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论坛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2016年4月29日下午2点,第三届装置艺术国际论坛在今日美术馆召开,参会的嘉宾有策展人:马得、范依众、晏燕、张红雷、冠名企业代表:裴一强,批评家:贾方舟、王端廷、黄笃、李晓峰、吴鸿、单增、邵亦杨、王春辰、盛葳、王萌、付晓东、刘钢、夏彦国、邱敏、谢慕、王麟,艺术家代表:卢征远、方二&孟瑾、王恩来、哈妮斯。贾方舟主持了本次论坛。
马得首先介绍了装置艺术国际论坛的由来,论坛从2013年到2014年连续做了两届,2016年是第三届。2015年是将前两届论坛的论文资料和艺术家访谈整理成册,连同本次论坛的专家发言资料一起准备出版。谈到论坛的主旨,马得指出,国际装置艺术论坛是公益性的,非商业性的。本次展览邀请了28位中外艺术家,青年艺术家偏多,展览作品的选择是对装置艺术的语法进行一些澄清,因为只有将语法关系澄清后我们才可以做一些符合我们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
主策展人马得在论坛上致辞
接下来参会的批评家和艺术家的发言主要围绕着当代装置艺术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对本次展览的代表性作品亮点也做了充分的点评。
科技化成为本次展览突出的亮点
王端廷回顾了第一届国际装置艺术展是在北京798的圣之空间,第二届是上海的龙美术馆,到本次在今日美术馆的这届展览,三届下来,每届都有推进。他认为中国当代装置艺术经历了早期低成本制作,比如竹、木、石等天然材质,到现在青年艺术家努力的缩小与国际装置艺术的水平,更多的使用新材料新技术,体现了科技化的倾向。当代装置艺术也是多觉的综合性艺术,从单纯的视觉走向了视、听、味、触等多种感觉的体验。本次策展的马得更是有着鲜明的工程师思维,对现代科技有着很深的迷恋,本次展览的作品体现了这些特点。
黄笃对本次装置展览也做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很多作品超出了自己的经验范畴。展览是非常综合性的,体现了对世界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对中国语境的认识,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关注、包括对生命体的关注。
李晓峰评价本次展览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对当代装置艺术有着精确精准的表达,体现了科技、新材料为代表的理性精神。
王恩来《瀑布的演进》,脚手架、肥皂、木板、水泵 ,尺寸可变,2016
王恩来的作品《瀑布的演进》是一件被批评家多次提及的作品,这件大型装置艺术利用水流间断性的冲涮成排的肥皂,在下面的池子里集聚了大量的肥皂泡沫。作品呈现了物的关系,物与时间的关系。
马晗-《是风》,撞裂的挡风玻璃、油彩,尺寸每张不同,2016
马晗《是风》也是一件被批评家提及最多的作品,马晗收集各地大量撞裂的挡风玻璃,将破碎的玻璃粘贴完整后挂在墙上展出。这件作品的暴力性、偶然性、突发性都令人印象深刻。但玻璃上面的油彩绘画被几位批评家认为有唯美化的倾向。
对于三届展览的策展模式,批评家也给与了充分的肯定。王春辰认为目前双年展、三年展的模式比较固化,需要重新反思来寻找新的突破。
本次展览围绕着装置艺术的概念与外延展开了多项话题,现摘录几个较为突出的话题。
批评家付晓东在论坛上发言
观点一:科技化是否代表了当代装置艺术的发展趋势?
本次国际装置艺术展览的策展人马得有着非美术学院得基础,他的策展更多的体现了对现代科技的追求,他有着工程师般的缜密理性思维。他选择的青年艺术家也多体现了这一倾向。以王端廷和黄笃为代表的批评家对装置的科技化持肯定倾向。
而青年批评家盛葳则认为装置艺术已经走出了早期的工业化时代,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现代各种媒介的介入,使得装置艺术容易受到高科技的制约,在当代低成本的装置艺术依然能做出优秀的作品。
女批评家付晓东认为装置艺术本身不受材料媒介的限制,所以它不存在高科技化或低科技化的区分。
女策展人邵亦杨列举达芬奇的例子,虽然达芬奇是一个全才,涉及了众多科学领域,如工程学和植物学等,但他只是设计了那些图纸,很多项目也无法实现,他并非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位艺术家。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晓峰在论坛上发言
观点二:装置艺术的概念难以言说
本次研讨会对于装置艺术的概念讨论的最为充分。李晓峰认为把装置艺术做为类别和形态归类都是有危险的。他认为当代装置艺术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以批判性的,以身体的行为有关;一类是技艺性的,与近期提倡的工匠精神有关;一类是与消费行为有关,如上海徐震的装置;最后就是以马得为代表的科技化的倾向的作品。
盛葳认为装置艺术做为工业时代的产物已经是一个古典的艺术形态。他更关注装置艺术背后的社会生产方式发生的重大转变,包括很多艺术小组都改变了过去孤立创作的方式,产生了新的生产合作方式,这些新的艺术生产方式将影响装置艺术在未来发展的方向。
付晓东认为装置艺术是以现成品的形态出现,它之所以成为艺术品是因为它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出现在特定的空间中,在各种文化秩序互相结合,各个点的连接在形成了装置作品。是在特定语境中形成了一个结合点。
吴鸿认为装置艺术不是物质行为,不能把仅把它变成物质形态并列的关系,装置也代表文化态度、也代表某一种思维方式,装置没有传统和当代概念。传统的材料观作用是塑形状和赋彩,杜尚和毕加索牛头例子很好,毕加索还是雕塑而不是装置。
方二&孟瑾 《黑色曼波》 PVC充气材料、水、音源 高280cm,长宽尺寸可变 2016
观点三:装置不在是孤立的艺术品
王春辰提到了装置艺术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空间概念的扩大,这不单纯是一个物理空间而是在场的现场空间。装置作品早已不是一个孤立的艺术品,它可能会与周边的心理、自然、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关联,他举了一位英国艺术家在泰特博物馆的作品,艺术家将英国30多处取来的土壤在美术馆展出,它们自然生长出不同地区的植物,这个作品充分体现了当下英国各地区自然生态的不同面貌。
其他批评家也提到了本次展览中很多作品将观众参与的部分列为作品的组成环节。如吴珏辉的作品《倒计时鸵鸟》、孟瑾的《黑色曼波》等。
周文斗《点石》 霓虹灯管 太湖石 尺寸可变 2010
观点四:装置艺术的价值判断
与前几位批评家对装置艺术的技术价值肯定不同,付晓东、邵亦杨、吴鸿等批评家还是强调了装置艺术内在的反叛精神和诗性的表达。吴鸿指出在60年代出现的贫穷艺术和物派艺术虽然内容不同,但其内在都有某种反抗艺术精英化的倾向。他认为装置艺术不应该仅仅是观念的传达,它也有着诗学的特征。邵亦杨也指出装置艺术的出现就具有反商业、反画廊、反收藏的价值取向。批评家王萌认为装置艺术在初创期反对对象是博物馆、艺术市场主流化的现代艺术形态,随着一个时间的维度,在另一种语境转化之后装置艺术的价值倾向也发生了转化。
卢征远 《彼岸》,废钢材、霓虹灯等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15-2016
观点五:装置与雕塑和新媒体艺术的关系
批评家王萌从形态学角度分析了装置和雕塑与新媒体的关系,他认为雕塑是正负空间、环境的关系。同为三维模式的装置,装置的物品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组装和重组,带有制作性的语法下运行物品,同时装置在特定语境中实现人、物、空间交感互动。而新媒体可能涉及到生物、化学、物质、互联网、计算机、甚至VR虚拟现实技术,比较凸现技术主义状态下实现新兴媒介是否是艺术可能性的探索。当然雕塑、装置、新媒体三者差异性现在也难以辨别,中间都有模糊边界状态。
批评家刘钢对当代摄影与装置的关系做了讲述,他认为当代摄影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影像,还有一部分向装置方向,摄影师最开始布展只是希望挂照片的方式改变、整个展场的关系改变,最后到摄影师观念完全进入布展呈现方式上,基本变成摄影装置现在一个形态,同时它打破摄影的叙事性。艺术家可以控制观众对于图片解读顺序,这个作为装置一个优势。
尚暾 《大爪》,钢材,2.6mx3.2m 2015
观点六:从反审美到审美
王端廷在发言中提到了当代装置艺术中有一个从反审美到审美的趋势变化,多数批评家对装置艺术审美化持批评态度,黄笃在评论马晗作品《是风》中提到如果直接用事故现场的挡风玻璃破碎的效果会比现在挂在墙上在玻璃上描摹的感觉更好。
其他的批评家和艺术家也提到了在一些装置作品中存在过分唯美化倾向。
同曦•第三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将持续到2016年5月3日。
哈妮斯《栅栏的计谋》-铁丝网-尺寸可变-2016
Daniel-Ge《协奏》--电脑硬盘、感应器、麦克风、单声道扩音器,-尺寸可变-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