮杜之间的渊源,郑志刚再提“中国之旅”:“在‘中国之旅’中,BernardBlistene(蓬皮杜的发展总监)跟张恩利以及徐震见过 面,很喜欢他们的作品,尤其是张老师的。我就想,反正也要地方放置我的收藏,何不放到蓬皮杜去,让西方艺术界也认识他们,藉此推动当代中国艺术的普及。”
目前,两件作品正式“落户”庞比度艺术中心的四楼。同一批入驻蓬皮杜的艺术品还有丁乙的《十示之94-11》(由余德耀基金会捐赠)、张恩利的《水》(十 号,由赵令勇捐赠)及赵阳的《春天》(由薛冰捐赠)。随之,蓬皮杜的中国藏品总数达到一百二十八件,五件新藏品亦成为这“大家庭”的一分子。
针对目前艺术界有关“藏家背后有基金会支持,更易购入艺术品”之说法,郑志刚则表示,此说法有失偏颇。在艺术品市场中,拍卖行的运作是“价高者得”。即便 有些画廊确实倾向将艺术品卖给艺术机构或者基金会,也是出于对艺术家及其作品艺术价值的考虑,所以不存在谁人“更容易购入”的说法。最后回到KAF的讨 论,郑志刚相信他本人的多重身份无碍收藏委员会的决定:“透过收藏委员会等机制,就能平衡彼此间的利益冲突,因为没有一个单独委员可以左右艺术品收藏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