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展览名称:《灵敏的天趣-郭子的绘画Ⅲ》深圳展
开幕:2016.9.17 15:30
展期:2016.9.17-2016.10.17
地点Address:深圳桥舍画廊 | Shenzhen Bridge Gallery
-------------------------------------------
前言/王萌(策展人,艺术批评家)
天津美术网讯 郭子将个体感受的真实性联系到“稚拙绘画”和“原生艺术”的方向,避开了“老成人”的甚至是“老油子”式的“社会化”的步调和节奏,由此展开了一种女性化的真实的微观体验,在那些碎片和瞬间的接缝处,“另感觉”引导着她进入相对于日常、常规和习惯之外的“灵体验”的一个个真实瞬间。郭子绘画的灵敏性在于,她能拥有超乎常人的感受力,以一种心灵深处的灵异力量屏蔽掉常规意识对于自我的意识限定,抓住每个瞬息外在事物与内在本我的双向流动,从而让日常的意识进一步实现“原生化”,成为“可经验”的纯粹物。
瞬息经验内在的整合
——读郭子近期绘画
不是我在画,而是另一个人抓住我的手在画。
——亨利·卢梭(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
自“达达主义”(Dada)以来,一个深入刺进艺术史并使其余波扩散的观念在艺术世界里游荡。那种充斥虚无主义色彩本身的目标妄图使世人明白,一切既定价值、道理或美感的标准,都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摧残下,变得毫无意义。这种对于“既定一切”的深刻怀疑促发了艺术史上许多节点性的“续动”并逐渐自成西方艺术史的文化逻辑。散播反艺术和非理性的思想从放纵到形成颠覆性的文化力量,从焦躁不安到在文化理性的驾驭下释放“非理性”,这曾经一度丰富和拓宽了西方艺术史的叙事。反艺术的行为在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那里实现为独一无二的历史性转向,小便池成为了杜尚的艺术炸弹,“现成品”不仅被挪用进艺术创作中去扩展了“艺术媒介”的颠覆性界域,而且将艺术世界与日常生活的边界模糊到从未有过的语境状态。这种语境性的变化不仅与装置、新媒体和行动性的观念艺术的兴起有关,也传续性地激发了作为传统媒介的“绘画”的当代化转型。如果要找到郭子绘画里那种奇异性与日常生活及其画面当中那一帧帧“瞬息时刻”的关系,就不能遗忘促发这种关系的历史语境及其线索性地输入每个艺术家个体的具体运行方式。对历史的缕析发现,非理性世界的“瞬息经验”内在的整合已经成为艺术家的“个体观念”支撑起作品间架结构的实在动力。从当下的艺术现象分析,这种状况已经大大超过了早期“现代主义”时期的“稚拙派”(Nave Art)画家亨利·卢梭们的那种“绘画规范”中的突破,而已经将自我“瞬息经验的内在性”输入到新的格体范畴,超过了再现性绘画那种“规范化”的题材限度。
对日常生活的解放更加激活了人类理性秩序之外的那些“非理性”的领域,也成为艺术上“另”一种体验发生的土壤。无论是培根( Francis Bacon,1909-1992年)还是达利(Salvador Dalí,1904-1989)的“题材放纵”,在当时都被视为异端而饱受争议。挑战性的气息随着杜尚及其之后的实践逐渐过渡到一种“平缓化”的日常生活的实践美学。有人认为杜尚的艺术是明摆着的,坚实地表达着世界,而且像水晶一样清晰。他及其之后不断展开的那些“可能”将挑战意识逐渐转换为探索精神,让“日常生活”的实践逐渐进一步演化为对“具体瞬间”和“个体体验”的关注,由此产生的“另感觉”形成了与“日常经验”差异化的“非日常”情境,包括对理性束缚下的“非理性”的瞬间性流淌。郭子绘画中那种“灵异”的感觉或许与艺术和文化脉络上的上述逻辑相关。她将“年轻艺术家”的那种对于个体感受的真实性联系到“稚拙绘画”和“原生艺术”的方向,避开了“老成人”的甚至是“老油子”式的“社会化”的步调和节奏,由此展开了一种女性化的真实的微观体验,在那些碎片和瞬间的接缝处,“另感觉”引导着她进入相对于日常、常规和习惯之外的“灵体验”的一个个真实瞬间。
郭子绘画的灵敏性在于,她能拥有超乎常人的感受力,以一种心灵深处的灵异力量屏蔽掉常规意识对于自我的意识限定,抓住每个瞬息外在事物与内在本我的双向流动,从而让日常的意识进一步实现“原生化”,成为“可经验”的纯粹物。在2009年的作品《记忆碎片》系列中,作为与个体发生“感觉关系”的物、景或人被绘画按照一种“跨瞬间”的秩序组合在一起成为“瞬间的集合”,事物在收集和展示之间获得了一种明显的观看中的“经验化”,那些情感的关联系数透露在事物在画面中的组合方式之中。沿着这种体验进一步延伸,郭子在2010年的《你喜欢的》将手表和闹钟的存在次序安放进一种“稚拙气质”更为突显的画面气氛。20世纪诞生于法国的“稚拙派”绘画在其领军人物卢梭所展示出来的绘画理念犹如工业化时代的一阵清风,在创作中极力主张返回到原始艺术的风格中去,努力达到直接的朴素印象,追求人类原始艺术的那种自然天成的表现形式和纯净之眼。那些作品在构形、设色等方面透着一股幼稚、笨拙的气息,比如卢梭笔下的植物线条多以有韵律的方式排列,画面颜色鲜艳明快,取消过渡……,这种天真质朴的画风通过一种“亲切感”将本性释放,从而在文明理性的限制之外找到一种瞬刻“原始的呼吸”。
郭子沿着卢梭的这条“崇尚表现人的天真无邪的本质”路径进一步将绘画转化为“女性视角”并在表现性的视觉笔触、画面组织方式和当代绘画的“观念机制”下尝试将“我”的存在方式和体验方式注入一种“非主流”的“原始呼吸”之中,不惜与人们日常所习惯的那种“美”和“美感”的惯例形成一定程度的偏差。在2011年的作品《小秘密》、《眼精灵》、《游戏C》、《植物园日》中,女孩喜欢的宝石可以透露出一种音律般的气息,眼睛可以是原始叙事和灵的符号,而日常世界中的游戏和植物也可以是“非日常”的那种带有原始般“纯”质地的。《枯竭》、《难过的地方》也是在这种体验中试图形成某种即刻感受的思考。在2013年以来的《Libra》、《躲避》、《浮物》、《散开的样子》、《通道》、《失控的母乳》、《抱》、《暖房》、《蘑菇》、《器官系》、《身体里》、《水里的东西》中,生命和各种体验的方式开始进一步纯化,郭子迷恋进这种纯化当中,这也引导着她完全远离了人们习惯中的“美的感觉”而进入到一种对“原始”、“稚拙”、“朴素”的“原始视角”的环视当中。可以说,在这个被越来越“技术化”、“拟象化”和“景观化”的当代消费世界,郭子的绘画是一种“另类”而非一种通行的“美”,这种另类是原始的也是“生命性”的,它不依赖于“社会化”的“告诉式”的安全视角去感知社会和公共议题,而是通过纯粹私人性和私密性的“瞬息”去体验生命的“碎片”,在那些碎片所隐含的“原始意象”中,当代人能够藉此看到“另一种真实”,一种被屏蔽了的久违的真实。接触这种真实,郭子提供了一种属于她个人的路径,这个方法就是通过“直觉”和“本能”。
无论文明和理性对本能和直觉设置什么样的社会程序,艺术总能给予人类有益的提醒。郭子绘画的“兴奋剂”来自于“直觉说”。美感的直觉性,历来是美学家研究的重点,在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1714-1762)创立的美学“Aesthetic”中,原意即为“感性学”,引导着人类打开研究感性世界的密码。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Bendetto Croce, 1866—1952)认为“直觉即表现”,只有通过直觉,人的一切感受和情感才能够被心灵活动所掌握,才能得到形式,才能转化为意象。在“直觉说”的阐释语境里,精神就是整个实在,精神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基础。郭子的绘画可以说是一种视觉形态下的“直觉活动”,通过把握“个别瞬息”中特定物与事在特定状况下与“人”的关系将事物及其联系转化为“直觉启动”下的画面意象。因此这些绘画所展现出来的不是逻辑的知识,而是直觉的体验。这种体验,将艺术家在某个瞬间全部注意力集中到碎片式的事物上,甚至忘记了常规中人与物的区分和界限,把整个心灵全部寄托在所关注的事物之上,从而将“我”的生命与“物”的生命往复交流,在无意之中主体的精神本质与物的内在相通,也把物的特质转化为绘画的气息。
在当代观念绘画兴起的此刻,观念在艺术中运行方式的多样性亦成为当代艺术批评所关注的议题。如果“观念”在艺术世界中泛化为一种“动力机制”,或者说观念随着艺术的运作进入了绘画外延和内涵的某种不确定状态,在扩大的观念形态下,“经验”也可以成为一种“类观念”的方式显现于它和语言的“相交性”之中。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郭子的绘画,无疑,她作品中的经验既是瞬息式的日常生活和生命感受在组织方式和结构方式层面的双向运动,因此具有强烈的“体验”性质,这种体验既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更是超出“日常经验”之外的。它不由生成“常规经验”的那种结构法则所决定,也不由生产这种“体验”的“日常工具”所决定。相反地,它是艺术家主体“瞬息经验内在的整合”过程,归属于人、工具、世界的互动经验的流通中让人自身、生活、社会在常规之外获得新鲜补充的内在整合过程。在消费社会和技术主义意识形式成为“通行”的时代,艺术更需要一种别有的感知经验,而“稚拙精神”或许如同《没有树叶的森林》给当代社会提供的信息和启示不正是快速运转的机器所需要转换方式去关注的吗?或许每个个体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瞬息经验”并使之自行运转,进行自在的整合与完善。
王萌(策展人,艺术批评家)
2016年3月24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