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展览开幕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负重独行——李慕华作品展”近日在成蹊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85思潮时期的北方艺术群体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就其风格来讲就是:庄重、深沉、严肃、有力量、宗教仪式感…
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们在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的过程中,锻造了北方人民特殊的性格和审美趣味,集中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就是有一种特有的厚重!所以我解读李慕华的作品,首先就是从这种北方趣味的基因繁衍一线来归类,这就好比一个人的样貌和性格与他从未谋面的祖辈一定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样,天气的寒冷与食物中盐的比例等等一起发酵了这样的趣味,所以在他几个阶段的作品中,我们都不曾看到他这个年龄也可以有的甜甜的、酸酸的东西、甚至幽默、乐观、轻松、玩乐等等。相反,画面扑面而来的强烈感觉是严肃、压抑、冷峻、凝固、深刻、沉重、不得轻松。人在自然中的境况有时候就像一台机器,在条件优越的环境下轻松运转,但在艰难的环境中就要开足马力、最大功率!李慕华就是这台机器、要努力抗拒各种阻力来保持运行,这种创作状态其实是生活的倒影,这也有点像士兵在战场的厮杀与挣扎,负重是自然而然,身着重甲、不得轻松!也只有画完的那一刻才可能获得片刻的轻松、休整一番。
当然,艺术家生活的自然条件也许只是我们进行图像分析的一个方面。这其中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经济变革对艺术家创作的真正影响,中国北部地区与俄罗斯、蒙古、朝鲜等国家边界接壤,上世纪50年代,东北地区作为战略要地分布了大量的重工业和军需产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国际和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工业面临国有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体现在小人物身上就是类似于纪录片《铁西区》这样的情况,很多工人家庭面临下岗、丢掉所谓铁饭碗,人们第一次被社会主义大家庭无情地甩在历史的车轮之下,重新面临吃饭问题,人们精神中的一块巨型钢铁顿时融化了,像开玩笑一样来不及反应,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在今天的背景下,社会不再需要人的数量以及体量庞大、大功率的机器,不可想象社会被无形、无体、无量、无人的东西来保持运转,世界很快变得轻盈了,但士兵的重甲还没来得及脱下,时空中的艺术家感到了异常的尴尬。
当地废弃的工业厂房也曾是李慕华童年时代经常“光顾”的地方,对一个孩子来说,当他第一次走进这样复杂、高大、陌生、冰冷、多变、诡异的空间中去探索世界的时候,无疑是一次认知经验上的巨大刺激,没有过渡,直接且暴力成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划定了李慕华后来创作中对于形象与空间的选择,为什么会选择?因为印象太过深刻,后来的一切记忆都显得太过温和。李慕华的作品一直都有在强调这种尴尬,说是尴尬因为大环境下的人们没有选择、不愿接受、压抑、无奈,当然更没有批判的觉悟和决心!
2014年起,李慕华来到德国学习创作,新的生存经验使他变得更加独立、自省、脚步在前行,负重在减轻。他以更宽广的眼界看待周遭的环境和自己的艺术,画面中空间的变化也许是个重要的线索,镜头由原来内部空间的“身临其境”到外部空间的“旁观者清”,大有跳出树木观看森林的意思。就画面语言来讲,也从原先的“想像力的再现”过渡到“符号化的暗示和表现”,语言更加凝练,意图鲜明。当然,这其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德国艺术和街头涂鸦的影响,或者说德国艺术中注重情绪和精神表现的特点本来也是李慕华所看重的,还有德国城市的气质与中国北方地区也有着很多的相似。涂鸦的方式是李慕华创作风格新的方向,是对今天生活的表达愿望和态度。随着时空的推进,我想很多记忆都会被他逐渐淡化,李慕华也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思考,但有一点也许不会变,就是他对世界本质的追寻和对苦涩、深刻的迷恋,不愿轻松也就必然不得轻松。
他的选择——继续在泥泞的道路上负重前行!(马志强/文)
2015年10月25日于望京
艺术家介绍
李慕华
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创作《眩惑系列》获得二等奖
2013年参加千里之行优秀作品展
2014年获得靳尚宜优秀毕业生专项基金优秀作品奖
2014年参加美国Time is a saw:Established and Emerging ContemporaryChinese Artists作品展
2014年~学习生活在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