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法国画家方索水墨展“意外出现”学术研讨会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2016年12月24日下午,由历史学者和艺术批评家帅好策展、人类学家于硕教授任学术主持的法国画家方索水墨展“意外出现”在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开幕。
歌者王滢乔吟唱并演奏古筝
人类学家于硕教授朗读岛子诗歌开篇
此次展览的开幕式在一段吟唱中开始,歌者王滢乔演奏了一段古筝,现场沉浸在空旷、高远、空灵而游荡的氛围中,与艺术家方索及其夫人于硕所著图书《游牧笔端》的题目相呼应,也为现场来宾带来了一份意外的惊喜。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总经理王陆军,欧盟驻华代表团公使衔参赞白尚德,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峰,法国艺术家方索,策展人帅好,学术主持于硕先后致辞。
欧盟驻华代表团公使衔参赞白尚德致辞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总经理王陆军致辞
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峰致辞
历史学者、艺术批评家帅好讲话
20多年来致力于中法友谊、增强中欧沟通的人类学家于硕、艺术家方索夫妇,此次将方索(François Bossière)水墨展放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举办,是他们为中欧文化对话所做的又一具体实践。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还进行了一场行为艺术的表演,现场到来的每位观众都会获得一条黄色的丝帕,策展人要求每位观众将手里的丝帕用别针别在行为艺术家的身上,观众别完丝帕可以拿取艺术家手中所持的一枚信封,当所有丝帕都覆盖在艺术家身体之后,一条绳索被套在艺术家的脖颈上,她随后开始将身上别满的丝帕一条一条扔在地上,每当艺术家想尽力往远处丢掷丝帕时,都会受到绳索无情的束缚,她的脖子被勒紧,表情痛苦,每一次丢掷丝帕的过程,都是艺术家尽力挣脱“枷锁”走向更远的过程……表演结束之后,一条由黄色丝帕铺就的轨迹留在现场,变成一件由观众与艺术家共同完成的作品。
现场行为艺术表演
现场行为艺术表演
艺术家方索作品
艺术家方索作品
此次展览共展出方索水墨作品近四十件,从作品的命名可以窥见其创作兼有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特点和风貌,比如《无题》、《厌倦》、《回首已远》、《离离即即》等。展览还展示了由孟浪、岛子、浪子、吉尔·德拉诺瓦、王藏、任白、陈家坪等诗人创作的诗歌,是诗人以诗歌的形式所表达的对方索艺术的理解。
方索《回首已远》宣纸水墨(66x45cm)2016
方索作品《无题》
孟浪为方索作品《无题》所作诗歌
于硕一直致力于“超文化”现象的研究,所有跨文化、跨地域所发生的文化现象、事件都是其田野考察的素材。此次水墨展,集画家、诗人、音乐家、行为艺术家与观众现场互动于一身,也构成了一次中外水墨展览的创新。
展览现场
展览主题“意外出现”取古希腊语“现象”(phainómenon)一词的本意,即“出现”、“显现”。沿着“返回事物本身”的现象学路径,展览试图让法国画家的水墨“直觉”与中国诗人和音乐家的审美“意向性”对接,从方索作画,到诗人赋诗,乐师配乐,再到观者的主体化参与,始终将展览置于“即时把握”现象的过程中,让意义立刻凸显、发光,集体完成方索有意未完成的作品。
法国艺术家方索讲话
方索说:“我的油画或水墨画没有一幅是完整的,一切都向着所有的可能敞开,我把它们构思成可以从任意角度看出去,并留下各种可能的后续想象,那是几近于山水画的精神意象。”于是,他“总是被自己笔下陡然生出的图像惊诧,也总是无法做到循规蹈矩。生存在一种全面危机的现实中,尝试着用庄周‘御风而行’的流变和五分墨色的精微来表达充满悖论、嘲讽但也不乏善行的世界”。他从日常生活、流行图像和“高大上”的艺术品里的种种人类关系中获得感应,即时捕获人类生存境况的瞬间,进而观看和扑捉在“这里”或在“那里”我们到底是谁。
行为艺术表演过后艺术家方索与表演者拥抱
学术研讨会现场
学术主持于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展览构成了一个现象学的“事件”(Sachen)。商务印书馆是具有厚重历史的文化重地,始于翻译西学,将外国的文化学者和学术著作引入中国,将中西会同融合;方索多年来以一位外国艺术家的视角去探索中国的水墨,并且今天在商务印书馆举办自己的个展,同时今天的展览也囊括了诗歌、音乐、行为艺术和绘画等等内容,本身就是一次“超文化”的事件。“一百多年来,商务印书馆一直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场所,方索有一本汉法词典已经使用了20多年,便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这次展览我们希望掌握事件‘意外’扩展的现象学维度。因为这不仅是中国和西方的对话,也是书画诗歌、音乐、哲学之间的互动,是艺术家和观众的对话。”于硕在现场说道。
方索作品《归途》
岛子为方索作品《归途》所作诗歌
绘画之于方索是生命的抗争:“一块墨迹不只是它的图像,还是一个身体。它不完整, 变形,显出存在的困难。然而它将起舞。我的墨画不是为了描绘‘山水’,而是为了那些无声的、无形的、畸形的、未成形的、摸索形构中不确定的、无真相的存在,为他们那微不足道的一小块领土赋予生机。变形是我们的未来和我们的此在,咆哮、愤怒、腹鸣、变形、涂鸦、瘙痒、恼火……。为什么画画?为了存在和显现你我身上的那些无声与残缺。石涛的‘一画’自发地生成身体,一条痕迹,一个生命,皆在当下。”
学术研讨会现场
此次展览,画家方索的水墨作品、中外诗篇、超文化音乐和观者即兴创作、学术研讨会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行动过程,呈现出艺术的人类性和精神性,也是对“超文化方索现象”的一次诠释。超文化阈限中的方索,在拉斯科洞穴岩画和庄子的游弋中想象、记忆、期盼、求索,愤怒或沉静,保持着其作品及思考的连贯性,在诗、歌相伴中自我超越,追寻中国水墨在21世纪人类理解中的普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