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佩斯北京将于2016年9月28日至11月19日重磅推出双人展“索尔·勒维特与张晓刚”(Sol LeWitt & Zhang Xiaogang)。艺术家张晓刚时隔近四年后于北京的再次亮相将带来一系列新作,与美国艺术大师 Sol LeWitt 的作品进行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这也将是 Sol LeWitt 的代表作在中国最全面的一次展示。
作为美国极少主义及观念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Sol LeWitt 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首次提出“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的概念及思想阐述,对同辈及后辈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同于 Sol LeWitt 所处时代所关注的艺术自身身份确认的问题,张晓刚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新世纪之初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亟需解决的则是重新建立的全球秩序格局下自身所面临的文化、历史、民族乃至个人身份的确认。两位艺术家有着全然不同的经历背景,但均以自己的艺术思考与实践给出了最佳的回应,他们的艺术正代表着每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中最具创造力的灵魂。
佩斯北京自2008年以来曾将包括 Pablo Picasso、David Hockney、Mark Rothko、James Turrell、Chuck Close、Donald Judd 等在内的多位西方重要艺术大师的作品带到中国,通过艺术层面的交流与本土文化生态之间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因此,此次双人展将风格迥异的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共置,将不仅仅是一场关于艺术自身可能性的碰撞,更希望使艺术承担起自身在全球化架构中所应扮演的社会文化塑造的角色。
勒维特帮助极少主义及观念艺术运动于战后艺术时期确立了关键地位。他的美学观点中有着非常民主的一面,他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法,使得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在一系列观念的指导下完成艺术创作,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艺术商品化的颠覆。他消弭于其中的方式有着某种美感,正如他在世界上留下了最终被证明永远无法被抹去的印记。
——《纽约时报》
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1928-2007,美国)是活跃于战后纽约的代表艺术家,与 Donald Judd、Agnes Martin 等人并称为美国极少主义运动的先驱,并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将极简主义对于艺术表现形式的思考推进至更为形而上的层面,提出了“观念是生产艺术的机器”的著名观点。为还原艺术本质,他用最基础的几何元素作为其观念艺术创作的标准元件去建立创作的”语法系统“。此后,又以一系列由助手按照艺术家预定程序绘制的墙上绘画作品进一步颠覆了传统的艺术创作观念,将艺术家的思维从艺术技艺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勒维特自1965年起便是各大博物馆和画廊个人展览的主角,他的作品涵盖了超过1100件纸上绘画、墙画、摄影作品以及由几何体构成的立体装置。
张晓刚仿佛在重复着里尔克诗歌中的“孤寂”,他笔下的儿童似在努力直面自己的经验,承认自己的情感。张晓刚的艺术中暗藏着一片“遗忘”之所,它是创造力嬉戏的所在:过去与现在、记忆与遗忘、“我”与“非我”一同在这里汇聚。艺术家解除了我们身上的枷锁,让我们能够自由享受幻觉带来的欢愉,同这幻觉成为完整的一体,而不再是将之驱散并代之以过分坚硬的“真实”与“现在”。张晓刚用他的绘画为我们展现了过去所蕴含的丰富养分,让我们自信能够在经验断裂之处承受完全的孤独。在这里,我们同自己的个体性重逢,在从过去解放出来的同时又与之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著名艺术史学家乔纳森·芬恩伯格
张晓刚(1958- , 中国)是最早为海外所认识和熟悉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被栗宪庭评价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式艺术家”。他将来自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社会、集体记忆和私人回忆的典型意象予以抒情性和高度自由的提炼、重组、并置和更新,将一代人历史经验普遍化的同时又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力。张晓刚的艺术不仅仅是属于中国人的艺术,面对亚洲世界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以及随之而来的撕裂和阵痛,来自历史、文化、传统、记忆等诸多问题的思考正是整个亚洲所需面对和承担的,而这同时也是整个全球化社会中在地性的一次重要展演和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