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当代水墨文献展作品之一《轨迹-树》
皮道坚
天津美术网讯 6月5日,由著名艺术评论家皮道坚和青年学者颜勇共同策划的国际艺术展览“天下·往来:当代水墨文献展(2001~2016)”在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开幕。展览的文献,包括2001-2016年与当代水墨艺术相关的重要展览活动和艺术事件,并呈现艺术批评界关于当代水墨艺术的重要讨论。
另外此次展览还邀请了61位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日本、美国等地区和国家的艺术家,展出包括绘画、影像、装置、行为等60余件。
此次展览是对由皮道坚和时任广东美术馆馆长的王璜生于2001年共同策划的“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1980-2001”展览的延续。皮道坚认为,如果说当今是各种历史文化交互往来的天下,那么当代水墨则是往返游弋于古今东西之间的精神之舟,既在文化层面牵引我往你来的交流,也在历史层面上承载着继往开来的希望。
行为艺术中的水墨表达
此次展览包括当代水墨艺术作品展和文献展两个部分,文献展陈列出有学术价值的出版物,辅以文字投影和视频观看的方式以便观众浏览,观者可以更深入系统地了解相关专题领域的发展脉络、水平和动向。作品展则更加直观地呈现出当代艺术中水墨性的表达。
其中有两场行为艺术之最引人注目,其一是艺术家宋冬在E 7馆进行的《无痕碑》行为装置。“无痕碑”的碑体是由石材和石材背后的发热装置构成。“我特地将它的温度调到了40℃左右,让人能感觉到。”宋冬解释,“所以它是一个活的艺术、活的作品。”碑座周围有一圈由石材构建的水槽,观众可以用毛笔蘸水参与到碑的书写与绘画当中,但所写所画只能短暂地留下痕迹,很快就会消逝。
思辨:水墨艺术的当代性
除了文献和作品的展览外,开幕式当天艺术评论家刘骁纯、王璜生、鲁明军、胡斌、颜勇、魏祥奇等人出席以“当代水墨艺术的水墨性”为专题的学术对话会。皮道坚主持会议,他说道:“我们的当代水墨艺术,除了有艺术家、艺术实践者他们的创作以外,理论的思考和批评的介入,是中国当代水墨往前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会上,批评家刘骁纯对“现代性”与“当代性”概念进行了比较,以胡斌为代表的年轻评论家对刘骁纯的论述则进行了辩驳。另一位年轻艺术评论家鲁明军梳理并反思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点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人的经历和关怀,离不开中国特有的文化韵味。但这也是当代水墨艺术发展的局限。
专访皮道坚
“当代水墨还是强调一种多元性”
记者:你在2001年和王璜生合作,策划了“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展览,今天又和颜勇策划了“当代水墨文献展”,两者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皮道坚:两者有很大不同。首先就体现在前一个展览中有着“中国”二字,讲的是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但今天这个展览,它讲的是当代水墨艺术文献展。它包括大陆、台湾、香港,还有日、俄、美等国外艺术家,所以它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当代水墨艺术展。第二个则体现在展览的作品上,2001年的时候还是以架上作品为主,我记得当时只有一个行为艺术,是邱志杰一个作品。而这一次,艺术的表达方式有装置、有影像、有行为、有综合材料,非常之多样。另外,这次展览表达的是当下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全面,所以我们有一个专题叫做“水墨新世界”,就是存在的形状。另外,还有“水墨·形而上”,形而上的思考。同时,这次展览的名字中的“天下”和“往来”也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思考的。选用这两个词是因为我们希望中国的水墨更加开放,和世界的交流更加频繁。
记者:那么就“往来”而言,怎么往,怎么来?
皮道坚:往来是你来我往,文化上的相互馈赠,不再是东西方二元 对 立 。以 前 是“ 冲击———回应”,主要是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冲击,但今下社会的发展已经转变了这个局面,脱离了之前的模式。现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给了我,我也给了你,然后就形成了一种多元的态势。我们的传统水墨艺术融入到世界文化,而世界对我们中国的水墨艺术也充满着信任,比如说前年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当代水墨展。这其中就有着很大的不同,文化语境不一样了,多元性,本质主义没有了。
记者:你如何理解当代水墨艺术的“水墨性”问题?
皮道坚:在展览的前言中,我和颜勇造了一个词———Inkart,我们把它称之为“水墨艺术”。因为水墨这个东西它是在中国,在西方你找不到任何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或者说描述它。但我们也不太愿意按照“中体西用”或者“西体中用”的这种“体”去给水墨艺术分类,它没法具体地讲。当代水墨还是强调一种多元性,强调它的精神内涵和艺术表现的形态。
以现在当代水墨艺术展上的常见作品为基础,我们把它们分为五种形态:一个是延续传统水墨画的形式与材料(水墨、丹青、绢宣等)、技法,但内容为应对当代文化和艺术问题的作品;第二种则是完全脱离了传统东方的绘画,但仍然使用其他东方传统媒材,像是水墨、陶瓷之类的;第三种则是借用西方的传统艺术形式,比如说油画,或者是采用新兴的艺术媒介,行为、装置等,在其中植入水墨精神;第四种和第三种刚好相反,它借鉴了东方传统中与“水墨”有关的因素,但作品的创作形式和理念很大程度上仍然属于“西方”当代艺术;最后就是任意兼具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特征的艺术作品。
记者:水墨性和当代水墨艺术是怎样一种关系?
皮道坚:水墨性是水墨在当代水墨艺术中的表达,它本身存在于当代水墨艺术之中。我们这次展览将“往来”部分的作品分为了“体用”和“通变”两个次级单元。以“通变”来说,可以是传统艺术语言内部的变革,例如一些艺术家深谙古典艺术传统,但并不恪守古法,而是致力于将完满纯粹之传统艺术语言推入当代语境;但也还有另一种“通变”类型,它与传统艺术语言内部变革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但更多地从观念上消解并重构着水墨艺术本身的形体、边界、范式等既成标准。水墨就是一堵神圣的墙,而当代水墨艺术的存在,就是打破并穿过这堵墙的现在进行时……(记者 朱蓉婷 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