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开幕式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三又三分之一:尚扬×梁绍基×徐冰”展览于2015年10月23日在麒麟当代艺术中心(KCCA)拉开帷幕。作为麒麟当代艺术中心的开馆展,“三又三分之一”由三位艺术家尚扬、梁绍基、徐冰的绘画、装置和影像等不同类型的作品构成,展览策展人为冯博一和王晓松。“三又三分之一”在策展人冯博一的阐释中,是以数字指涉三位艺术家作品在整体、共性上的呈现;同时,又指的是这三位艺术家各为独立的个体,艺术创作在媒介材料、视觉语言方式上具有不同的差异。
梁绍基 《于无声处》 2015年
梁绍基 《于无声处》(局部)
蚕的生命痕迹与虚境
一进展厅门口有几个随意摆放的塑料桶,乍一看上去很多观众以为是装修完还没有打扫走的废品,上面布满了蚕丝。而这几个不起眼的塑料桶正是梁绍基在天台山上专门为本次展览创作的新作之一,《于无声处》。之所以运用塑料桶是因为,塑料是工业制品,是最廉价最普通和日常的东西,桶和蚕茧的形状很像很易碎。艺术家将塑料桶烧过,保留油漆的痕迹,这些残破感扭曲的塑料桶让人联想起天津港大爆炸,让人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与易逝。选取塑料桶让蚕丝来缠绕遮盖,是让蚕在一种逆境之中生存下来,体现生命的不可测,生命的痕迹,以及生存的坚韧意志。将这件作品随便的仍在展厅门口的地上,是想要让观众在不经意中发现美,发现生命的痕迹,并时刻提醒着人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
梁绍基 《茧史(简史)》 2015年
梁绍基 《茧史(简史)》(内部) 2015年
梁绍基 《蚕山水》
本次展览梁绍基共展出了7件作品,包括上面这件作品共有3件为新作。《茧史(简史)》这件作品也为2015年的新作。艺术家做了几个博物馆的柜子,柜子的玻璃是残破的,碎了一地,柜子里面待蚕全部吐完丝后几乎是空无一物,只留下了几个残片,这些残片是古瓷,让人联想到了博物馆构架。蚕丝代表着历史像蚕的生命一样不断绵延,走向涅磐和重生之路。这件作品中艺术家用自己对生命的体悟,想和历史发生一种对话。
《蚕山水》把蚕全部的生命过程记录了下来。蚕吐的丝,化的蛾,撒德籽,排泄,蚕砂(即蚕的粪便),黄色的蚕的尿渍,全部是生命的释放,构成了一幅山水画,代表了禅宗的意境。庄子曾言“虚之极,守静焉。”这些朦朦胧胧的蚕丝之中有一种虚境之意,是中国的文化智慧中的精神精髓,而蚕丝有一种绵绵不断之感,似断非断,就像历史一样,也是一种生命美学与生命体验。
梁绍基 《碑》
梁绍基在展览现场介绍作品《丝思史诗》
三个影像作品《碑》用了五年的时间来制作,去年在香格纳美术馆第一次展出。拍得是蚕从爬行到吐丝的过程,在蚕爬得时候留下的影子就像中国古代的文字书法,开始很灵活到后来渐渐爬不动到最后滑落下来的过程,就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最后越吐越厚,光透过丝帛的时候蚕的影子就消失掉了,就形成了无字碑。里面的声音是艺术家自己的哈气声,和孩子睡眠时发出的声音。
《丝思史诗》这件作品也为新作。在一片白色的蚕丝中写下了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用蚕的粪便发酵后写在这丝帛之上,写完之后又让蚕吐丝抹掉,平放时几不可见。“丝”是艺术媒介是切入点,“思”是艺术家的认知和批判以及探索和思考,“史”是历史进入了社会层面的意义,“诗”代表诗歌,海德格尔说艺术的本质是诗,中国也有诗化之说。这里蚕丝构成了一个生命隧道,在虚薄里看到无限,蚕丝可以看作是极薄的雕塑,并且具有生命意识。这件作品中艺术家超越了冯塔纳作品的三个纬度,加上了生命的纬度和时间的纬度。
尚扬 《剩山图之一》 2013年
尚扬 《剩山图之一》(局部)2013年
尚扬在现场讲解作品
剩山剩水之中的社会思考与批判
尚扬的三幅《剩山图》和最新创作的多媒介作品《剩水图》,是他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在创作中延续的脉络,关注权力和资本的介入使中国的自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30多年来过度开发带来的严重后果,具有明确的现实环境的问题意识。
《剩水图》第一次是在2013年他的苏州个展中展出,他将已经完成的“董其昌计划”中的一幅作品拆分改造成了这一幅《剩山图之一》。《剩山图》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一个副产品,这件作品借用了这一名字,指的是我们今天的山水恰恰是在权力和资本大量介入之后,成为了剩山剩水,今天的风景不是完整的,是一种坍塌的,毁败的状况。山水的立面看起来是完整的,而里面的内容已经毁败,所以艺术家在视觉上用清晰的方式传递出来。比如将一幅画拆分之后形成一个“剩山”,作品中的风景是支离破碎的。艺术家在作品中很少采用了一些传统的绘画材料,更多的是用一些工业材料,一些对自然产生危害的材料,例如工业胶、工业漆、沥青等,并且将工业发展带来的后果用一些方式体现在了画面上。
尚扬 《剩水图之一》 2015年
尚扬 《剩水图之一》(局部) 2015年
尚扬 《剩水图之一》 2015年
尚扬介绍到:“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有些东西是偶发性的,比如这个山体的材料,不是我事先想好的,在创作之中自己剥落下来的,我就保留了下来,成为了我作品中新的一种语言。说明了自然界的表皮在毁坏,由此出发我将动物的皮放在了这里。艺术作品很多时候在偶发状态下产生一种新的语言,正好说明了事务的本质。”
在二楼展厅中的《剩水图》是一件多媒体作品,结合了绘画、装置、声音等艺术形式。在这件作品中的风景不只是简单的自然风景,是社会风景,是人文风景,是心理风景,艺术家意图表现出这些风景所遭到的人为侵蚀与破坏,从而引起人们的警惕与保护意识。这件作品将批判性矛头指向三峡工程,带来的严重后果。绘画中有水位标志,有支离破碎的山河;有与三峡有关的声音,包括几百万三峡移民吃散伙饭的声音,有船号,有小学生在读《朝发白帝城》;有三峡移民留下的扁担,有手机号。这些移民永远的离开了故土,故乡就像是那些留下的扁担上写的空号,永远消失在了历史前进的车辙中。
徐冰 《背后的故事:北京塑料三厂的秋山仙逸图》 2015年
徐冰 《背后的故事:北京塑料三厂的秋山仙逸图》(局部)2015年
“光的绘画”背后的塑料三厂
同样位于展厅第二层,这里也是徐冰的《背后的故事:北京塑料三厂的秋山仙逸图》这件作品的创作与诞生地。这件作品采取就地创作、就地展示的方式,充分利用了麒麟当代艺术中心现有的场地自身背景、空间和自然环境,具有那一时期历史特色的窗户、邮政绿墙面、装修的垃圾等等痕迹都保留了下来,将展场的某些局限整合并转换为这件新作的特殊性。
这件作品取自张伯驹的一幅青绿山水画。中国古人创作青绿山水,选取的都是石青、石绿、赭石等自然的材料,将世界和自然描绘的如此美好和纯净。而这件作品则是用干枯植物、麻丝、报纸、玻璃、塑料袋等现成物来创作完成,这不失为是对今天人们的一种警示。在工业发展的今天,表面上看上去似乎传统得以传承,而实际上我们真正又领悟了多少?艺术家将塑料三厂过去的历史遗物,包括这些塑料袋等进行了一种转换,作品内在的意义正是通过这种转换所获得的,观众可以走到作品的背后去观看,使以往观看作品视觉经验的看与被看之间的新型的视觉角度,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思维方式在艺术方法论上的特殊运用与转化。
徐冰现场介绍作品
徐冰 《背后的故事:北京塑料三厂的秋山仙逸图》(背后)2015年
徐冰在现场说道:“这一系列作品曾经在大英博物馆展出过,当时的策展人说这是一种光的绘画,我当时认为是一种装置,后来觉得他说的很有意思。我们看到的绘画都是由物质颜料和画布宣纸做成的的,看到的是直接的物质本身,而面对这样一幅画的时候看到的不是一幅绘画,这些影像这些造型实际上都是由光构成的。我们的工作是在宣纸玻璃的后面再调节空间中的光的状态,这块窗户玻璃记录了我们在空间调节光的状况,而构成了这样一幅绘画,不是实体的绘画,而是光的绘画。光的绘画存在的理由是,光比任何的材料都要丰富,可以表达非常细腻的感受,并且善于表达与历史和记忆发生的或者消失的一些意象的内容。这一作品运用了自然的光线和自然的材料,画幅本身是在变化的,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光线暗下去会变得非常的丰富和朦胧。”
观众观看作品
观众观看作品
策展人冯博一提到,邀请这三位艺术家参与开馆的主题性展览,主要在于他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能量,视觉文本已经深深地刻下了他们个人创作的烙印。同时,与其说他们是在对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经典艺术进行综合借鉴,有机的结合,不如说是他们在不间断地清理过往的创作意识、知识积累和视觉经验,并试图在意念与意境中体现东方的情怀,别有一番新鲜的语感和语境。他们并没有简单停留在中国传统、当代文化资源中的符号层面上,更不是将中国元素、符号的滥用,支撑着他们艺术创作观念的是哲学层面的中国智慧。这也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进行平等、主动对话的条件和基础。
展览将持续到12月23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