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从群青变成平静的黑夜深蓝,像是看着深色墨水一滴一滴化开,慢慢地晕开,直到最终变成一方无限的墨黑色……光是我们的,天空是我们的,在此之前我们皆为平等。“这是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回顾展第12号作品视频里的一段话,以文字描摹了这位74岁“光与空间运动”(Lightand Space Movement)的先驱所创造的艺术作品的诗性。
作为近五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詹姆斯?特瑞尔以光作笔,构建出一种积极的空间叙述策略,并运用到视觉形式的阐释思辨之中,自1967年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举办过超过160场个展。这位前卫艺术家追求超越想象的视觉体验,并不断刺激和唤醒人们的原始感知,探索人们对于感官刺激和空间转换的视觉与心理反应。
在视知觉体验中,光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媒介元素,它没有具象形体,飘忽不定,不可用手触碰,用耳捕捉,却散布在其他任何介质。通过它可游离于现实与想象之间——反射得以洞见真实的大千世界,折射则能企及虚幻的海市蜃楼。在神学领域,光是最初的启示与福音,是上帝创造的原初产物之一,而在科学领域,波粒二象性则提供了其作为特殊媒介的可能性。在宗教艺术领域,早期的预言家们通过光来喻示神启,在中世纪教皇格里高利的倡导下,变幻的光影与炫目的彩色花窗增添了教堂的艺术性与剧场性,为芸芸教徒奠定了更加虔诚的冥想场所;与此同时期的天竺印度,佛教则为众生构建了“黄金为地,七宝为界“的光耀极乐世界。
16世纪末期的古典画家卡拉瓦乔,将强烈的明暗光线对比引入构图,其后百年的荷兰画家维米尔,利用室内光线与空间构建了生活与信仰的沉浸式体验,到了印象派,以莫奈、雷诺阿为首的艺术家们更是热衷于捕捉时间光影的瞬息变幻,定格永恒。在摄影界,安塞尔·亚当斯利用光建立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到建筑领域,柯布西耶与安藤忠雄的世界里光与建筑一同完成了超越性的抽象体验。这些艺术家通过对光线的固有认知描绘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并呈现它的变化与发展。
区别于将光线视为辅助媒材的艺术家,特瑞尔把光线本身当作唯一的创作素材。特瑞尔出生于一个基督教贵格会信仰的家庭,随后在波莫那学院(Pomona College)学习了心理学专业,并同时学习了数学、地理与天文学,因此自小便崇尚的自然性宗教冥思与专业严谨的科学性始终贯穿其创作之中。“成为光“(belight)是特瑞尔创作中强调的主体意识,如同艺术家本人的兼具性或是光本身的双重性质一样,这句话既具备《创世纪》般宗教式的神秘体验,又涉及科学范畴的抽象认知。重视光本身,“让观众如同重视黄金、白银、绘画或者器物那般重视光,对我而言至关重要。”
实际上,将光作为创作媒介的探索在1960年代中期颇为前卫,以罗伯特·欧文、道格·惠勒为首的艺术家在美国洛杉矶发起“光与空间运动“,特瑞尔也加入其中,并随后成为南加州光与空间运动的先驱艺术家。去除了其他光与空间运动艺术家作品中层叠的视角与交织的多维空间平面,特瑞尔的作品带有当时盛行的极简主义特征,通过严密精准的几何光学计算来影响和调动感知与心理。
特瑞尔颠覆了古典画家历来所追求的从二维到三维的真实性,创造了一种从空间到平面的逆向运动,对视觉机制的传统性进行挑战与重组,如犹太教中的卡巴拉圣树(Cabala)一般,逃逸真实视觉机制,回溯到太一的无限。解读特瑞尔作品的过程,颠倒了原本人们对幻觉与错视的认知,在感官识别活动触发的投射过程中进行视觉再现与心理的矫正,以实现感官上的超验。
不仅如此,特瑞尔认为他的艺术作品是一种“慢艺术运动“,是那种“为了一个个体而创作”需要花上一个甚至几个小时慢慢观赏的作品。作为贵格会的终身教友,他为贵格会设计了“活栎树集会所“(Live Oak Meeting House),其中屋顶的代表作品《天窗(Skyspace)》,这是一个容纳15人的空间,观众坐在边缘的长凳上凝视空间中唯一的天窗。其灵感来自于贵格会的会面仪式,长时间的凝视带来冥思般的平和、沉静与纯净。
里程碑式的作品《罗登火山口(Roden Crater)》,则是将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座死火山的喷火口改造成为可用肉眼观测的天文台,借由自然荒野的壮美与人工光学装置的巧妙计算与布局,形成科技与自然的统一,自下而上地探索宇宙与世界的未知与无限可能。
作为特瑞尔在中国的首个大型回顾展,龙美术馆的展览涵盖了特瑞尔五十年来的艺术作品,包括灯光与空间装置、摄影及版画。其中,特瑞尔为龙美术馆空间设计的全新场域特定作品使得此次展览成为2017年伊始最值得期待的展览之一。
《全域装置(香格里拉[穿越山巅])》最初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艺术家早年在波莫那学院学习到的“甘兹菲尔德效应(GanzfeldEffect)“,将空间中充满有形光物质,并将观众放置在场域情境中,通过设计剥离其原有的感官认知,使观众无法识别地平与维度——好似飞行员在云雾中飞行,或在暴风雪中体验雪盲,以此模拟出穿越香格里拉山巅的效果,达到一种进入无限空间的超感官体验,其中几秒钟的高频变色闪烁更是将视觉错视体验推向高潮。
《空间投影装置》与《墙角装置》二者结构相似。前者的灵感来源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凝视观看,忘却语言,并进入游离状态的纯粹思考。在观赏过程中,观众会看到一个悬浮的三维几何发光实体,事实上它源于设置在墙角的投影仪光束。艺术家通过特定的角度与形状投射,使得光线具有雕塑般的厚重实体存在感,尽管事实上它们“没有实体,没有图像,没有焦点“。特瑞尔称自己的艺术为“感知艺术”,这使得他的艺术作品染上了一层古典经验主义哲学的主观色彩——存在即合理,存在即是被感知。
而《反射全息影像》胶片再现的则是光线本身。随着视角的转换,观众会在影像底片中看到光斑形成的立体维度。随着移动而不断变换色彩与形态的光斑,让观众对特瑞尔艺术创作中运用到的光学原理与技术实施进行再思考。
据龙美术馆馆长王薇女士透露,作为开馆以来最艰难的一次布展,本次展览起源于佩斯画廊与王薇女士接洽时提及詹姆斯? 特瑞尔的作品,这之后的三年里,佩斯画廊与龙美术馆一起致力于将特瑞尔作为一个特殊项目介绍到中国。虽然佩斯纽约画廊的总监JoeBaptista坦言特瑞尔是他们合作过最“贵“的艺术家,但包括佩斯画廊、龙美术馆和艺术家本人在内的所有相关人士皆对展览最终的呈现效果非常满意。在接下来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还将陆续前往龙美术馆,在光的包围中,体验视觉错位的惊喜。
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
展期:2017年1月22日—5月21日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文:令狐小
编:薛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