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行走的墨线——顾小平作品(2013-2016)”到场嘉宾合影
天津美术网讯 3月12日下午,由白盒子艺术馆主办,冯博一策划的“行走的墨线——顾小平作品(2013-2016)”在白盒子艺术馆开幕。批评家顾成峰、马钦忠,艺术家王强、汪民安等嘉宾来到现场。
顾小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是活跃于南京的艺术家,多次举办个展和参加过许多重要的展览。他以行为、装置、摄影、影像、绘画等多种媒介方式,针对于个人在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处境与冲突,尝试着艺术表达的各种可能性。
艺术家顾小平与策展人冯博一
展览现场
这次展览以“行走的墨线”为主题,呈现了顾小平在北京期间创作的12幅代表作品。他利用中国传统木器制作的墨斗工具,严格按照标准和精确的劳作方法,富有规则地在宣纸、布面等媒材上,重复地勒出一条条均衡的墨线,并朝着纵向或横向无限延伸,没有边际,构成了一幅幅疏密相间或积叠至黑的“墨线”图像。
这种不厌其烦的用手工劳作的机械般重复的过程与视觉的复数性效果,形成了似与不似的互为图像,同时转化到艺术的行为之中。在他周而复始创作的无聊感之中,体现出各种不失幽默的荒诞想象显示了顾小平的冷静、理性、固执的特质,以及他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复制性、标准化的反思与表达,留下了他在形而上游走的心理踪迹。
观众观看展览
顾小平作品
顾小平作品
现代化工业文明的特征之一是标准化、复数化与重复性,现代化工业的流水线作业、无机品质的高楼大厦,以及消费商品,尤其是被大众宣传媒体复制的统一表情等等,都是非个性化的脸谱和面具在现代社会生活的本质表征,也是这种标准化、复数性的产物,而这种特征是区分出古典情感和现代情感的界限。我们的环境、现实生活境遇其实也是被不断地整齐划一了,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一种机械的重复,犹如套在我们身上的社会身份与角色,被规定在各种格式化之中。而顾小平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思考、判断与认知,则是形成和贯穿在他“行走的墨线”作品创作的主要背景与现实依据。
墨斗是“现成品”的工具概念,顾小平借此代笔的“描绘”,超越了它工具功能的属性,改变了“水墨”的规定性,成为了他创作的另一种工具理性。从图象到处理图像,不仅仅是对以往审美趣味、样式的颠覆与破碎,也是拼贴与建构性的尝试,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视觉张力。
顾小平作品
顾小平作品
孙永增馆长与艺术家吕山川、刘芯涛
艺术家顾小平与王强、张可欣、曹茂超在展览现场
艺术家顾小平、汪民安、杨千在展览现场
艺术家顾小平与批评家顾成峰、批评家马钦忠
艺术家顾小平与嘉宾交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顾小平作品
顾小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