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展览海报
天津美术网讯 2015年12月26日下午五点,《绘画的故事》展览开幕式在今格艺术中心开幕。虽然展览开幕恰逢北京一个寒冷的雾霾天气,但对于这个展览的热情还是让北京众多热爱绘画艺术的观众齐聚今格艺术中心。
本次展览呈现了八位艺术家近期创作的二十余件绘画作品。不难看出,多元、自由的各自表述构建了当下中国新一代艺术家创作的现状,他们理性并敏感的观察和感知这个世界,真诚并释放人性深处的关于悲悯和爱……这种差异化的个体性,不仅在今天也将会是未来中国当代艺术的普遍性,即艺术家构建和贯穿整个艺术史的过程。就绘画而言,作品也绝不是简单的再现历史和生活的景观抑或对现实的追究和批判,而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基础上,不断感悟和再创造,这才是艺术(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和真正意义。
今格艺术中心执行董事汪频女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过度的文本解读和社会学阐述几乎伴随中国当代绘画近四十年的发展。艺术在对应特殊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所产生的“某种”聚焦,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而在今天,当我们面对绘画这一古老艺术话题再度审视时,不得不重新思考关于艺术和社会、艺术与艺术家、艺术与艺术史之间的关系、边界和维度。
策展人朱彤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
策展人朱彤在开幕式上说:“这个展览酝酿了半年的时间,在今天这个时间段,很多人都在讨论绘画或者说艺术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它在未来还能走多远。我相信今天来到这里参观展览的各位艺术界的朋友会看到,绘画在今天是重要的,在未来也是重要的。我觉得媒介本身无论是从绘画、还是影像,装置还是摄影等等,我觉得媒介本身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媒介背后每个艺术家的思考,对这个世界的感悟,对自身对社会的感悟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艺术家才是创造艺术史的最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当代艺术从80、90年代到今天,那个特殊的年代已经结束了,不再有特区。在这个时间段我们是平等的、公平的站在这个世界上与全世界的文化去PK也好,或者去平等的交流。今天参展的八位艺术家或其他的一些艺术家他们体现出新一代艺术家对艺术自由表达的各种方式,这些才是中国艺术、中国未来绘画的希望,只有这样中国的艺术才有新的可能,在未来能真正在全球化中取得我们在世界上真正的位置。”
朱彤最后还感谢了今格艺术中心所提供的展厅使艺术家的作品有一个完美的呈现,为大家提供了美妙的艺术感受。
中国当代绘画史在经历了早期的玩世写实主义、艳俗艺术,卡通艺术等风潮后,呈现出更加国际化、多元的观念和风格探索,参展的这八位艺术家大部分是70后中坚实力艺术家,这批艺术家在今天这个多媒介艺术时代中始终坚持着架上具象绘画的探索,也呈现出了各自可能的方向。他们的绘画是源于他们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和对艺术更深的感悟,他们摆脱了当代艺术早期符号化、图示化的各种肤浅的风格模式,艺术语言是坚实而成熟的。
开幕式现场
众多嘉宾与观众参观展览
众多媒体记者报道展览
观众认真观看李昌龙的《伞》系列作品
现场观众
地下一层展厅
贾蔼力作为70后艺术家成名较早,他的作品有一种对整个人类世界的悲悯的人文情怀。他的作品经常出现某种宏大悲剧性的超现实场景,表现世界的毁灭与重生,在深沉和压抑的绘画语境下表达了对人性与世界的悲伤与忧虑。
贾蔼力《无题》
罗荃木是南京艺术家,作为沐浴在中国江南文化的浸润下的艺术家,他的绘画是丹培拉技法,他充分发挥了水性油彩的晕染朦胧和畅快的书写性使画面呈现出某种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美感,他的作品习惯在静谧冷静的叙述中表现自然或人类生存的某种异样和不安的情景。
罗荃木《风景》
马轲对西方表现主义绘画有很深的研究,他的作品在艺术语言层面上更加具有国际化的特点,直接而简洁有力,同时他对现代人困惑迷茫等各种人性的表达是他对当代社会反思和现代人文情怀深沉思考的一种的方式。
马轲《彼岸》
蔡磊以前是雕塑家,他把雕塑的三维经验与绘画的二维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浮雕般的作品中让绘画的虚拟空间感与真实的空间感互为呈现,同时他对于真实材料的借用也使他的作品呈现出更多的质感与表现维度。
蔡磊《模棱三联幅》
李昌龙绘画经常将线性分割的构成关系、写实人体的具体描绘和表现性的抽象笔触一起杂糅于画面,以混合、暖昧、胶着的方式中断历史叙事的完整性,让人回到连接精神心理的感觉状态。这次展览他带来了数幅小型作品,观众更能清晰的看到他的画面构成方式和与语言。
李昌龙《日常政治之一》
陈可的早期绘画作品还受到卡通艺术影响的痕迹,而新作则完全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独特性恰恰是艺术家超越了人们通常所理解卡通艺术的思维惯性—平面化和简单的视觉符号。陈可新的绘画作品表现了强烈的超现实情景化和叙事性,近期作品变得更加感性和私密具有某种忧伤怀旧的情绪。
陈可《繁花》
欧阳春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70后艺术家,他的作品表象上呈现出某种卡通或涂鸦的特征,但他是一位内心情感体验非常深刻的艺术家,他经常非常直率的表达自己经历的人生场景,他在艺术创作中经常会爆发出原始而真挚的艺术表现力和画面色彩的张力。
欧阳春《昆虫》
马灵丽是一位90后女艺术家,她的作品有着西方超现实主义和拼贴绘画风格的影响,但又体现出他敏感细腻地生活观察和冷静、幽闭的感知经验,这样的绘画语境使画面呈现出超脱隐逸的东方文化气质。
马灵丽《白马非马》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16年3月7日。
附:今格艺术中心是北京一座地标性建筑,总面积3500平米。位于东二环工人体育馆西门坐拥三里屯工体商圈,展厅面积2000平米,举办学术性展览,通过艺术项目推广、交流、收藏等多种形式探索当代艺术的多元化趋势,并联合国内外各大艺术机构、美术馆、策展人等展开紧密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国内外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心公共教育空间面积1000平米,为社会公众和艺术界在空间中生长出多元的学术观点和艺术精神的文化服务平台。
Ginkgo Art Center is a landmark building in Beijing, encompassing an area of 3,500 square meters. Located at the west gate of the Workers Gymnasium which nearby the East Second Ring Road, Ginkgo Art Center is nestled in Beijing’s prosperous commercial Sanlitun - Gongti area. The exhibition space is 2,000 square meters, where academic exhibitions are hosted, and it explores the diverse trends of contemporary art through promoting, exchanging and collecting art projects. It also collaborates and communicates with lead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rt institutions, art museums and curator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rt. The public education area at Ginkgo Art Center is 1,000 square meters, serving as a cultural platform for the general public and art professionals, encouraging the growth of diverse academic viewpoints and artistic spi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