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7年8月10日下午3:00,“王璜生:边界 / 空间 ”展开幕式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隆重举行。此次展览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微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主办,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协办,著名美术史论家巫鸿教授担任策展人。此次展览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艺术家个案研究系列的最新成果,王璜生近几年的主要艺术创作在展览得到充分呈现。
此次展览主题来自艺术家对“边界 / 空间”问题的不断追问。边界作为界限,既包含着对既有规则的怀疑与思想观念的对立冲突,同时它也是领土、意识形态等一切历史的和权力话语的外在彰显。而空间问题在艺术家的创作中被一分为二:一方面是艺术家持久以来的对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去感官化”的关注与反思,另一方面是从架上到装置,从二维平面的点线到三维空间视觉的转化与探索。
策展人巫鸿认为,“‘踰界’既诱人又隐藏危险,因为任何边界总是被习俗和常规把守,因为边界本身就是一个拒绝安全感的地带。王璜生的作品因其连绵流动的线条而富于诗意的抒情,但也通过流动的不稳定性激发出心理的紧张和对转化的焦虑。这种紧张和焦虑被一些关键细节放大,使抽象的线成为对历史记忆和现实政治的隐喻”,而“王璜生的抽象艺术因此总是具体和实在的,既从观念的反思中也从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怀中获得生命”。
多年来,王璜生作为一名艺术家、美术馆管理者、博物馆和艺术史研究学者,有着多重的身份。他的艺术创作,往往夹杂着传统文人的品性修养与突破自我的独立不羁精神,以及现代知识分子对文化、现实及历史议题的深刻关注和介入态度,使其艺术创作不再是对高雅文化和视觉愉悦表征的调用,而是通过对文化记忆的重建,重新审视全球背景下政治与多元文化的现实,并让人们对当下现实的某些僭越行为有所警惕。
此次展览日期为2017年8月10日—2017年9月9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活动亮点:
一.王璜生展览学术研讨会:
展览开幕当天,还举行了王璜生展览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策展人巫鸿、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主持, 尹吉男、吴亮、冯原、舒可文、朱青生、汪民安、王南溟、冀少峰、杭春晓、卢小根、盛葳等专家学者针对此次展览进行了专题发言。
二.开幕现场:
现场部分作品图片:
在本次大展隆重开幕之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艺术家王璜生,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策展人巫鸿,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接受了新浪当代记者的采访:
对话|王璜生
新浪当代:您如何解读自己的作品?
王璜生:我的作品,这次巫鸿选择了我两个系列,两个大的线索,一个线索是从线条到铁丝网,第二个线索是纱布到平面上,这两条线索都交叉到一个点上,我的作品强调一种艺术与人的感官体验,感官就是声音,肌肤的接触,眼睛的接触等等,我希望这种感官体验能够在传统艺术方面,像线描,是怎样在中国传统画里面,在宣纸上体现美感的。从铁丝网的选择来看,它与人的感官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它们的关系,物化的属性,像暴力,伤害,等等一些属性,像纱布,它有疗伤,包扎,优美,凄美,等等这样的属性,这些结合在一起,产生作品的丰富性,对人体验的丰富性。
对话|巫鸿
新浪当代:作为本次艺展的策展人,您的策展初衷是什么?
巫鸿:和王璜生的一种长期交流,从广州三年展开始,那是2002年,到现在已经15年了,所以我们有长期的交流,这次他希望做一个比较重要的个人展览,谈了一些想法,这些想法都是一些重要的概念,所以我也很有兴趣进行合作。
新浪当代:您如何看待王璜生老师的作品?
巫鸿:一直在关注,我和他前一段做的展览,像在苏州博物馆,我都在参加了,所以我一直也了解他在作什么。
对话|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
新浪当代:您如何看待王璜生老师的作品?
郭晓彦:我觉得王璜生在中国艺术界比较特殊的一个人物,非常有能量,对中国当代艺术有非常大贡献的一个学者型的艺术家,他的身份多重,他做美术馆馆长,也做研究,也做创作,也有关对中国当代社会问题的观察,他把所有的经验,能量融合在一起,进行创作,所以,呈现出的创作是很有人文性的。
新浪当代:您作为资深策展人,如何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创新性?
郭晓彦:我觉得中国当代艺术需要发明新的艺术方式和新的展示方式。艺术家要对当代生活有新的观察和理解,以更大的视野去为未來的生活做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