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开幕式嘉宾合影
天津美术网讯 继2015年9月,“创世纪:裂变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系列展首展“倒序的美术史: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种线索”展览之后,2016年4月16日,该系列展览的第二场“石膏像:视觉经验与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性”在亿利美术馆拉开帷幕。该系列展览由吴鸿担任策展人,本次展览汇集了二十位(组)当下中国当代艺术界非常活跃的艺术家,展出作品涵盖影像、装置、架上、雕塑等多个创作领域。
宋冬作品《奶油像》与毛同强作品 《徯我后》
策展人吴鸿认为:在美术教育以西方为样板的现代性改造实践中,作为标志性的是引进了在西方学院派美术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石膏像写生。以石膏像写生为代表的静物写生成为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一个传统。作为现代美术教育体系象征的“石膏像”,在中国的流通路线和流传的范围,实际上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庞茂琨作品 《嘉宾席》
在策展人看来,以石膏像为代表的西方经典审美标准和审美观念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美学文化形态、视觉经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化形态学整体特征,甚至是我们“改造”世界的方式与广义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
展望作品 《假山石》
展览中,宋冬涂满奶油的石膏像、方力钧绵里藏针的装置作品、原弓被异化了的“背影”,王友身文化意识形态大作《黑板报》 、王广义冷战状态下的人、李象群《堆云堆雪·云》对人性的追问……艺术家们用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传达出对社会、文化的创造性理念。
孟柏伸作品 《盲经》
亿利艺术馆自“倒叙的美术史”展览开始,将本馆的展览学术方向定位于检讨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来的发展脉络,回到某种“精神原点”,从而发现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首展“倒叙的美术史: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种线索”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中国当代艺术日益符号化和模式化的今天,如何回到它发生的社会学“原点”,如何回到艺术家的内心。而作为系列展的第二个分展,我们试图在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固化的庸俗社会学的解释体系之外,重新放置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从它的社会学和文化学源头去寻找某种可能性。
“石膏像”展览研讨会现场
这次展览同时还举办了主题为“视觉经验与文化身份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性实践”的学术研讨会,以二十世纪初以来的中国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为基础,以中国人的精神史变迁为背景,问题的讨论可以扩展到社会科学、建筑、文学戏剧、美术等不同领域,从宏观上整体考察自二十世纪初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变化过程。这既是由展览的内容和展览的方式所延展出来的话题,同时,也是对展览本身起到了一个有价值的意义补充。
李象群作品 《堆云堆雪·云》
亿利艺术馆的所在地北京市“前门23号”曾经是晚清时的美国公使馆。1903年,由建筑师Sid H. Nealy代表美国政府组织兴建,是典型的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设计风格。作为本次展览展出地点的“场域性”背景,它也可以看作中国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和模型,暗合了本次展览中所要探讨的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关系。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1日。
管怀宾作品《白光》
展览信息:
“石膏像:视觉经验与文化身份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性”
策展人:吴鸿
策展助理:遇芳 姜鑫
展出日期:2016年4月16日—5月21日
展出地点:亿利艺术馆(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大街23号院)
参展艺术家名单:(以汉语拼音排序)范勃 方力钧 管怀宾 李洪波 李象群 李占洋 毛同强 孟柏伸 庞茂琨 邱光平 宋冬 王风华 王广义 王友身 乌托邦小组 薛松 原弓 艺术教育小组 展望 詹蕤
艺术教育小组作品 《个人史80,90》
亿利艺术馆近期展览预告:
东方之“物”——韩国雕塑家张伯淳作品展(2016年6月18日—7月17日)
“犄角”——大连当代艺术现象研究展(2016年7月23日—8月28日)
邱光平《左手右手》(远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