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当下,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物欲满足,而是指向审美品位和生活方式,因此商品的外在形式美感与内在文化品位诉求越来越被重视。为此,越来越多的商品生产、品牌塑造,小到日常用品,大到居住环境,都倾向于与艺术联姻,借助于艺术元素的植入提高商品品位、提升品牌价值。在此过程中曾经遥不可及的艺术也逐渐走出“象牙塔”,进入“寻常百姓家”。以日本著名艺术家村上隆与LV(Louis Vuitton)的合作为例,前者在2003年以其艺术灵感,用33种色彩来展现Monogram Multicolore系列手袋上的印花,一经问世便引得无数关注,一度成为诸多明星出街必备包袋,更为LV带来上亿美元的进账。
同样关于艺术跨界的尝试还有近日龙美术馆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签署的深度合作协议,在国内,艺术与医疗产业携手尚属首次。双方表示将在“医学的艺术表达”、“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医学心理分析”等学术领域,以及在医学与健康题材的艺术品创作方面开展合作。
跨界是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方式的融合,让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资源整合、消费终端占领、创意联合、产业转型,艺术与非艺术联姻,各种跨界“混搭”模式层出不穷,这些模式有些已经取得成功,还有些正处于摸索阶段。但毋庸置疑的是,当代艺术与其他行业如何结合的问题,已成为当代艺术家的思考与实践的新方向。
1、艺术+医学
典型案例:龙美术馆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手
日前,一则关于龙美术馆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签署深度合作协议的新闻引爆业内。众所周知,龙美术馆是国内迄今最具规模和收藏实力的私立美术馆之一,创办人是近年在拍卖会上频频高调出手的中国内地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创建于1937年,是上海市第一批三级甲等医院。双方将利用各自的优势,从医学考察、救护培训、艺术教育以及交叉的学术领域等多方位开展合作。
医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早期成功案例应该是“艺术介入治疗自闭症儿童”,以此为主题的展览也常见诸媒体报道。艺术家郭海平认为,通过艺术的介入,改善环境来减少患者的痛苦,这也是一种治疗。郭海平长期从事中国精神病人原生艺术的探索和实践,在他看来,让患者调动自己的艺术天赋,通过自发的创作去完成对病症的超越,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一种属于自己的存在感,这种方式既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又可以减少社会的治疗成本。
郭海平:用艺术解决人精神的困惑,这是人类最原始的一种调节方式,至今应该有数万年的历史。我做的事就是让患者调动自己的艺术天赋,通过自发的创作去完成对病症的超越,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一种属于自己的存在感,这种方式既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又可以减少社会的治疗成本。一些人在接触艺术之前,内心对外是关闭的,对未来看不到任何希望,对一切都没有兴趣,自从接触艺术后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我们仅仅提供了绘画这一项服务,在欧美大多数国家,用于精神康复的手段非常丰富,除了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应用得非常广泛。
而对于孤独症,今天有许多解释,甚至有人在人的基因上找出许多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我不赞同基因与众不同就是一种病,我们今天医学界最大的问题就是总在患者个人身上去找原因,而无视社会生态和家庭生态环境的问题。现在麻烦是政府不愿承认社会生态的问题,家长不愿承认家庭生态的问题,所有过错都让一个未成年人承担。“艺术+医疗”这种合作模式市场前景应该会很好,但是需要建立相关的评估系统,中国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2、艺术+地产
典型案例:百家湖美术馆
一般来说,建筑本身就是艺术。一个场馆、一个社区,从设计伊始,就能找到艺术介入地产的痕迹。比如我们经常在楼盘广告词中看到这样的词汇:“英伦风格”“美式田园风格”“新中式风格”等。在地产中引入艺术的做法由来已久,艺术地产概念也愈来愈迷人眼球。有借助艺术做营销的,如万科的深圳项目大梅沙东海岸,联手嘉德举办“中国嘉德珍藏油画上居展”,万科与嘉德获得双赢。也有聘请艺术大师主持建筑设计的,和在项目中特设艺术馆、画廊等艺术配套空间,彰显项目艺术气质和品位,并让艺术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来,将地产产品本身进行艺术改造的案例也频频出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北京的闻名遐迩的艺术群落宋庄,南京的1865创意产业园和百家湖美术馆。
宋庄曾是通州区最先开辟的地域之一,通州区是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发祥地,1865创意产业园则是金陵机器制造局遗址。而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百家湖美术馆前身则是大型商业体,有商场、超市、星巴克等商业体进驻。后经改建,成为今日频频举办国际化大展的高水准当代美术馆。如今,百家湖美术馆因频频举办高规格展览已成为南京市文化新地标。
严陆根(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董事长):眼下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作品需要更好的展示空间,它们需要场馆与作品产生互动,与观众互动,通过场馆和空间对作品的互动感以达到更为充分的展示效果。百家湖美术馆场馆的灵活性为当代艺术作品的展示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也使得美术馆建筑本身与其展示的艺术品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百家湖美术馆前身是大型综合商业体,具有相当的盈利能力。短期来看,改建后美术馆的定性是公益性展馆,从商业角度考虑,肯定不如以前,但我们看重的是它的未来。如此之大的自由度和可能性,加之美术馆一流的软硬件设施,一定会吸引国际上更多重要当代艺术家来到中国办展。
3、艺术+旅游
典型案例:金山下非常艺术小镇
这几年,“艺术”成为旅游业新卖点。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成就了如今的5A级景区周庄,乌镇也通过搭乘艺术顺风车招徕人气,吸“粉”无数。一些在建景区也从中看到无限商机,纷纷打造各具特色的艺术小镇。位于高淳区桠溪镇荆山社区的金山下村,以其优美生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各行艺术家们进驻,对当地农民和孩子展开公益艺术教学,把艺术融创到美丽乡村中。小镇定位是结合艺术文化元素,以文化公益、艺术美育、环保智造、娱乐休闲为核心,导入符合非常艺术理念的各类资源,围绕文化旅游、艺术展演、美食民宿、环保智造等构建产业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形成情景化、商业化、活动化体验,力求文化感染力、经济推动力和社会影响力并存,建设具有产业平台、社区服务、文化创作、娱乐休闲等主要功能的特色小镇,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独一无二的“非常艺术”特色小镇,区别于北京宋庄、人居友好、产业完善的文艺聚落。
陈晓峰(新浪当代艺术频道总监、非常艺术小镇发起人之一):慢城非常艺术小镇是在特色小镇发展的大浪潮下,集合艺术创意群体的力量,从而培育、塑造新型特色小镇的形态出来。我们重在创建新型的模式,从而创造出艺术文化介入乡村的有效方式出来,从而为特色小镇的发展贡献新的样式。让村庄变得更美丽,让村民变得更富有。非常艺术小镇未来的运营模式:一是建立在人人参与创造,人人可使用村庄,从而具有共享村庄形态的持续发展模式。二是非常艺术小镇将在艺术旅游方面发力,会配套最具特色的艺术旅游服务模式,成为全国特色小镇的亮点和样板旅游目的地聚合效应。三是生态教育产业上,非常艺术小镇将会以国际慢城丰富的原生态资源为基础,开发生态教育项目以及形成产业规模。四是打造非常艺术小镇成为平台效应,引进各种艺术活动,开发各种艺术衍生品,并形成和开发艺术产业价值延长链。在未来输出非常艺术小镇开发模式,形成连锁增值的品牌价值等。
4、艺术+商业
典型案例:K11购物中心
K11购物中心是全球首个率先把艺术、人文、自然三大核心元素融合,将艺术欣赏、人文体验、自然环保结合和互动的个性化生活品牌。2009年,K11艺术基金会创办人兼主席郑志刚对其家族企业新世界百货VIP顾客调研发现,很多人在投诉购物中心高度趋同,喜欢艺术的郑志刚于是想到可以把艺术中心和购物中心结合起来。2009年,30岁的郑志刚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艺术购物中心——香港尖沙咀K11艺术购物中心。除了很多第一次登陆香港的品牌商户之外,香港K11还展示着13组价值上千万港元的艺术品。K11在开业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并且收入比整改前翻了3倍。根据2015年的财务报表,香港K11的出租率接近100%,每月平均客流量超过130万人次。在这个购物中心里,长期展示着13组价值2000万港元的艺术品,均出自郑志刚的收藏。2010年,他又创办了以培育艺术人才为目的的非营利机构K11艺术基金会,其运转资金均来自购物中心的收入。成立4年来,K11艺术基金会共在香港、上海的K11购物艺术中心及武汉K11艺术村举办了38场展览,其中包括艺术家胡介鸣个展“景观”、迈克?沃尔夫(Michael Wolf)“真实玩具总动员”展等,并免费向大众开放。K11不仅长期展示典藏的本土年轻艺术家的杰作,更通过举办不同的艺术展览、演出及工作坊,透过多种类型的多维空间,让大众消闲或购物的同时,可欣赏到不同的艺术作品及表演,以加强艺术家与市民的沟通及交流,培养市民对艺术的欣赏,亦让年轻艺术家获得更多机会创作及发表作品。郑志刚称这种模式为“博物馆零售”,“这意味着零售品牌、公共空间以及艺术共融一体。”
所谓“博物馆零售”,准确一点应该是“艺术品商场化”,即摆脱传统的画廊、博物馆展览模式,把艺术品搬到人流量较大、更为开放的公共空间。对于观众来说,缩短了从日常的生活消费到艺术消费之间的距离,提供了更多欣赏艺术品、消费艺术品的机会。而对于商场来说,艺术品的融入,增加了空间的品位,也实现了商品、艺术品消费的双赢。
郑志刚(K11艺术基金会创办人兼主席):国内的商业中心太过同质化,在不久的将来,必将面临一场淘汰赛。虽然K11有时被定性为一个公益平台,甚至武汉K11都市商业中心的很多装饰被外界视为提高地产价值的铺陈,但这并不矛盾,商业可以和艺术很好地融合。很多人以为摆几件艺术品在那里就可以吸引人流,却看不到我们在背后所做的大量工作和积累的底蕴。好的硬件我们有,但是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力量,这是我们比其他模仿者强的地方。我们的灯光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团队来调的,不是随随便便布置的。把艺术推向大众,K11不仅是一种商业创新,更是一种社会创新,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商业利益的双赢,这样才可以让这种模式具有可持续性。(本段文字摘自《艺术市场通讯》)
5、艺术+品牌
典型案例:Monogram Multicolore系列包袋
当下的商业行为中,跨界合作是最受瞩目的行销手法,包括艺术品市场。2000年,LV(Louis Vuitton)设计总监马可?雅克布邀请村上隆对LV的经典图腾Monogram设计新形象。村上隆在LV袋面原本的字母图案上加上花的设计,用数十种鲜艳色彩代替之前的传统三色印刷,让原本稳重优雅的传统印象变得年轻缤纷。这种日本式“幼稚”,引发消费者一阵抢购,同时也带动时尚界流行风潮,Monogram系列包袋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LV与村上隆的联名合作系列是在2003年Louis Vuitton春季秀场上首次面向观众,并用33种色彩来展现Monogram Multicolore系列手袋上的印花,一经问世便引得无数关注,之后村上隆也在该系列包袋中加入熊猫、樱花、迷彩等图案,LV店铺也曾为了这个风格而将门店外全部换成了彩色的Monogram Logo,更一度成为诸多明星出街必备包袋。
纪太年(著名艺术评论家):这种跨界合作肯定是双赢的。从营销上来说,村上隆和LV都具有自身的影响力,两者合作首先就是热点。其次,艺术家的设计往往内涵更丰富,更容易引领潮流,因为艺术家对潮流和时尚元素的领悟更容易跳出来。这种合作对于品牌来说,具有一定艺术地位的艺术家,名气也是其品牌的保证。而对于艺术家来说,选择与品牌合作,也增强了艺术作品延伸的方式,因为他们的原创是有限的,受众也比较窄,但是融入到商品中去,他的作品受众面就会广很多。衍生品就是艺术家参与的,我国这方面做得相对落后,没有更多的创意色彩。衍生空间极其庞大,这也属于艺术消费的范畴。目前衍生品消费占艺术市场的25%,这样的比例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所谓的艺术大众化时代,艺术消费所占的比例应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艺术家创作和品牌设计相结合,这种方式恰恰就是艺术消费的重要的展示方式之一。(记者 陈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