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新闻发布会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继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中华艺术宫、意大利昂布罗修美术馆举办个展之后,艾敬将举办其主题为“回到纽约”的境外个展,该展览将于2016年秋天在纽约马乐伯画廊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艺术史论家,策展人陈履生,马乐伯画廊主Pierre Levai,马乐伯画廊项目总监Marcia Levine和艺术家艾敬出席了3月29日下午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
此次纽约个展包括绘画、装置与雕塑作品共计30件左右,同时将推出艾敬全新绘画系列作品,以及曾于2012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重要作品,如装置作品《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该作品是在艾敬母亲的带领下由五十四位家乡沈阳的亲朋好友共同完成。材料采用了参与者家中废弃不用的毛衣、毛裤、毛围巾等编织物,拆分后重新编织组合成一个色彩斑斓的“LOVE”字母的挂毯。作品长十六米,宽六米 ,挂毯前面坐着一位埋头编织的母亲正是以艾敬的母亲为原型,给参观者带去许多特殊年代里才有的集体记忆。
艾敬与纽约的渊源始于1997年,那时她初到纽约,最初租住在中城中央公园旁边,后来她发现了下城的SOHO,那里的艺术氛围,厂房式的高大建筑,街头的涂鸦深深吸引了她。在参观MoMA、大都会博物馆的时候,与凯斯•哈林(Keith Haring)、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和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等当代艺术大家的作品相遇彻底唤醒了艾敬内心深处用视觉艺术表达自我的渴望。可以说,这次到纽约生活的经历使得艾敬感受到视觉艺术与音乐的内在联系,激发了她对于视觉艺术的热爱,也成为她由音乐转为视觉艺术创作的契机。
《生命之树》
2002年,艾敬定居在纽约钻研当代艺术,探索着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她在纽约多年的学习在回国后得以实践和发挥,尤其在制作大型的装置作品,如《生命之树》《海浪》等,其作品在关注社会现实意义的题材中也在关注东方文化的传承。艾敬的家乡沈阳地处东北,地域文化特性给予了艾敬在创作上不一样的灵感源泉。她的色彩感知来源于儿时的记忆,丰收的东北土地、一片片的玉米地在季节变换的光影里不断变换的色彩。艾敬的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儿时的艾敬在工厂的幼儿园长大,艾敬眼里对于各种金属材料都感到极为亲切也极为容易掌握,也因此完成了一些以金属材料为主的创作《棋子》《我的家乡》《To Da Vinci》等等。
《棋子》
艺术家艾敬接受采访
在17年的创作过程中,艾敬一直在不停地询问自己两个问题:我为什么做艺术?什么才是艺术?对此,她的回答是:“我所认为的艺术就是想象力加行动力,把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勤劳的双手不断进行尝试,不断失败,小小的成功、总结,多年积累下来便有了对艺术的一份坚持与理解。我常常会关注社会和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难民、战争……艺术家不能给他们房子,但是我们有对和平的期许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念与信心,这便是我坚持做艺术的动力。”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此次展览策展人陈履生讲话
“艾敬的艺术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某一个方面。长久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认识存在片面性问题,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就是政治波普,行为艺术……这也是西方人选择的结果。中国当代艺术有着多样的风格语言,要让西方人了解,就要从某一个方面推动。艾敬是中庸和平和的,这种当代艺术的表现很难在纷杂的世界当代艺术世界中脱颖而出,这也是很多艺术家需要面对的问题。但是艾敬将“爱”的主题,持续多年地进行拓展和延伸。我们可以看到她独特导语的出现,不依靠政治波普和社会极端,不依靠舆论争议而完全依靠艺术自身。从她的绘画、装置和不同材质的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努力、坚持,身为女性艺术家的精细、委婉和敏感。她对艺术多种样式的表达,包括对世界发生事情的关注,体现了大爱无疆的精神,她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在西方世界得到赞赏,是因为她的艺术语言是国际性的,也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力量。”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策展人陈履生说道。
《海浪》
做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第一位当代艺术家,艾敬曾说:“站在国博,我看到了全世界!”。艾敬将要带着中国家乡父老对她的支持和期待回到纽约,以其“爱”的作品温暖纽约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