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展览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2016年5月14下午3点半,张钊瀛个展“意识的修炼”于成都那特画廊揭幕。展览展示了艺术家张钊瀛最新的绘画和装置作品,分为“人民广场”、“派对后”、“哥特传”和“祝你梦想成真”四个系列,呈现出艺术家近年在创作媒介和艺术语言中的思想轨迹与持续探索。
展览现场
作为80年代出生的这一批优秀艺术家的代表,张钊瀛的作品时代性是相当明显的。他们的成长经验中没有太多社会性变革带来的意识形态感知,而更多的是在集体性的生活语言中找寻到自我的个性化表达以及这一代艺术家身上所具有的张力和活力。本次展出的每一个系列其实都对应着外部坏境对自身或集体的影响,从而作出反映或回馈,这种反应被张钊瀛称为“意识修炼”。
“人民广场”系列作品
“人民广场”系列属于诱发性系统,关注在回溯人对于事件或事物的集体意识。张钊瀛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表示,“人民广场”这部分的作品自己从2013年开始创作,2016年收笔。这部分的作品主要是想讨论一种集体意识,而广场是最容易体现人集体意识的地方。“广场其实也是一个‘局’,没有明确的概念和限制,可能是无意识状态下的一种情境活动,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从身边的一些东西生发出来的思考,更多的是对人意识形态的一种思考。关于人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我没有单拎出来讨论,更多的是从探讨人出生时候的一种意识。此外,我在于人的交往过程中,会发现他们的兴奋和失落,并将这些表达出来形成一种剧场。”
“派对过后”系列作品
“派对过后”系列作品
“派对过后”探讨的是在派对开始前的准备中所带来的兴奋,或在派对中的享受,而重点在派对过后到底我们获取了什么?“这是整个展览的最大部分,这个系列作品系统比较繁杂,我做了30来张作品,这次大画只展出了3、4张。这些派对都是我的切身经验,重要的不是派对本身而是参与的过程,派对对你所产生的价值。个体意识的这个概念太广泛了,借由“派对后”我想表达一个人怎样从集体意识不断参与一些社会集体活动然后产生个体意识。像我有一件作品叫《家乡没有迪斯尼》,那个时候我跟同学讨论关于迪士尼建设的问题。最初把选址定在广西或者香港,最后广西落选,我就做了这样一件从被预设到被失落的作品。其实我并没有想把叙事说的很彻底,需要一种方式来做具象化的载体。”
“哥特传”系列作品
“哥特传”系列作品
“哥特传”的产生就是把这种共同经验推进到经典化的过程,构建所谓的“标准系统”。从作品内容上看,看似一些哥特建筑,但其实这是一个重建的表象,是对前期人的意识修炼后的一次获取价值的提炼,其内容还是在编写人的意识修炼。“个人意识多了之后又会出现集体意识,把个人意识推向经典意识的过程中,也会需要一个载体。教堂可能与宗教没有太大关系,只是形式上的经典。这些作品的内容本身已经重新解构,我把作品的标题命名为《贵人》、《启示》等中国人喜欢的这一类名字,也是中国人喜欢通过捷径得到成功的一些过程,他的外在则是一个被经典化的过程。两件时钟的作品,分别是家禽和家畜,时针的快慢被调整过。家畜的时间相对于家禽的时间要快一点点,但都比正常的时间要慢。在不同生命体里的时间关系放在这里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时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从个体意识回到集体意识,集体意识又变成经典化,其实是一个循环话的过程,这其实可以回到“人民广场”这一部分。广场看似是一种无意识的集体意识,但其实也是有意识的。”
“祝你梦想成真”作品
“祝你梦想成真”的主角是蛋糕,“蛋糕”总是给人一种充满希望与美好的理想感,它是存在于现实的物质,却又呈现出一种比物质更为重要的精神寄托属性。张钊瀛通过用拆迁工地的水泥翻制他所收集的不同的蛋糕,再进行组合,使“蛋糕”成为一种看似仪式感强,被凝固或被经典化的梦想产物。“大家都在关注拆迁的话题,但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上层建筑,譬如门窗之类,很少有人去想到关注它的下层建筑。但恰恰是这种泥和土地,才是最为重要的。有段时间大学城在进行路面改造,我就把这些碎的石灰粉收集起来,重新做成不同的‘蛋糕’。有一些是结婚蛋糕,有一些是生日蛋糕。不同类型的蛋糕代表了不同的愿望,基本这些愿望都是会落空的。”张钊瀛如是聊到。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24日。(记者 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