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展览开幕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非形象”无非就是没有具体的形象,转译过来就是抽象。本次展览题为“研究室计划(第三回):运行中的‘非形象’”,展览题目看起来很长,其实说得就是从抽象作品出发来探讨当代艺术中的观念问题。这次展览于2016年5月15日在正观美术馆开幕,由艺术批评家王萌担任策展人,并举办了两场“研究室行动”座谈会。
展望雕塑作品
观众观看作品
从奇点发散思维 组成艺术观看地图
一进入展厅会发现大大小小来自42位艺术家的70多件作品散布在整个展厅中,包括油画、纸本水墨、综合材料、装置等作品。一次展览中囊括得作品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似乎包罗万象,让人找不到一个特别清晰的脉络和线索去观看,这也是观看群展或是艺博会时展览和策展人为观者带来的挑战和提问。策展人王萌谈到,本次展览讨论抽象和一些观念性的“非形象”艺术的运行,涉及到观念在当代艺术中的运行区间、视觉与语法、媒介与方法、物的逻辑。策展人给了观者一个思维的奇点,让观者思考抽象和观念的“非形象”,从这里观者可以随意将作品排列组合,以自己直观的体会和审美经验来解读作品,完成自己的艺术观看地图。
谭平 《演说》 布面丙烯 2015年
庄卫美 《被割裂的灰白线条》 2015年
孟禄丁 《元速》
线条的“非形象”
仔细观察下来,编者发现了本次展出“非形象”作品中的三种创作线索,即三种抽象方式。正如正观美术馆馆长孙志认为,抽象观念是当代艺术特别重要的一个方向,是艺术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性现象。其中之一为以大色域和线条组成的抽象作品,如谭平的布面丙烯绘画《演说》由中间大块边缘不规则的黑色色域,和周围穿过黑色区域的白色、黑色、灰色、蓝色等线条组成。庄卫美在《被割裂的灰白线条》中将红色线条分布在灰白色的条形之中,将本应连续排列的条形分割开来,像是将几个空间叠加在了一起。而在孟禄丁的作品《元速》中,无数深深浅浅的红色线条和半透明的红色圆点组成了两个放射状的圆圈,几何图形出现,像是眼睛的瞳孔在直视着观众,也像是生命在母体中最初形成的那一瞬间。
颜磊 《彩轮》 画布丙烯 2012年
林菁菁 《曾经沧海难为水之二》 布面混合材料 2015年
简策 《风景练习1》 布面丙烯+圆珠笔+彩铅 2013年
廖建华 《LJH160428》
几何的“非形象”
在颜磊的丙烯绘画作品《彩轮》中,红色、白色和黄色渐变色的色彩圆圈组成了整个画面,可以说作品是由无数个圆所组成,形成了光晕与彩色之轮。林菁菁的布面混合材料作品《曾经沧海难为水之二》由无数几何图形组成,像是在夜空中连接而成的星云图,也像是数据统计中用到的图表;廖建华的《LJH160428》中用一个个方块和三角形组合,形成凹凸的视错觉;简策的《风景练习1》用布面丙烯、圆珠笔和 彩铅创作而成,作品用不同颜色的线条组成了无数叠加的三角形和多变形,重复排列的图形有一种秩序感和理性之感。
马路 《要有水》 综合技法 2014年
刘麟瑶 《自画像》 丙烯+剪贴 2015年
张方白 《虹》 布面油画 2013年
色彩融合的“非形象”
而色彩融合这种创作方式更加自由洒脱,受到了很多艺术家的青睐,如马路《要有水》中深蓝的融合让人联想起冬日的湖泊与冰川,刘麟瑶的拼贴加绘画作品《自画像》色彩明艳多彩,刘商英上有稻草,写生时留下的土地气息。张方白的《虹》用油画的黑与白的融合来诠释水墨意蕴,刘商英的《玛旁雍错27号》在油画中夹杂着干草,带来大地的气息。
展览将持续到2016年6月16日。
刘商英 《玛旁雍错27号》 布面油画 2014年
一山 《青春》 电子手绘 2016年
观众欣赏作品
汪建伟作品
观众观看作品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