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艺术品销售一直有赖于艺术家本身的知名度,结合画廊的推动,再加上学术机构的认可,特别是大型美术馆的支持,从艺术品本身入手,推动市场。直至近年,开始出现从收藏家角度的策划,最佳例子是大型拍卖行联合知名歌手影星、设计师或大腕级收藏家,从另一角度开拓更宽阔的收藏群体,让艺术收藏成为时尚。
艺术市场与明星及知名人士的多元合作,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中一直是吸引藏家眼球的最佳策略。美国佳士得于2013年,就与好莱坞明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联手,举办“第十一小时”善慈拍卖会,当时收到邀请的艺术家纷纷创作或捐出艺术品,以支持迪卡普里奥的环保慈善基金。拍卖空前成功,更吸引不少好莱坞明星进场参与竞拍,让艺术拍卖披上了时尚的外衣。其后,当代艺术市场的膨胀,让苏富比(微博)加设“非常设当代拍卖”,并取名为“当代主题”,邀请不同的策展人、作家、艺术家、设计师及知名人士等,为拍卖选件。除了藉知名人士增强号召力,此策略亦展现了新的艺术取向,与常设拍卖区分开来,吸引年轻藏家进场。
不少才华横溢的音乐人都对当代艺术心有戚戚焉,甚至堪称专业收藏家。从上世纪70年代英伦华丽摇滚宗师大卫·鲍伊到乐坛常青树艾尔顿·约翰,再到当红的亚洲超级偶像崔胜铉,他们都是超级“艺术粉”。这三位的个人艺术珍藏,都已在国际拍场上显示出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从中可一窥才子们内心微妙丰富的艺术世界,还有音乐创作与艺术爱好的精神共通。
大卫·鲍伊:“艺术品是我唯一渴望拥有的事物”
被称为“摇滚变色龙”的大卫·鲍伊(1947—2016)是上世纪70年代的华丽摇滚先锋。这位传奇人物,去年初去世。2016年11月中旬,伦敦苏富比拍卖了他生前的艺术珍藏,缔造了近年来最为耀眼的一次拍卖。拍卖横跨两天,三场拍卖共计356件作品全数成交,共取得近33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8亿元)的好成绩,比拍前估价高出三倍。
鲍伊上拍苏富比的收藏,有一半是英国现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如法兰克·奥尔巴赫、达米恩·赫斯特、亨利·摩尔和格雷厄姆·苏瑟兰等人的作品。此外,雕塑、当代非洲艺术、后现代主义的家具也是这次拍品的重点。借着鲍伊的高知名度,此拍卖为拍卖行或市场引入新的艺术家,为整体艺术市场注入新的看点。事实证明,此策略运用得宜,创出59位英国艺术家的个人拍卖纪录,包括一些一直被市场冷待的英国艺术家:彼得·兰宁的《见证》以近8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684.7万元)的价格打破了艺术家的个人纪录。巨星的号召力引来非艺术收藏者的关注,此拍卖的网上竞投异常活跃,吸引超过2万6千人于网上观看直播,加上其他社交媒体的营销,成为近代拍卖史上的佳话。
那么,鲍伊是谁?这个拥有两只不一样颜色的眼睛,“雌雄同体”,时装大师们的缪斯,在舞台上涂口红、爱穿奇装异服,拍电影,画画搞艺术,把华丽摇滚发扬到极致的人物,极尽一生用音乐、时尚和艺术把自己活成美妙的艺术品。
鲍伊的音乐与时尚生涯长达40年。一生中有9张唱片达到了白金销量(100万张),所有唱片在全球范围内发行超过1亿4千万张。在他之前,摇滚乐一直以粗犷健壮的男子形象和真实朴素的舞台表现取胜。鲍伊却以他的化装:枯黄色的头发、女子气的模样和显然不真实的“人物”,塑造了另一种性别模糊、舞台戏剧化、颓废慵懒的音乐风格。随着朋克运动的兴起,鲍伊作为一名先行者,被主流摇滚格外推崇。
然而,走下万众瞩目的舞台,他与当代艺术和艺术家的缘分相当深厚。作为一位音乐巨星,他对艺术远不止是玩票,而是非常严肃的参与者。他不仅从事艺术创作、评论、艺术赞助、出版、策展与刊物编辑,还热衷于伦敦以及现代英国艺术。他在1994年贯彻率性作风,一改摇滚巨星身份,加入受邀方能参加的《现代画家》编辑委员学术群体,曾采访杰夫·昆斯、达明·赫斯特以及翠西·艾敏等当代艺术名家。1996年,他在传记电影《巴斯奎特》中出演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一角,广受好评。1998 年,他与诸位友人合作创立名为“21”的艺术书籍出版社。
他这样评价涂鸦艺术家巴斯奎特的创作:“他的作品和摇滚的感觉息息相通,这是其他很少视觉艺术家能比肩的……那些在他头脑里一直熊熊燃烧了10年或 15 年以上的想象力直接倾泻于画布,我能感受到此刻他的画笔正刷过画布。”他赞赏翠西·艾敏:“破碎的能量,我可以坐下来听她说上几个小时。”站在达明·赫斯特的作品前,鲍伊说:“他作品中主观的、情绪化的气质与他个人的恐惧是一致的——他对死亡有强烈的恐惧,而流露于画布的每一点都很谨慎,毫不轻率。”对于充满争议的杰夫·昆斯,鲍伊则认为,“他像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一样,有绝对的信念——日常行为的仪式表演将给他的生命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除了涉猎丰富的艺术,鲍伊还有庞大而有趣的家具收藏。其中100件非常特殊,是意大利著名设计师Ettore Sottsass和其创立的孟菲斯设计小组设计的家具,为此,苏富比将这100件家具专门划出了一个设计单元。他们设计的家具,造型奇特,色彩异常鲜艳。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作品总是在放大其概念性,弱化实用性。“或许也很难找到一个比鲍伊接受能力更强、更时髦的顾客了。”设计师Ettore Sottsass说。
2000年,在他的小女儿莱克西出生后不久,鲍伊被问起什么事是最值得为女儿做的。这位非比寻常的歌手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会带她去美术馆。”而现在,我们有幸走进“鲍伊美术馆”。
艾尔顿· 约翰:“我忠实于自己对艺术的热爱”
如果你看过史上票房第二的动画片《狮子王》,一定会随着那首《今夜爱无限》的主题曲而心潮澎湃。如果你看过当年戴安娜王妃的盛大葬礼,也一定会跟着那首荡气回肠的《风中之烛》而潸然泪下。演唱这两首传世金曲的,正是艾尔顿·约翰。这位极富感染力的音乐人,集创作、弹奏、演唱于一身,是整整一个时代乐坛的常青树。40多年的职业生涯,诸多耀眼的数字奠定艾尔顿的乐坛教父地位:共卖出2.5亿张专辑;获得过6项格莱美奖、4项全英音乐奖、1项奥斯卡奖、1项金球奖和1项托尼奖。
这位世界上最富有的音乐才子,还是一位狂热的收藏家。早在1988年,他就曾把自己的部分藏品放到苏富比拍卖,其中包括一幅安迪·沃霍尔的《梦露肖像》。
实际上,这位巨星家中的艺术藏品极为丰厚,包括德库宁、露易丝·布尔乔亚、吉尔伯特&乔治、翠西·艾敏、达明·赫斯特、凯斯·哈林以及朱利安·施纳贝尔,当然还少不了安迪·沃霍尔。艾尔顿在上世纪70年代曾见过沃霍尔很多次,所以在他的私人收藏中有很多沃霍尔的作品。
2016年6月7日,巴黎苏富比就拍卖了一件艾尔顿与大卫·弗尼什共同珍藏的一幅特别画作。这幅名为《无题》的画作,特别之处就在于这是沃霍尔和巴斯奎特两位重要艺术家在1984年到1985年合作完成的,以亚克力、丝网印刷以及布面油画多种方式构成。
1979年,沃霍尔在纽约SOHO区某家餐厅买到一张巴斯奎特手绘的明信片后,他便把这个涂鸦少年看作可供塑造的天才,最终助他在23岁那年登上了名声之巅。在美国媒体的报道里有这样一段描述:沃霍尔为了让巴斯奎特能够符合他所熟谙的那个艺术名利场的口味,甚至为巴斯奎特编造身世。把出生在纽约中产家庭的黑人男孩“美化”为在加勒比岛的贫民窟里出生,只身游荡纽约,每晚在纸箱里栖身。这样两位传奇艺术家的合力之作,经过艾尔顿的收藏后,如今拍得8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00万元)。艾尔顿与大卫·弗尼什二人共同表示,会把拍卖所得用于公益事业。这张作品可谓承载了艺术与音乐界的两段佳话。
此外,艾尔顿的收藏重点便是摄影。他从上世纪90年代早期就开始收藏安塞尔·亚当斯、欧文·佩恩、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爱德华·史泰钦、理查德·卡蒂考特、亚当·弗斯、桑迪·斯各格兰德的作品。2004 年,佳士得举办了他的摄影藏品专场拍卖会,共有70多幅作品成交,总成交额90万美元。“我从不会对欣赏摄影艺术感到厌倦。”他告诉《卫报》。2016年底,艾尔顿的150张摄影藏品在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展览“激进之眼”中展出。
艾尔顿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收藏:“我忠实于自己对于艺术的热爱。如果我喜爱某件艺术品,我就要对它作出回应。我享受这种时刻,这也让我能够轻易决定我是否真的想要买下它。”
T.O.P崔胜铉:“艺术之力足以改变人生”
国际拍卖行与音乐巨星联手打造高关注度的个人珍藏专场,这屡试不爽的营销策略在收藏市场尚处于发育时期的亚洲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2016年10月的香港苏富比秋拍,最吸睛的一场特拍当属亚洲超级偶像T.O.P崔胜铉客席策划的“#TTTOP”晚间拍卖。本场售出25件作品,总成交额高达1.36亿港元,刷新4项艺术家拍卖纪录,并成功拉拢新一代年轻藏家入场。
随着艺术市场的逐渐建立,年轻收藏家辈出,T.O.P正好是新生代收藏家的最佳典范,他的收藏植根于韩国本土文化,而国外的频繁活动,让他接触不少西方艺术,而这亦反映在他的艺术收藏中。崔胜铉钟情于收藏设计家具及当代艺术,在同辈收藏圈子具有影响力。这或许离不开家人的熏陶:他的妈妈和姐姐是画家,外公是韩国著名作家徐槿培,外公的叔叔则是韩国抽象艺术先驱金焕基。
起初,他因为担心会被外界误以为“扮有内涵”,而不敢公开自己对艺术品的喜好。幸得圈中艺术同好李政宰大哥的支持。两人年纪虽相差15岁,但李政宰不时鼓励他,和他聊艺术、聊家具,更有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名和晃平作为友人力挺,让他获得极大自信。
拥有如此傲人的艺术经验,难怪崔胜铉成为苏富比首度合作的亚洲艺人。此时的崔胜铉不是艺人 T.O.P,而是作为策展人,借此拍卖向人们展现他的艺术喜好和投资眼光。其中也透视了当今年轻收藏家的国际收藏视野,涵盖亚洲及西方当代艺术,更糅合不同时代、文化、风格以及思潮派别。
T.O.P说到自己的选件标准,“首先看作品的概念及哲学的新颖度,再看作品的观赏性”。另外,T.O.P 还亲自参加了一些展品的制作。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谈及与T.O.P 的合作,“埃里克·克莱普顿及艾尔顿·约翰等音乐人士虽然策划拍卖过自己的收藏品,但音乐人士自己亲自参与收藏品的挑选及制作,T.O.P是第一人”。
这次他策展的“#TTTOP”专场除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打开了拍场市场的新项目,此拍卖聚焦多位重要及年轻的西方艺术家,例如大师级的格哈德·里希特及安迪·沃霍尔,年轻艺术家鲁道夫·斯丁格尔及乔纳斯·伍德等;同时还向西方推介重要东方艺术家,如韩国艺术家朴栖甫、李禹焕、郑相和、白南准等。此双向的收藏交流是亚洲及西方拍卖市场近年的大趋势,各地藏家除关注本地艺术品外,对不同地域的艺术品表现出了愈来愈大的兴趣,最早如中国当代艺术,近有日本具体派及韩国的单色画等潮流,在此角度来看,“#TTTOP”无异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收藏指标。
这些音乐巨星对当代艺术的痴迷并非偶然。当走下光芒万丈的舞台,他们作为有着很高精神追求的人,总会寻找能给予自己创作灵感的事物。当代艺术与流行音乐有许多共通之处,它们都是对当下时代的多棱映射,都是呈现当今人们生活状态、所思所想的载体。观赏和收藏艺术,能给音乐人带来别样的享受与启发。这种来自跨界的新鲜刺激,正是他们所渴望的乐趣。而且,对外展示自己的艺术收藏,也是非常有品有范儿的美事。也许正是这些原因,这些音乐界的才子们,才会如此热衷于当代艺术的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