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艺术家刘小东在展览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2015年9月12日下午,由国际知名策展人杰罗姆•桑斯策划的“空城记”刘小东个展在北京林冠艺术基金会开幕。这是继威尼斯双年展期间在GIORGIO CINI基金会举办大型个展“因地制宜”后的最新个展,展览展出刘小东2015年夏天在鄂尔多斯现场创作的一系列题为“空城记”的作品。林冠艺术基金会创始人严思•法斯、策展人杰罗姆•桑斯、艺术家刘小东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艺术家刘小东在展览现场
刘小东选择内蒙古鄂尔多斯作为此次项目的现场绘画所在地,试图探究中国式的理想生活和理想城市。此次展览分为五部分,首先是展厅中央三幅尺幅巨大的油画,这是刘小东在鄂尔多斯期间的焦点。三幅作品中,大草原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与“鬼城”鄂尔多斯现代性之间的冲突跃然纸上。游牧民族试图重新寻回他们在经济发展中失去的家园,这个过程尤为艰难,但他们最终看似成功了。这些油画组合成刘小东基于现实情境的想象,这些静态画面,全新呈现了人们为了调和现代化和传统之间矛盾所做的努力。刘小东提到:“我一直感觉农业和工业之间像是有一场战争,战争一直在打,农业社会一败涂地,完全被工业社会击败,但我更喜欢农业社会。我们享受着工业社会的便利,但它的代价很大。人们说这个城市是为五十年以后而建的。我相信,因为五十年后这个城市会变得更先进,但到那个时候,这期间只有这么少的人可以享受它,维护成本和生态成本却很大,所以我们为了改变生活承受的代价太大。”
接着一组“绘画摄影”呈现了刘小东三幅大尺寸油画未实现的最初版本,它们展现了三幅油画最开始的计划图样,我们看到的最终作品是在这个图样的基础上调整实现的。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与三幅“绘画摄影”并置的是一组小幅油画作品,它们描绘了真实情景下,也是刘小东真实经历的鄂尔多斯,这组作品展示了最平常也是超现实的鄂尔多斯,捕捉了这座“鬼城”的人文景象和宁静。关于这部分创作,刘小东向在场媒体介绍:“这些小幅油画是一些与眼前现实城市生活有关的风景,比如街道,空旷的楼房。它们在视觉上是对大画的补充,因为在大幅油画里,一切都是按照我的想象来编排的,比如现在城市里已经不能进马,是我把它们牵进来放进画中,所以在小画中我希望表现眼睁睁的现实,就是这样的街道、楼房,就是这样的荒诞。”在此,艺术家通过风景系列里的“特写”反映现实的两个不同角度 - 目击的和想象的。
接下来的是“蓝色”系列纸上作品,是为了纪念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而逐渐消失的社会及其传统,精细的手工纸张上的蓝色画像,特别是对马的描绘,是对传统中国绘画风格和题材的效法。关于这组作品的创作,刘小东表示:“这一组水墨画,是关于人和马的关系。”为了永久保存,艺术家用丙烯代替蓝色墨水。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
最后呈现的是由杨波导演的纪录片《全胜》,作为“空城计”系列作品的补充,影片深入记录了四个蒙古族年轻人的生活,人们对待城市化的不同态度,仿佛是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时人类多种反应表现的一个缩影。另外,刘小东还为纪录片写了歌词,不仅是对其绘画的一个文字补充,同时也是整个展览的衔接。
策展人杰罗姆•桑斯在展览前言写道:鄂尔多斯坐落于内蒙古地区的西南部,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以此从中国最贫困的地区迅速转变为最富有的地区之一。当地的农民和煤矿工人拥护这个由地区政府创造的理想之城以及关于这座理想之城的传说。这座巨大的新兴城市有着包括公寓塔楼、购物中心、博物馆和高速铁路在内让人惊叹的优良基础设施建设,却不可思议地仅有2万人口。这是一座几乎没有居民的城市——一个未竟的计划,一座诡论的城市。在设施层面上,它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唯独缺少梦想过上这种理想生活的人。
刘小东探讨了在当前中国生活方式的现实背景下何为理想生活。他谨慎地发问:“我们的梦想是什么?”在中国,一个普通人对理想生存方式的寻求是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幻想?刘晓东说:“有人问我,你喜欢鬼城还是拥挤的城市好?我很难回答,但我可能会回答,我喜欢鬼城。因为在中国享受没有人的城市实在太奢侈了,这么大一片资源,这么少的人去享受,当然是非常美的一个状态。我在这儿一个多月,我非常喜欢这个城市,因为这里资源多人少,在这里不用争抢电、水、房子这些资源,一切都很清净。”
据悉,该展览一直到10月18日结束。
展览作品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