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感知:蔡小松》个人艺术大展将于5月5日至19日在香港蘇富比艺术空间呈现,展览将展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蔡小松的29件作品,包括其于近期创作的全新系列作品--——《松?感知》。蔡小松早期作品多见工笔细描的文人赏石、星球、佛像等主题,现则以半抽象式山水巧妙捕捉大自然的精髓与真义,不为外在形体所限,别有韵律。在新系列中,蔡小松一改过往的具象表达手法,转以形而上的层面诠释世界。
蔡小松热爱行走,于上海修毕国画学位后,随即到欧洲、北非、美洲以及中东地区周游列国,亲身了解西方文化的起源,体验异国文化,其中历程令他深刻感受到不同文化与宗教之间的分歧。因此,蔡小松以笔为戎,其画作承载和平之意,力求达致和谐意境,平衡对立力量。蔡小松专注于分析人性与自然、人类与宇宙、古典与当代、过去与现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冲突。2011年,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 “未来路条”展区首度展出集光画于一身的《星球》系列水墨装置,蜚声国际。
对于本次展览,国际策展人、著名艺术评论家黄笃表示,蔡小松在经历了两年多的沉寂思考后,再次投入艺术创作状态,以更沉稳和新思路呈现出这批新作品,这些作品在对宋元绘画传统延展中又浸透着当代语言的气息。黄笃认为,蔡小松的作品在当代水墨圈引起真正的瞩目,正是源自他采用“山石”入画,甚至将系列绘画转化成为大型装置艺术,他潜移默化地催生出传统水墨所期望制造的当代语言。正当蔡小松沿着这一绘画思路呈现日趋完善之时,他顺即将其视点发生转移,即从具象的山石向抽象的山水的过渡——这显然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是由小格局到大视野的转变。从《山石》系列到即将展出的《松·感知》系列,无疑彰显出艺术家的个人艺术逻辑,让人体悟其中的深化与升华。
在黄笃看来,蔡小松作品中的这种转变与其说是表现绘画内容的变化,倒不如说是画家的世界观的转变。他将自然看作一种“混沌”整体,具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境界,自然不再是分离状态,而是有机联系。因此,在《松·感知》的新系列中,如果他把“感”理解为感性,那么“知”就指理性。感性代表了艺术家的直觉或悟性,而理性则表现了艺术家的审美判断力。
随着个人深思和悟性的不断推进,蔡小松对这一水墨新系列处理反而进行了过滤和抽离,最后几近“模糊化”。山、水、云被转变成了富有光感的褶皱形态,从而使画面更具通透性和浮动感,并强化了其时间的延展性,空间的无限性。他把自我思绪融入到变化的水墨之中,既呈现无常的生命状态,还营造出诗性的语言。所以,他画出自我感知,画出自我的胸中丘壑。在这个意义上,蔡小松所描绘的图景不再是山、不再是水、不再是云、不再是树,却又处处有山、处处是树、处处水流、处处浮云。事实上,他关注的不只是山水的细微之处,而更注重的是整体性的时空关系。他在“似与不似之间”,对客观对象在形式上进行高度提炼和简化,创新地建构了一种交织着既非具象也非抽象的崭新绘画风格,营造了高山雄阔,浮云变幻,静水深流的新境界。
不同于早前的赏石作品,近年来蔡小松将传统水墨元素重组作为主要诠释手法,以此来建立一种新的追溯性视野,并建构了一种新的水墨语言。可以说,蔡小松在最新作品中非常重视绘画的整体性,他尝试在自然与传统图像之间进行重构,并借助于以新的方法论来催生个性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依赖于他在创作中的不断自省和修炼,从而生成了一种自然、浪漫而抽象的诗性——一种虚静气阔和恢宏意境。这正是他的水墨步入的新境界。
关于蔡小松
蔡小松,1964年生于上海。蔡小松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早年研习试验过西方艺术媒材与形式之后,选择笔墨纸砚作画。自2002年起,蔡小松专注创作受其个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行走启发的奇石画、山水画和大型装置艺术。2010年,蔡小松移居北京,现居北京及洛杉矶。
蔡小松的作品曾于世界各地广泛展出,西班牙瓦伦西亚当代艺术博物馆、古巴哈瓦那国家美术馆、台湾美术馆、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荷兰鹿特丹世界美术馆,以及香港万玉堂等。
“感知:蔡小松”艺术展
公众开放日期及时间:
2017年5月5日至19日
星期一至五:早上10时至下午6时
星期六:早上11时至下午5时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休息
展览地点:
香港苏富比(微博)艺术空间
香港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一座五楼
查询:(852)2822 5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