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现代艺术究竟如何遗失了艺术精髓?第六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引发对城市化的思考大华禅画:版画作品推广展亮相颐和悦馆制砚名家:顾琢黄铭有几何东苕溪商周窑:中国制瓷史上第一座高峰 齐白石《五蝠行云图》兼论齐白石的艺术道路上海明轩2015秋拍推出张大千力作《文会图》薛松个展《开门见山》将在香格纳新加坡开幕《河原温》陆平原个展2016年1月8日开幕首枚生肖猴年铁画艺术邮票亮相芜湖新手请进:油画保存收藏小技巧 访古陶瓷鉴赏、收藏家喻德江画家马继忠专访:创作无偿捐赠给国家冷军等7位艺术家作品在武汉展出张峥嵘:为民间艺术奔走疾呼美国艺术家用一张图画出整个宇宙美术馆上市 是圈钱噱头还是生存突围王尔健在当代国际艺术双年展上获大奖端砚收藏家:悠悠端砚缘国画中的三分天下:画风不同怎么在一起高清图:丹青谱·张俊、吕少英、阚传好国画作品跨年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著名画家姬振岭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视频:著名画家姬振岭做客天津美术网 视频:著名画家张永敬做客天津美术网著名画家张永敬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迎新年-津南区美术书法精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高清图:巾帼翰墨-天津市妇女书法提名展在市文联展览馆开幕著名画家刘峰2016丙申年挂历-雄浑大气 朴实自然高清图:著名画家刘峰2016丙申年挂历-雄浑大气 朴实自然视频:在传承中创新 贾冰吾的冰雪水墨视频:著名书画家孟宪奎喜收爱徒暨庞博拜师仪式高清图:自游·自在—石增琇水彩画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高清图:天津师范大学书画院举办迎春美术作品展高清图:“色墨生象—学院派画家小品艺术展”在天津国墨书画馆开幕著名诗词家王焕墉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首页 >> 当代艺术 >> 正文

宋东个展佩斯北京展出 变废为宝探索剩余价值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5-12-20 10:14

展览主题

艺术家宋东在现场讲解作品

天津美术网讯 2015年12月18日,“北京之声——宋冬:剩余价值”展在佩斯北京举行。本次宋东最新个展作为宋东2015年的收官力作,展出了宋冬继“物尽其用”和“穷人的智慧”系列后“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分,最新创作的“剩余价值”系列作品,呈现出了艺术家以“废弃垃圾”为创作对象所做出的观念探索。

废弃物失去使用价值后还有什么“价值”?

展览题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取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与马克思理论中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不同,而指的是这些作品的原料所用的物品作为被扔掉的垃圾已经没有了作为商品的价值,而因为艺术家认识的转换而变成了一个艺术品。宋东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很多日常生活中被忽略掉的废弃物和垃圾,它们的价值好像已经被使用完了,没剩下什么了,就把它扔掉了,但你扔掉的时候是在放弃它的价值。那我在想我们放弃的是什么?在其中是不是有我们不应该放弃的东西。因此我从废品中找寻灵感,创作了这一批作品。”

宋冬新作“剩余价值”可以被视为的延续。在“物尽其用”中,宋冬以当代艺术的手段完成了对日常物品价值的重新确认,这组有着浓重中国家庭气息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和强烈共鸣,验证着宋冬作品中个体情感的普世性。而在延续的系列“穷人的智慧”中,他将个体记忆与大众记忆交织在一起,去呈现从市井生活的窘迫中爆发出的创造力。

在“三部曲”的最新系列“剩余价值”中,他进一步探索了日常物的美学价值。这组作品均改造自垃圾废料,它们在被废弃之时便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使用价值,艺术家将这些日常之物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功能剥离,呈现出有着独特视觉愉悦感的抽象装置。

展厅门口堆放的废弃窗框、门框

展厅门口堆放的废弃窗框、门框

窗框、门框拼接——从具象走向抽象

在进入展厅前,堆在展厅门口的那一堆像是垃圾的东西,艺术家认为其实那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艺术家说其实他就生活在那样的一个状态之中,很多的视觉灵感来自于这样一个环境,也正是这样一个环境塑造了我们的视觉美感。这些废弃物其实都是艺术家在废品回收站收集的,这些废料都是平房改建时人们扔掉的材料,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变迁,一个时代的印记,和一代人们的回忆。

 

《空》

《空》局部中的空瓶子

《空》作品中旧柜子上的标语

例如《空》这件作品,用到了旧柜子和木框,将其组成了挂衣架。在这里挂衣架已经失去了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价值,而挂上了很多空水瓶。于是日常生活被抽空了里面的内容,只留下了这些空壳。旧柜子上还用金字写着毛时代的经典语录“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这件作品还是比较具象的,而越往展厅里面走看到的作品越发抽象起来。在《无为之为》系列作品中,艺术家或是将窗户拼成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立方体,在其中放入了煤球和白菜等有充满时代感的物品;或是将窗框一个个拼接起来,组成一个片状几何图形;或是将门框和窗框拆分成一条条木条,并以这些木条拼出各种抽象造型等等。

《无为之为》系列

《无为之为》系列

《无为之为》系列

《草图》这件作品用到的是烧制瓷板后留下的废弃部分。别人为了画瓷版画烧制大的瓷板,在塑烧过程中有的部分开裂、断开,人们把其中完好的大部分留下,而将有瑕疵的部分裁剪下来废弃。艺术家从上百块中挑选出了一些重新进行烧制,没有再进行裁剪,而是将其打磨光滑,进行标注,再用青花瓷的染料烧制。草图有一种未完成感和未知性,因此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他觉得生活也是一种草图,直到生命的终结才能完成。艺术家在瓷板的在边缘量出长和宽,标记下来,在烧制后发现长宽会缩短15-18%,这其中发生了一种物质的转化和升华,是一种能量的释放。

 

标注了长宽的《草图》

观众观看《草图》

《坐井观天》因为材质的关系,一次只能进入3个人。这件作品艺术家用从废品回收站收集的门框、窗框与镜子结合,并在内部顶端放置了无数顶灯,制造了一个无限的空间。每个人的认识都有局限性,虽然看起来是无限的,而这一无限的空间其实是一种假象,是一种幻觉,艺术家说道:“你看见的繁华其实都是虚无”。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头顶上的这一块天,有一种井底之蛙的感觉。这些镜子其实用到的是金色的塑料,塑料有一种虚假之感,是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廉价工业材质。金色代表着,金色的镜子映照出的世界似乎给世界镀上了一层金光,好像是将很普通的东西染上了金色,有一种金钱财富的感觉。人们常说宋东的作品是把垃圾点石成金,而他本人认为用到点石成金这个词就是在说金子是好的而石头是不好的,但其实对艺术家来说都是一样的,关键是你自己怎么看待。金色也有一种宗教的圣光之感,也像是宙斯神化作的金雨,让人像是走进了一座光怪陆离的教堂之中。

《坐井观天》外部

《坐井观天》内部

《坐井观天》顶部

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

宋东认为自己的艺术思想是在慢慢形成的,也是因为自己认知的改变而改变。在“物尽其用”系列中艺术家谈到,“这些东西一直和我生活了很长的时间,我从没觉得那是艺术,那时我很痛恨我母亲收藏的那些东西,觉得是没用的东西,还偷偷背着她扔了很多,现在后悔得一塌糊涂。后来和母亲合作创作作品的时候,我有了第二次和父母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所以现在一个纸片或者是广义上大家都认为是垃圾的我都不愿意去扔,我认为它们很珍贵,因为那是母亲那一代人给我留下的爱。我妈和我说不管你多发达也不能忘记你血液里流着穷人的血。”

宋冬的探索以无限接近日常的方式出发,不断发掘日常生活中间最具价值和意义的层面,建立起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转换通道,呈现出一种来自底层的市井智慧。他在作品中通过艺术的手段去处理他与物品、与家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他将艺术正式“引入”了他个人的家庭之中,成为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存在。这意味着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不再局限在创作阶段,而成为了日常的组成部分。艺术家认为:“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

展览将持续到2016年2月27日。

观众观看作品

观众拍摄作品

观众欣赏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来源:艺术中国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现代艺术究竟如何遗失了艺术精髓?
• 《河原温》陆平原个展2016年1月8日开幕
• 王尔健在当代国际艺术双年展上获大奖
• 现当代艺术市场:以退为守的良性调整
• 《语言亭》1月9日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
• 首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蛇口展场启幕
• 董欣宾艺术展将亮相翰海当代艺术中心
• 朱泓彦:品味独特的多面艺术家
• 37件作品回望2014当代艺术
• 宋冬在废料中寻找剩余价值
首届天津美协山水画专业委员会山水画展览
  • 鼎天国际开启艺术圣诞 鼎天国际开启艺术圣诞
  • 翰墨春秋—王寅山水画作品展 翰墨春秋—王寅山水画作品展
  • 曹善华再次应邀赴美文化交流 曹善华再次应邀赴美文化交流
  • “解衣盘礴”—记画家韩富华 “解衣盘礴”—记画家韩富华
  • 无上清凉·贾冰吾作品展 无上清凉·贾冰吾作品展
  • 刚刚出彩—朱志刚、王刚水彩作品展 刚刚出彩—朱志刚、王刚水彩作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