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4米长的画作像一幅水墨长卷,古刹石狮、山峦小桥在奔腾的河流衬托下,神秘而幽深,好像剖白了一个人独自观望自然时复杂的情绪……这幅名为《游春》的绘画全是东方水墨的符号,但却是以表现主义油画的方式完成。
10月17日,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策划委员会、南岸至尚美术馆主办,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协办的“《传说》广州再续——刘源作品展”在广州黄沙南岸至尚美术馆开幕。刘源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美术系系主任,画展展出了其近年创作的作品33幅。
9年前,刘源的个展在北京举办,引发了当代艺术界的极大关注。阔别多年后,今年6月他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个展“传说”,本次画展是其北京展览的延续,将展至10月31日。作为如今生活、工作在广州的刘源,创作中格外强烈的当代艺术风格,与许多广东学院派油画的创作不尽相同,格外受到北方批评家的关注。
在此次个展中,刘源展示了自己这些年来闭关创作的“冥想”,从“画什么”到“怎么画”,他不断打碎自己,最终找到了现在的表达方式。展览之际他接受了日报记者采访,畅谈自己这些年艺术的寻找和回归之路。
画什么 魔幻现实 的乡土记忆
一幅名为《看山》的作品,一座山有阴阳两面,一人踽踽独行于山脊,是画家对“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东方式哲思。而《春》《夏》《秋》《冬》四幅画中,一个人守望一棵树的四时变化,寥寥数笔,勾陈人生五味。而在作品《来去》中,一座山伫立画面中央,在白昼与黑夜的交替之中,似乎隐喻着生命轮回。
有评论家说,在刘源的作品中读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意味。他把各种于现实的困惑,用画笔和颜料,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像是一段段个人独白。
1987年,刘源从河南的一个农村贫苦家庭考入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此后,刘源不断在艺术中寻找和发现,但人和土地始终是他绘画的一个永恒主题。
2003年,刘源调入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任教。广州的异乡生活,刺激了他强烈的绘画欲望,“那时候广州治安不好,我的绘画开始展开一种对现代人性的批判”。几年后,刘源的绘画风格和主题都发生了巨变。他开始抛弃以前隐喻而尖锐的风格,展览中许多作品承袭了10年前的先锋意识和表现主义风格,但却不再像10年前那样弥漫着火气。
如今的刘源在创作里去叙说一段段人与土地的故事,因此展览的名称叫“传说”。他作品中色彩的非真实感,绘画的主观色彩和东方式玄想,让人甚至联想起莫言小说的风格。“我开始在绘画里回忆,农村生活的记忆慢慢流淌出来,让我有强烈的诉说愿望,这或许促成了我绘画中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刘源说。
怎么画 像旧式文人 那样发问
此次展览距离上次个展已经有9年时间,这几年里,刘源一直都在一种闭关的状态教学和创作。
“尽管第一次个展很成功,但2007年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突然不会画画了,画什么自己都不满意。”刘源说,那阵子自己差点得了抑郁症,于是开始去寻找原因,渴望挣脱这个泥潭,他找到的一个办法就是阅读。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刘源在绘画中进行了一次回归。“我是学油画出身,艺术观念完全是西式的,后来我发现自己其实是无根的,我是逐步在回望传统文化的过程里,渐渐找到了根。这个过程伴随着自我追问和痛苦。”
刘源说,从以前对绘画充满困惑的自己,到如今的“不惑”,他通过阅读和思考找到了。此外,刘源每年都会带着学生们外出写生,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太行山。“我走出画室,渴望与自然对话,采用的就是‘面壁’式对待自然的方式。”每次外出,他经常一个人坐在山头,几个小时不动地观看山石树木在风中的变化,观看一个石头在光线变化下的不同形态,“与自然的面壁式对话,开始让我开始思考一些更本质的问题。”
刘源说,自己渴望像一个旧式的文人那样,不断在绘画中追问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人与生活之间矛盾、紧张、充满变幻的关系。
在他看来,一个画家的成熟之路,往往要经历三个创作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技法的迷恋,第二个阶段是绘画技法与主题之间如何融合的思考,第三阶段则是一定程度的思想修为后达到一种自在而为的创作状态。”
仔细玩味刘源的画,似水墨又非水墨,大胆打破绘画材质的界限,油画、水墨、丙烯甚至炭笔,不拘一格。有时候先用水墨渲染一层,之后再加入丙烯以及油画颜料。“有人说我的绘画里有东方水墨意味,但我不是刻意追求的,这是自然而为的结果。”
用策展人方志凌先生说,刘源的创作“敏锐地表达出画家复杂、幽深的内在体验:一个置身于大变革时代、有着深沉的人文关怀的中年人复杂难言的生命感触和未曾磨灭的内心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