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文 / 马树青
2003年我从巴黎回到北京,在798艺术区我找到了自己的新画室,离去15年,回来最初的日子没有马上画很多画,选择了学习电脑操作,这是一个完全未知的新世界,除了开机、关机,其它任何电脑指令我都不会,我是因为迷恋上复杂的3D电脑制图才想起学习电脑应用,在街道小区地下室的电脑班里选修了3D课程,连最基础的操作都不会,天天挨着兼职小学教师的骂,最后还是勉强学会了空间建模,并在墙上掏洞为它们安上门窗,还让我了解了很多3D的更多可能性。
我痴迷3D电脑绘图中虚拟空间的搭建,在绘画上它带给我一些新的想象,进入网络也让我对今天的生存环境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网络年代让我们越来越多地生活于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们可能从没去看过大海,但我们每天可以看到无数大海的图片,我们无法真实地接触到很多人,但每天我们会和那么多的陌生人在虚构的世界里碰面,城市也在网络虚拟的形态中慢慢被改造。超市、巨大的商业中心…和一切非常国际化千篇一律的建设,一切看起来都如此浮华。我开始尝试用绘画来捕捉新世界的国际化、陌生感和它的虚拟性,我想表达一个失去了国界的世界,美丽但却冰冷,我借用了3D制图的方式,也使用了喷笔喷绘,一段时间之后我开始将原先描画大型超市的绘画越来越简化,直到最后只剩下了一个简约的空间,画面上一切可辨认、被命名的物体消失后,这个孤立而无任何特征的空间,成为了一种“非具象”式言表,而这个无姓氏空间则成为一个被视觉化的概念。
介于具象和抽象绘画之间存在着的另一种绘画可能性——“非具象绘画”。这和我目前同样在进行中的“具体绘画”恰恰是在以不同的方式,和路线做着对时间、空间概念的不同解读。
今天当我在使用伊夫.克莱因蓝的时候,我能找到的唯一生路,是将这个蓝按程序设计成一个虚拟空间。
在我看来今天我们的艺术与之前的区别,很重要的部分是来自于它的虚拟成分,而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
遗憾的是,当我们真的看过成千上万张大海的图片,有一天真地站在海边,会不会感到多少有些失落……?
我概括自己的空间系列为“非具象绘画”,而我的抽象绘画自己定义为“具体绘画”。
料阁子餐厅不在了,赵半狄,吴晓军等我们几个艺术家还都在,我觉得虽然商业化了,带来了很多不同的改变,除了价格贵了,其它也没什么不好[呲牙]比如现在一出门看到的是美女成群,前些年一出门黑压压的都是艺术家,每天看到这么多的艺术家,真让我感觉前途无望啊。
马树青
2015.12.24.北京798画室
马树青作品。
马树青作品。
马树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