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展览开幕式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2017年3月4日,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及公众预告2017年的主要展览项目,其中包括北京主画廊空间的展览项目,以及2017年在深圳新近开设的珠三角分空间展览计划,同时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16年鉴》发布。作为2017年蜂巢北京馆新春首展,“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大型个展、“伪证与创生:宋朋个展”及“蜂巢•生成 第二十四回 游牧小说:蒲英玮个人项目”也同时拉开帷幕。
“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展览现场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以东方艺术的美学线索作为学术方向,并从艺术史的脉络梳理、当代艺术的生发现场、以及艺术家创作的美学趣味等角度切入,近年来推出了“轻逸”、“双向刺点”、“幻象”、“变异”、“不朽的风景”、“编辑景观”、“秩序的边界”、“过于喧嚣的孤独”、“作为窄门的绘画”等大型群展。
同时,近年来蜂巢关注了当代艺术创作中的重要艺术家个案,以回顾展的方式,深挖他们内在的思维方式和艺术造诣,确立他们回归到应有的艺术地位。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基本上是从“85新潮”开始贯穿至今,大多数呈现了他们非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特征。此外,旨在关注、研究、讨论年轻艺术家工作状态与成果的扶持项目,“蜂巢•生成”至今已推出二十三回展览。2017年的“蜂巢•生成”将聚焦海外留学的中国年轻艺术家的系列个展,预计将推出七回展。
2017年初,蜂巢将设立深圳分空间。蜂巢北京空间展览开幕后,深圳空间新展也开幕在即。2017年度深圳空间将有八档展览推出,将于3月19日以“灵晕与气韵”为主题,推出开幕群展。
“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展览现场
“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展览现场
一、 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
3月4日,“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作为蜂巢2017年首展推出。此次展览梁铨携其最新近作以“潇湘八景”作为创作主题,勾连传统美学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脉络,呈现传统视觉典范对于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并探讨由此带来的与众不同的艺术路径以及拓展将来创作的可能性。展览由夏季风担纲策划,持续至4月7日。
此次展览为了将空间与梁铨的作品很好的结合,特意将百余棵竹子放置在展览,根据园林特有的程式进行设计。梁铨在谈到此次展览时说,在最初,希望展厅布置越简单越好,不过现在的效果他觉得可以给观众一个更好的观赏体验。梁铨在谈到自己较早的留学经历时说,在看到外国的作品和接受外国的教育后希望做到中国和外国的平衡,同时在这个平衡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东西。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干净,更有趣味,并且这个趣味是和古人有关的。
艺术家梁铨和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在展览现场
梁铨 《潇湘八景》 2016 色、墨、宣纸拼贴 37×36cm
梁铨艺术风格糅合了中西方视觉文化的双重特征,创作语言是西方抽象主义的形式,但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却是东方艺术的美学底蕴。梁铨在汲取西方现当代艺术经验的同时,通过语言和形式的途径,回归到自身深谙熟知的中国艺术传统,构建了一个既与中国本土艺术有别又和西方艺术保持着差异性的美学框架。
“潇湘”初始语义来自于文学上的概念,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在有关文学创作中,但“潇”与“湘”二字作为一个词汇约在魏晋时代才结合。在绘画方面,“潇湘图”随着“潇湘”语词的定型出现了相关的图式,有据可考的题名与潇湘相关的山水画创作,直到唐代才出现和兴起。这个时期的“潇湘”意象,大多源于潇湘神话“舜帝二妃”传说、屈原辞赋以及左迁流寓文学,加之与寄情桃花源、追求身心清净逍遥的思想合流,从而罩染上离愁别绪、和美自得的“渔隐”情景色彩。
观众观看展览
真正以潇湘八景命名的绘画作品,最早见于北宋沈括中有关宋迪的记载。在近一千年的时间中,历代画家对于潇湘八景题材的创作长盛不衰,除了中国本土之外,在以日本和朝鲜为主的泛东亚地区,逐渐成为了一个延续不绝的艺术实践母题。
相近中国江南湿润气候的日本,水墨画的发展与禅林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自然接受了董源、马远、夏圭、牧溪、玉涧等人的江南系风格;而朝鲜半岛对天寒地冻的光景感到亲近,以李成、郭熙等寒林特征为代表的华北系,成为了他们的潇湘主题。在中国本土,潇湘八景的创作则是兼具融合了两种不同的风格特征。
“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展览现场
梁铨有关潇湘八景的表现目的,在于将湿润的空气以及明灭的光线变化固定在画面上,与指涉地域无关,而是与气候季节有关,与特定的时间有关,最重要的是与艺术家的心境态度有关。
这是一个建构于历代文人心中永恒的文化意象,却又是一片可以四处移动的风景。潇湘八景的这种“在地化”与“抽象化”的特征,恰当地回应了梁铨的抽象创作形式,彼此之间达成了心领神会的图式契合。在梁铨的潇湘八景系列作品中,那些无法亲临的古老风景,经过艺术家个人化的理解与转化,已不再是单纯的视觉经验,而是超越其上,具有了一种更普遍意义的内心景观。
“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展览现场
“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展览现场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在展览现场
“伪证与创生:宋朋个展”展览现场
宋朋作品
二、 伪证与创生:宋朋个展
宋朋作品中的大量图像挪用自影像与摄影中出现过的历史人物与新闻事件,画面时常显露一种空间纵深感,这或许来源于他的建筑学背景,他将人、事、物错落有致地置入画面空间,融入人造光线,制造出强烈的剧场真实。宋朋成长的青岛是过去的“老工业基地”,那个曾经笃信“真理”的时代,留下的是计划经济崩塌之后破败的工厂与环境,也是艺术家个人史中不可磨灭的成长记忆。艺术家在阴影中试图去证明、陈述、鉴定、记录、翻译曾经,追问当时的非正确性,去创造“伪证”,这是宋朋绘画所提供的命题之一。
宋朋绘画提供的另一个命题是“创生”,即是要创造一种存在的形式,并赋予它意义。基于自身具有表现主义特质的绘画方式,他的绘画形式开始以一种极度紧缩、堆积、重叠的形式出现,通常情况是所有的激情、悲喜和光线凝结为一个支离破碎或者模糊的形象,几张难辨的面孔,或被图像切割的肢体。
“伪证与创生:宋朋个展”展览现场
“伪证与创生:宋朋个展”展览现场
“游牧小说:蒲英玮个人项目”现场
三、 游牧小说:蒲英玮个人项目
年轻艺术家蒲英玮出生于1989年,2013年自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至今就读于法国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此次展览所有的作品与空间陈设都来自于作者自2013年居住在法国后开始的关于异域文化与少数人种的收藏。通过影像、装置、照片、绘画、文本等不同媒介的表达方式,这些感性的档案在跨越了国家、语言、殖民等宏大叙事后,最终降落在作者自传式的个人史写作上。
“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展览现场
“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展览现场
“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展览作品
“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展览作品
“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展览现场
“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展览现场
“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展览作品
观众观看作品
梁铨 《潇湘八景》 2016 色、墨、宣纸拼贴 30×45cm
梁铨 《潇湘八景之2016-1》 2016 色、墨、宣纸拼贴 120×90cm
梁铨 《当下之二》 2010 茶、色、墨、 宣纸拼贴 155×105cm
梁铨 《潇湘景色》 2015-2016 色、墨宣纸拼贴 200×14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