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说实话,一言以蔽之巴塞尔艺术展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尽管事实摆在眼前,但面对这么多优秀的展品,我认为还是值得花时间来思考下哪些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衡量都更为出众的作品。下面列举的十大展位及相关作品就是我在一番努力后撷取出的精华。
1.Eva Presenhuber画廊(Galerie Eva Presenhuber,苏黎世)
雨果·朗蒂诺尼(Ugo Rondinone)的人形石像牢牢地占据了这家苏黎世重量级画廊的展示空间,这一组雕塑的较大版本曾于2013年春在洛克菲勒中心的展览“人类天性“ (Human Nature)中展出。另外,道格·阿提肯(Doug Aitken)与费茨利和怀斯(Fischili and Weiss)的作品也使得这家画廊的展位令人眼前一亮。其中,后者的那件创作于1980年代后期,并在去年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览中也有亮相的“小汽 车”雕塑十分吸引。画廊代理的艺术家奥斯卡·图安松(Oscar Tuazon)的《Zome Alloy》在巴塞尔艺术展的主场地Messeplatz上进行了建筑性的干预措施。这件作品是向建筑师史蒂夫·拜耳(Steve Baer)1972年的那件具有反传统精神的作品《Zome House》致敬。
2.Marianne Boesky画廊(Marianne Boesky Gallery ,纽约)
Marianne Boesky画廊内,唐纳德·莫菲特(Donald Moffett)的作品位于画廊空间的正中位置。两头并排而站的驴雕塑中间,通过一根放在驴背上的铁杆悬挂着一幅看上去十分撩人的切割式画作,乍一看像是 画面上布满了草,但实则是艺术家将颜料井然有序地挤到了亚麻画布上。这家画廊与Continua画廊和Krinzinger画廊在 “无限“(Unlimited)单元上的联合展出也获得了不少赞誉。汉斯·奥普·德·贝克 (Hans Op de Beeck)的《藏家之屋》(Collector‘s House)是该单元中最具人气的作品,他所营造的房间让人仿佛置身于20世纪某个黑心实业家的屋子内,布满了画作和书籍,甚至还有一个有着睡莲的池塘。 这间全都用软灰石膏精心雕制出来的屋子看上去既宁静又似乎隐藏着骚动。
3。 Cabinet(伦敦)
Cabinet的展位上,艺术家皮埃尔·克洛索斯基(Pierre Klossowski)一件妙趣横生的雕塑作品《黛安娜与阿克特翁》(Diana and Acteon)是以古希腊神话中猎手阿克特翁与狩猎女神黛安娜之间的故事为背景。故事讲述的是当女神与众仙女在沐浴时,那位凡人因不小心被绊倒而闯入了女 神洗澡的地方。受到惊吓的黛安娜将水泼到他的身上,将他变为了一头鹿。阿克特翁在逃跑途中不幸被自己的猎犬所伤,最后死去。克洛索斯基的雕塑作品以淫荡或 者说是优雅的风格重现了最后一幕场景。此外,这个展位上还展出了马克·莱基(Mark Leckey)、约翰·耐特(John Knight)和科西·芬尼·图提(Cosey Fanni Tutti)的作品。
4.OMR 画廊(Galeria OMR,墨西哥城)
来自墨西哥城的OMR画廊带来了艺术家Pia Camil向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的铜雕画致敬的作品。2015年纽约弗里兹艺博会上,她将斗篷作为艺术作品、或称之为“适合居住的绘画“的行为,着实令人印象深刻。此 刻,Camil将斯特拉的画作转变成一件可穿的艺术品,以表现自己对商品化和行为艺术的见解。上图中的物品既是艺术作品也是一件斗篷,其他的几件作品则成 为了披巾或是能够挂衣服的衣帽钩。
5。 Thaddaeus Ropac画廊(Galerie Thaddaeus Ropac ,巴黎和萨尔茨堡)
本次Ropac画廊不仅带来了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和年轻罗马尼亚艺术家阿德里安·格涅(Adrian Ghenie)的精美画作,更汇聚了安东尼·格姆雷(Anthony Gormley)、托尼·克雷格(Tony Cragg)的雕塑作品和一系列艾利克斯·卡茨(Alex Katz)的大幅油画。在“无限“单元,Ropac画廊也带去了他们的顶尖作品,包括詹姆斯·罗森奎特(James Rosenquist)1982年的里程碑式作品《四个清晰的女子》(Four Clear Women)。这件画作首次于1983年在Leo Castelli画廊展出,它描绘的是一些机械部件和一个女子优美却又模糊的脸。
6.Luxembourg & Dayan(纽约、伦敦)
伊戈尔· 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的《普钦内拉》(La Pulcinella)乐曲宛如一股清流从Luxembourg & Dayan的展位潺潺流出,吸引着展会参观者从混乱拥挤的过道上进入画廊内驻足观赏。一位小提琴演奏者和一位芭蕾舞演员重现了詹尼斯·库耐利斯 (Jannis Kounellis)1972年的作品《当场创造》(To Invent on the Spot)。这场迷人的个人表演在1972年第五届卡塞尔文献展中首次亮相,此次的作品还带有一幅画着曲谱的粉色抽象画作为背景。
7。 Gmurzynska画廊( Galerie Gmurzynska,苏黎世、圣莫里茨及楚格)
Gmurzynska画廊本次带来了胡安· 米罗(Joan Miró)以及库尔特·施维特斯(Kurt Schwitters)的作品。借着画廊在苏黎世的空间正在举办施维特斯回顾展之际,他们特意将巴塞尔的展位也打造成了苏黎世空间的一部分,该展览空间是由已故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
8.Foxy Production(纽约)
纽约Foxy Production展位在“艺创宣言“(Statements)单元带来的萨拉·茨维纳(Sara Cwynar)的影片《柔软的纪录》(Soft Film),十分值得一看。影片中,艺术家收集了从eBay上买来的东西,并按照颜色、材质和用途进行了归类整理,从这一生动形象的陈列中能够看到维托· 阿肯锡(Vito Acconci)和玛莎·罗斯勒(Martha Rosler)的影子。 艺术家在影片中拿着的不同形状、颜色和尺寸的棉绒珠宝盒是影片的重要主题,从片中的文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代表的是“软性性别歧视”。茨维纳借此表现了深 入探索后女性主义时代的议题。
9。 Lisson画廊(Lisson Gallery,伦敦、米兰、纽约)
艾未未粗犷的雕塑作品《铁根》(Iron Root) 醒目地出现在Lisson画廊展位的中心,而一旁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的作品也吸引了不少目光。作品中一对移动的人类双眼投射在白色蛋形板上,四周还布有连成格状的彩色线条。不过,这只是奥斯勒众多相似系列 中的一件代表,他的其他作品如微笑着的嘴和皱着眉的脸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声音、或是眨着双眼匆匆扫过四周的装置,都在“无限“单元受到观众的追捧。展位上展 出的其他艺术家包括科瑞·阿肯吉尔(Cory Arcangel)、史丹利·惠特尼(Stanley Whitney)以及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
10。 Annely Juda Fine Art(伦敦)
Annely Juda Fine Art展位上,大卫·纳什(David Nash)用厚重的黑色西卡莫(sycamore)木材创作的雕塑与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一系列色彩明快悦人的纸上系列作品形成了和谐的对比。另外,展出的还有克里斯托(Christo)《四个店门前拐角项目》(Four Store Front Corner Project)的模型。这件用从被拆除的大楼里找来的材料所制作而成的作品,其原尺寸的版本正在“无限“单元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