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巡展于今年1-3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首站展出,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作为第2站,邀请了中国抽象艺术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16位艺术家参展,有陈若冰、丁乙、冯良鸿、江大海、李磊、梁铨、马可鲁、马树青、孟禄丁、谭平、王川、王怀庆、王易罡、余友涵、周长江、朱金石,比较清晰地展示了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脉络,以及每位艺术家的个案特征。展览将持续至10月23日。
记者手记:
西方抽象画发展了百年,抽象艺术早已成为博物馆里的经典收藏,抽象画也成为了中产阶级身份的标配。然而,中国创作与接受度、成长缓慢的关注度,教育的空白、体系研究与探索以及市场与收藏,还面临着尴尬的处境。为何抽象?抽象何为?中外抽象艺术经过了哪些阶段?怎样保持抽象艺术的复杂内涵?本报记者将带您探寻抽象艺术的内在本质、抽象艺术的标准问题,以及抽象艺术的未来。
谈到相对小众的抽象艺术,欣赏时一向苦于没有头绪。为什么抽象?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周宪将其概括为4种主要的解释路径。第一,心理学认为抽象源自人们对空间的巨大不安的焦虑,要从三维空间回到二维空间。第二,形式主义学派,从塞尚到对立体主义的召唤,到贝尔关于“有意味的形式”,再到格林伯格对所谓抽象表现主义的经典解释,都主张绘画要回到形式,使绘画回到自己的家乡。第三,马列维奇为什么要花一年时间去画一个白色的方块呢?简单来说是照相技术改变了绘画。模仿本是西方重要的美学概念和原则,照相技术出现之后,模仿的魔力便没有了。抽象艺术表现的东西就成了不能被再现的东西。最后一种解释,认为抽象艺术关心的是一种精神价值,关心艺术家的内心,以及精神状态。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授马钦忠认为抽象艺术是门槛最低、精神最高的艺术,这不禁为我们打破了抽象艺术的神秘性。他引用了美术理论家和批评家夏皮罗的解释模型,阐述了抽象绘画的三个推动外因。“第一,从印象派的图式安排转化为情感和心理的投射建构。第二,科学的启迪证明了非经验、非对象的创造的可能性,创造成为一种需要。第三,自由的幻化和彻底排除外在世界和物理世界的约束,由此外在场域转化为艺术家的内在欲望的创造需求,排除自然世界的所有形式。”
抽象是什么呢?抽象涉及到艺术家在更深层次上如何处理视觉经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首先体现于对日常视觉性经验的否定。周宪将其归纳为“一种视觉表达的立场,一种认知模式,一种哲学的方法论,一种人生在世的精神方式”。“抽象艺术是对相似性原则的颠覆,或者说抽象艺术的标准即是非相似性,不再以实在的物象作为判断依据。比如一位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所说的,‘看一张人脸的素描,我们看的是一张素描而不是一张人脸’。这无疑包含了抽象艺术的真谛。”
西班牙的哲学家奥尔特加说,现代主义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是去人性化,或者非人化,就是把我们生活世界经常看到的东西从绘画中去掉,让观众、艺术家留在艺术世界而不是回到生活世界。抽象艺术家打碎了我们重新返回生活世界的桥梁,这是抽象艺术家创意的初衷。利奥塔说,当抽象主义出现时,艺术变成了哲学,艺术家变成了哲学家。因此较之写实艺术家,抽象艺术家也更具有哲学家的气质,更具有观念性,更具哲学的思辨。
尽管如此,周宪补充强调,“首先,我们不能把抽象艺术家认为是主观艺术家。艺术家无论怎么抽象,仍然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保持着一种密切的联系。其次,抽象艺术家也并不完全沉醉在个人艺术世界,其实后面还有更大的关怀。如西方讨论抽象艺术时涉及了艺术和自然的密切关系。”
那么,抽象又有哪些不同阶段?“一般认为抽象艺术诞生于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随着极简主义兴起,作为一门艺术,或者说作为一个越来越多艺术家从事的一种思潮、一种运动、一种比较受关注的创作的形式似乎已经终结了。20世纪60年代之后,在欧美,在70年代末的中国,又产生了大量的抽象艺术的作品,称之为终结之后的抽象艺术。”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沈语冰教授归纳了抽象艺术的五种模式:康定斯基视觉上的世界语的抽象、蒙德里安形而上学理念式的抽象、马列维奇用艺术来对社会进行治疗的前卫的社会介入的抽象、以个体的心理能量以及集体无意识为基础的表现性的抽象直至极简主义。
中国的抽象艺术经历了哪些过程?“在1980年代初的抽象,你可以画红色,画其他的颜色的话可能就会进入到阶级污染的语境当中。在那个语境中,抽象艺术不是简单的形式主义,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换句话说,在那个语境当中抽象就是一种前卫。再有一个就是提倡形式美,回到审美、艺术本身。八五美术新潮是中国抽象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新潮美术在特定的历史当中没有完成,导致中国当代艺术没有完成自身的现代主义革命,这就使得中国无法进入到西方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观念性的抽象和反抽象式的抽象阶段。因为西方有一个强大的现代主义系统供大家去反击,为抽象艺术的创作和新的可能性提供张力,而中国的现代主义体系原本就是一盘散沙,那么你的反击的张力从何而来呢?1990年代中国的抽象理论非常多元,但是忽略了水墨中大量的抽象,而1990年代我们最大的成就就是水墨。”四川美院教授何桂彦将中国抽象简单归纳为这几个阶段。
抽象艺术往往具有一种倾向,就是倾向于极简或者是极少。怎么在抽象艺术当中仍然保持丰富内涵?周宪认为,抽象艺术让我们回到一个如何画的问题,怎么画又包含了专业的训练和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抽象艺术比具象艺术更需要批评家、理论家的介入和解释。
上海作为中国抽象艺术的滋生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晓峰回答了以上海为例的当代艺术与抽象艺术的品质的源流问题。“上海抽象艺术与上海人的小心谨慎,非常细腻的敏感和自保心态有关。上海人内心很丰富,有文化,有教养,受过殖民地所顺便带来的现代文明的浸淫。他们有着严重的受伤情节。”
生活与艺术中的具象和抽象有什么样的联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唐克扬博士提出图像和现实观念的逻辑关系问题以及人工的现实和自然的现实的新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这里存在着有限的创作个体和几乎是无限的绘画的图形和接受矛盾的问题。抽象是从客观世界抽象出来的,未来抽象会不会是人为构建的虚拟世界呢?这些问题对抽象艺术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记者 赵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