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去年的九江美术馆研讨会会议上,作为其时的研讨代表,策展人熊云皓提出了一个建议,即不再执着于“意向”绘画附着的传统文人画的审美情趣,作为艺术家主体,必须承载时代赋予艺术家在当下的社会形态与环境中所面临的艺术本体的追问与思考,将目光与思路从“文人”转变为具备一定普世意义的“人文”性。会后,迅速就此问题与马志明先生及在南昌的艺术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家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并就这样一场观念上的变革付之于具体的研讨实践与创作活动。
为此,去年参与九江《意图》展的大部分艺术家于今年5月,在马志明先生的召集下从全省各地汇集到南昌,对这场观念的变革进行了深入而激烈的研讨。考虑到我们的这次艺术变革需要将目光投向社会,需要对社会形态进行学术深度的逻辑性梳理,又特意聘请南昌大学公管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博士赖志凌和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罗春兰二位学者担任我们活动的学术顾问,并参与研讨。经过两场研讨,初步明确了如下意见:
1。成立“马达实验艺术团队”由马志明教授担任“马达”的团队核心,召集省内外志同道合的艺术圈同行,引领本团艺术家实施这场带有探索与实验性的艺术活动;
2。确定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每年的跨年期间,定期举办旨在让艺术家将目光投射到社会,并经过思考与沉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名为《景观》系列的学术展和相关研讨活动;
3。在艺术批评家与学者的帮助下,改变之前“宅”在工作室创作的模式,鼓励艺术家做一定的素材收集与田野调查活动,结合自己的思考创作出带有一定观念符号的作品,并鼓励多元化的材料、形式创新。
此次的《景观。2017交流展》就是上述活动与思考的产物,对于艺术家自发、自觉试图开始尝试的这场展览,其学术意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是艺术家的目光投射与思考带有时代性与普遍性,从个体的私密空间进入到带有共通性的公共空间,从宏观的艺术发展史上来看,这是自古典主义向现、当代艺术转化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变化与考核要求。也是传统意义上的“画家”向“艺术家”转型的基础条件。
其次是基于上述观念的转化,必然会“逼迫”我们的艺术家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这场要求艺术家具备思想者和观念阐述者的实验活动中,积极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方才能创作并做出具备解读意义的重量级作品,从这个意义看来,对艺术家个体的成长有着极大地帮助。
第三重意义某种程度看来更是一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江西自北宋以来逐渐成为农耕中国的文化、经济中心。但恰恰是肩负这样一个沉重的文化包袱使得本土艺术家面对机械复制以来直至信息革命的景观社会缺乏有效应对的手段与从容淡定的态度,往往在宏大叙事与个人技法两个极端中徘徊,导致艺术家主体意志和身份的含糊。而《景观》展恰恰是一群本土艺术家一种“自觉地、创造性的工作”的初始,这个艺术实验的示范性与标本性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当下中国的国际化进程具有极大的启示性。
——策展人 熊云皓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