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凡是到过海南的人都会被她清新的空气,艳丽的色彩,朴实无华的人文情怀所折服,仿佛身处世外桃源。海南岛阳光明媚,生机盎然,所有一切都与上天施舍的美景相连,以使淳朴的民风与地角文化显现出他们本身的特色。在海南也有一个从事着当代艺术创作活动的群体。
当代艺术contemporary这个英文形容词,有“当代的”、“同时发生的”的含义,本义所指当下正在发生的艺术,用在当代却强调具有当代意识的艺术活动,以示与其他艺术门类,如油画、中国画等经典艺术的差别。
今年2月份,海南,少见的暖冬,阳光灿烂。由北京来到海南岛的艺术策展人于立、黄岩,在海口与海南艺术家叶仄辉、马杰、黎国兴等相见,商议将要在海南三亚举办当代艺术活动。
海南当代艺术历史谱系
海南当代艺术并非一夜之间凭空冒出,人员身份覆盖海南各行各业,能够以其身份真实再现海南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此就涉及海南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谱系。
说到海南当代艺术发展历史,翁奋是绕不开的一个关键性人物。翁奋是出生在海南岛的艺术家,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1985年毕业后回到海南大学艺术学院任教至今。翁奋在1993-1995年去中央美术学院助教进修班学习,他读了很多书,思考了不少艺术问题,力求寻找新的艺术突破。1994年与从德国回国的艺术家蔡青一起在海口市区闹市三角池合作《距离》,以行为方式理解博伊斯的艺术,成为海南第一个当代艺术活动。此后,他在海南不断创作艺术作品,先后做了包括《骑墙》,《累卵系列》等许多重要的作品,参加法国蓬皮杜中心举办的《中国怎么样?》等重要的国际及国内当代艺术展览,获得很大成功。
成为海南当代艺术的先声,从而带动了一批海南本土艺术家黄学斌、潘慧敏、谢献文、冯推才、庞日航等先后参与当代艺术活动。同时,还有王小飞、马杰、叶仄辉、黎国兴、刘军、林茜、李东东、陆运章、蔡蔚等也在以各自的领域坚持对当代艺术的探索。
在推动海南当代艺术发展中,艺术家王小飞功不可没,他以其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的精神状态活跃在海南及全国当代艺术圈里。他的作品《漂移的城市系列》能够准确地把握着当代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漂移概念描绘城市主题,取得极好的社会反响。他以《六桂地》为名建立团队,实施海南本土文化寻根活动,展现出海南当代艺术另一个问题思考点。他对海南当代艺术的最大贡献是2006年创办“海口当代艺术馆”,让海口成为当时全国极少数拥有美术馆的城市之一。
而在海南当代艺术群英谱中,很具个性的艺术家是黄学斌,性格内向,清瘦、寡言。早年曾经北漂,曾是著名策展人顾振清的助手。作为翁奋的学生,却与其师有着不同创作思路和方式,他的作品多以冷静思考当代社会问题,作出有分量的作品。他的作品《工资》参加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其中《工资》、《时间,停一停》分别在2013年“三亚ART·SANYA艺术季”,“2016海南国际艺术双年展”获得“艺术新锐奖”。
当然海南当代艺术并不是直线垂直发生变化的,往往会因为思想观念的转变,或者某一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引起谱系格局的变化。马杰在海南当代艺术创作与其他海南当代艺术家很不相同,他毕业于油画专业,受过规范的学院训练,有着扎实的绘画功力,现在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当教授,却不居于体制内的平稳生活,长期坚持读书与艺术理论研究,独立思想,热切地关注当代艺术,热衷影像、行为、装置艺术创作,形而上地思考中国绘画要素问题,进行水墨、材料等实验。并根据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提出:生活重于艺术,强调艺术创作一定要从生活思考开始,把艺术创作与问题思考相结合,以生活思考艺术,从而不再把艺术创作专门化。从2009年的《水墨人物》(行为、影像)到2014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的《焰》(装置、影像)系列,再到2016海南首届国际艺术双年展的《南海》(行为、装置),这些作品都是以不同的问题点展开艺术思考与创作,逐渐形成他的艺术创作特点。
2012年12月,由三亚市政府牵头主办,并邀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方敏儿担任策展人,国内著名策展人张子康、彭峰作为学术顾问,在海南三亚亚龙湾华宇酒店举办了首届“三亚艺术季”当代艺术活动,从此结束了海南当代艺术孤立、边缘化的历史,开始融入当代艺术活动。
其后,每年12月份三亚华宇酒店都延续举办“三亚艺术季”当代艺术活动,每届都以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活动方式,邀请国内外著名策展人及当代艺术家共聚海南三亚,为海南当代艺术发展,实现国际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2016海南首届国际艺术双年展做了关键的活动孵化准备。
海南当代艺术发展是以2012年作为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此前海南只有零星个别的艺术家参与当代艺术,对当代艺术只停留在粗浅的认知,既没有形成一定的艺术活动规模,也没有真正进入当代艺术创作语境。自2012年“三亚艺术季”当代艺术活动登陆海南,海口风情街当代艺术活动月、“艺术海南”、“新当代艺术”艺术活动品牌相继出现,以及三亚红树林度假酒店举办的“岛屿的乌托邦-邀请展”等大大小小的艺术展览与活动明显增多,艺术数据管理平台的建立,增强了海南与世界交流的能力。
文献展揭开海南当代艺术新篇章
海南国际艺术双年展于2016年3月26日—4月1日在三亚美丽之冠开展展览活动,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海南艺术家也在其中彰显了自己的实力。本届双年展海南艺术家共获得3个奖杯,叶仄辉、马杰分别获得“艺术贡献奖金奖”,黄学斌获得“艺术新锐奖”,为海南当代艺术家群体参加海南首届国际艺术双年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人类学角度看,群体观念与谱系流变是社会生活的文化体现,是地域与历史交融的必然。
在2016年三亚举行的国际双年展中,海南人文地理文献展及成员选择与配置,在某种意义上解决了那些仅凭热情模仿,却不能真正进行当代艺术思考与创作的问题,强调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主动性,鼓励艺术家个体深入当代社会体验感受生活,寻找问题思考点,独立地创作艺术作品。
“历史语言的在场”
海南人文地理文献展的主题为:“历史语言的在场”,是以海南历史文化及海南当下社会生活为创作题材,让艺术家沉浸在观察与思考中,以自己独特的感知与理解创作艺术作品。
虽然海南人文地理文献展最终参加展览作品只有12件,其中3件装置作品和9件影像作品展示,却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展现出海南人文地理的面貌,展示出海南当代艺术家的整体素质和艺术创作实力。
本次海南国际艺术双年展的举办,也让更多艺术家来到海南,与海南艺术家互动,亲历当代艺术活动所带来的感受,消除文化边沿的心理阴影,慢慢淡化海南艺术家群体的概念。(作者 火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