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据悉“艺术与科学国际联觉大会”组委会宣布,第六届国际联觉大会将于2018年5月在西班牙格拉纳达/阿卡拉瑞市举办, 被国际联觉学术界誉为“中国联觉艺术第一人”的熊宁辉老师,成为大会组委会特邀的艺术家委员、中国代表。今天,艺术媒体人马春雨有幸采访到了熊宁辉本人,请他来解读一下“联觉艺术”这一全球范围内新生的跨学科艺术流派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本文熊宁辉老师将与我们一起分享他在国内跨学科研究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将针对现阶段中国联觉艺术的发展状态进行整体的剖析。
熊宁辉,音画联觉艺术工作室主持人,中国音乐图像学学会理事,著名油画艺术家,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联觉大会组委会委员。
其油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并获奖,并以音乐为绘画创作主题,从分析个人心理感受和联觉现象入手,探索音乐视觉化、视觉艺术音乐化的思维理念和创作实践。2007年于北京保利剧院曾举办《音乐与绘画》熊宁辉油画个展。自2008年,他先后在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微博)、上海复旦大学等剧院、美术馆、高校举办了《画出你心中的音乐》系列讲座及实验绘画课程,并参加相关学术交流并发表研究论文,包括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TM音乐图像学第十一届研讨会,2013年首届中国音乐图像学国际研讨会及历届年会,2014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音画联觉创意绘画工作坊》系列活动学术主持,2015年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联觉大会,2016年首届联觉艺术展论坛-跨地域的联觉调研项目主持,2017年美国联觉协会第十二届届全国学术研讨会。
马春雨:熊宁辉老师您好,我在互联网上搜索您的名字,总是会弹出“音画联觉艺术工作室”“中国联觉艺术第一人”等相关报道,而“联觉艺术”这一概念在国内很少会听到,您是否可以为我们简述?下什么是联觉艺术呢?
熊宁辉:关于联觉艺术,国际联觉大会执行主席、西班牙艺术城市国际基金会会长、联觉艺术家玛彩丽博士(Maria José De Córdoba Serrano Dr。)认为“联觉是大脑产生的一种共同感受的现象,这不是一种主观的幻意,是对外界的反应,一种明确的感知”。就联觉艺术而言,我的表述:它是用我们的“联觉体验”进行的艺术探索,帮助挖掘人类的生存体验和对“联觉”的理解。这里“联觉体验”可以是那些像西方联觉学界经常提到的几种经典模式,也可以是更具有广泛意义的一切跨感官的体验,也包括观念联觉,属于神经认知的范畴。
“联觉艺术”的历史应该是贯穿整个人类的文明历史,古希腊的荷马有一句非常玄妙的诗句:“像知了坐在森林中的一颗大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似的声音”,中国的伯牙与钟子期的对话“高山流水”,在中国我们更习惯将其叫做“通感”这是在古典文论中常用的,唐代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以音画联觉为主,而宋代的文学大师苏轼则是感官综合联觉的代表,比较著名论述就是钱钟书写的《论通感》。在西方,画家康定斯基、克里,音乐家李斯特、斯克里亚宾、梅西安、凯奇、斯托豪森,以及迪斯尼著名的动画大师费钦格,这些艺术大师都被认为具有超强的联觉能力,也反映在其艺术作品中,这也就是其神秘而吸引人的地方。
长期以来,联觉一直被人们理解为是想象的一部分而混淆,其历史转折是在神经认知科学技术发展的80、90年代,。神经影像学研究领域也已识别出联觉人群与众不同的大脑活动形式,探测到联觉其实是大脑不同分区比如听觉区,视觉区,嗅觉区等等,两种不同的区域发生交叉激活,于是就产生了某种类型的联觉。
“现代联觉艺术”开始的故事起源于美国联觉艺术家、现任美国联觉协会会长卡罗尔(Carol Steen),这个故事流传的很广,在联觉艺术史上是非常著名的。我本人也采访过她。她曾描述过她的独特的经历。她说:“有一次在进行针灸治疗的时候,平躺着闭上眼睛,她看见一个非常刺眼的红色出现在暗色波纹状绒的背景上,而且很快地变得很大,暗色在消失,还有绿色的形状出现在红色的中间而且在移动……于是我就将这种体验画了下来” 。为了探索其中的科学依据,她找到英国剑桥大学的联觉研究专家巴让科恩(Baron-Cohen)、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莱瑞(Lawrence E Marks)、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神经科学教授查西多维克(Richard Cytowic)。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在欧美掀起了联觉科学与艺术探索的热潮,一些专门的机构,比较著名的是英国联觉协会、美国联觉协会、西班牙艺术城市国际基金会建立起来,他们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结合相关的艺术展览和音乐会,进行联觉的艺术与科学的普及。
马春雨:刚刚您介绍了什么是联觉艺术,同时也提到了几个中国的案例,您是否可以帮我们解析一下中国联觉艺术的目前是怎样的发展状况呢?
熊宁辉:“联觉艺术”在中国自古就有,我们都知道古琴曲《高山流水》,这可以说是联觉艺术的最早的例证: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我们可以说,无论是春秋战国的乐器纹饰上,还是在汉唐时期的美术作品中,如汉画像、敦煌壁画,都能发现大量的联觉艺术例证,我在这几届的中国音乐图像学研讨会的发表的论文中都进行过研究。
中国联觉艺术发展到现在很不平衡,一方面那些具有联觉性的优秀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因为艺术家的自觉运用,符合中国美学特征:“以和为美、虚实相生、气韵生动”,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另一方面,从艺术作品包括绘画美术、舞台美术、尤其是运用多媒体声光视觉艺术的表现极其不到位,新技术的运用没有理论进行指导,设计工作者凭感觉而不重规律。
究其根源在于联觉艺术在教育中一直没有走到前台,虽然在有些艺术概论中提到,但表述不全面不准确,观念陈旧,如“同构联觉”这个提法,缺乏科学依据。还有就是我们过去对传统文化中的联觉也没有重视和运用,无法给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另外,国内在心理学、神经科学方面,针对联觉与跨感官模式的研究不多,与培养教育创新相结合的研究也不多见。
幸好我们生活在一个发展创新的环境,有一批支持我们的老师和领导,通过我们这些年的努力,我们从理论到实践均有所突破。发表学术研讨论文,开展结合传统文化艺术联觉教学,我们还在专业艺术学院、综合大学艺术专业、甚至在中小学开设艺术联觉实验工作坊或选修课,让学生开始接受启发,在其各自从事的项目中增强创新意识发挥。我们的作用在于积极促成这些新鲜事物在中国发芽和成长。
马春雨:说到您对联觉艺术的推广事业,大概是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的契机促使您选择了如此的道路呢?
熊宁辉:大概是在十年前,也就是2007年,我本人的“音乐与绘画-熊宁辉绘画作品展”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也就是第10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主会场,这个将古典音乐联觉进行视觉艺术传达的专题个展,当时在北京乃至全国都还不多见,因此当时也引起了学术范围内的小小的轰动,我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不知名观众的留言。也就是在那里,有观众告诉我,你的这些感受就叫“联觉”,这成为我在学术上的起步。
马春雨:在您从事联觉艺术研究、推广的这些年里,据说您做了无数的探索与实践,是否可以和我们简单分享一下呢?
熊宁辉:除了联觉艺术绘画创作和展览外,我在艺术家朋友们的鼓励下,在京沪的公共艺术空间策划了系列讲座“画出心中的音乐”,深入打工子弟学校进行艺术联觉公益教育,开设音画联觉艺术工作室进行网络科普,总结绘画创作和教学实践经验,撰写论文并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交流,这方面的工作在国内都是开创性的,获得了艺术界、艺术教育界的好评,也得到国际联觉界的认可,我非常幸运,但细想起来,也是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这十年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认同。我也要感谢与我合作过的单位和同事们,他们为艺术联觉的推广提供大力的支持,见证了中国联觉同盟之路。
我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时间,旅游度假是用于整理论文思路,策划方案和翻译资料都安排在晚上,画画却成了白天的一种休息。每取得一个“milestone”,就将主持活动的海报展示贴在工作室,算是一种奖赏。十年下来积累就多了。我看问题总体讲是绿色的,开始是黄颜色的,而后就是蓝颜色,最后合起来就是绿颜色,有意思是,我最初看问题都以积极的态度,不喜欢随“大流”,敢想敢干(黄颜色),但得到不少负面的反馈后进行思考总结(蓝颜色),却不放弃而换一个面貌进行发展(绿颜色),这符合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马春雨:我听说您曾应邀出席了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联觉大会,今年又作为组委会委员应邀参加将于2018年5月在西班牙格拉纳达/阿卡拉瑞市举办的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联觉大会,您是否可以介绍一下现阶段国外的联觉艺术发展状况?
熊宁辉:在西方,联觉曾在过去也被关注和研究过,但由于缺乏进一步的科学证实而搁置,直到近二十年才重新受到现代研究者们的关注,这是因为神经科学和技术手段的进步,神经影像学研究也已识别出联觉人群与众不同的大脑活动形式。由于联觉经验在艺术创作中经常被提到,因此从90年代开始,在各国都有学者艺术家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将联觉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进行研究,既有交叉研究也有分立的研究。在研究机构中,有成立十多年的英国联觉协会UKSA、美国联觉协会ASA、西班牙艺术城市国际基金会Artecitta、还有德国、俄国、比利时等各国的联觉机构,去年在美国还成立了国际联觉人艺术家科学家协会IASAS。在联觉研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你说的世界联觉大会,即艺术与科学国际联觉大会,从2005年到现在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五届,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艺术家在一起交流,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建立新的项目合作。我和合作伙伴杭师大的丁同俊副教授于2015年应邀在大会上进行了两次正式发言,这是我们第一次走出国门。
根据国际联觉大会的研究成果和专家的共识,联觉研究应是跨学科的研究,不仅涉及艺术方面(美术、音乐、文学),而且也涉及到其他的领域包括:神经学、心理学、精神病学、语言学、教育学等等。在当今,联觉研究的应用,不仅在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广告设计、多媒体娱乐应用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在智障产品、工业设计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与神经营销学、神经工业工程学、与人工智能研究的结合,前景非常好。
马春雨:您刚刚讲到您与丁同俊教授在2015年参加国际联觉大会的事情,而且说到这是中国第一次与世界联觉艺术对接,让世界了解中国,您是否可以给我们讲一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呢?
熊宁辉:好的。我一直认为,弘扬中国的联觉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由于语言和文化交流不畅,长期以来,西方联觉学界对中国的联觉文化研究不甚了解,有的认识甚至是错误的。2015年国际联觉大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被我抓住了,从而这种状况终于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和突破,我和丁同俊副教授为第五届国际联觉大会精心准备了两篇文章,得到了西方学者的极大关注,他们认为中国文化中的联觉对联觉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价值,论文编入国际联觉大会文集国际出版。
第一篇文章《中国古代音乐与艺术中的联觉》对中国古代联觉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从中国文字的联觉性,讲到诗歌乐舞画和书法内在的通融性,尤其是它植根于中国传统审美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在大会发言时,当讲到“以和唯美”这个概念的时候,我请丁同俊副教授用中文朗读《关雎》、美国联觉协会的联合创始人杜佩琳(Patricia Lynne Duffy)女士用英语朗读英译版,同时播放女中音歌唱家张卓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演唱录像,告诉大家中国古人的“和”与当代联觉研究的内在关联性。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联觉学界前辈莱瑞先生在看了论文后说:“给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你们关于中国书法的论述:一种传奇式的审美,通向独特的中文书写形式的联觉。必须承认所有的书面语言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视觉方面联觉反应;在书面语言的字词符号中;在口头(吟唱)语言的字词和语调中;还有,不要忘记了,在看到的和感觉到的手语的动作中。这三种语言表达的方式的区别和共性毫无疑问地在联觉反应上存在可以类比的区别和共性。而关于这些,我们仍知之甚少。”这也是西方学者对汉语如此感兴趣的原因,在于书写、发音和说话的手势动作的通融性。
第二篇文章《感官综合联觉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是以我的联觉艺术绘画方法论为主的文章,在实践方面也介绍了我们中国艺术联觉研究小组这些年活动和收获,发言结束时,我首次介绍了自己的几幅代表作并播放音乐,音与画的联觉打动了在座的听众,反响很好,这样就为日后我与西方联觉学的艺术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打下了基础,其中包括2016年的首届中国联觉艺术展论坛的合作,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和艺术中的联觉;与国外联觉艺术家合作,共同根据中国古曲乐曲进行联觉性的绘画创作;与国外联觉音乐家合作,配合他们的联觉音乐会,将自己的音乐可视化绘画作品进行展示。
2018年在西班牙又将召开下届即第六届国际联觉大会,我和丁老师有幸被邀请成为组委会成员,希望通过我们努力将中国文化与艺术中的联觉成果进一步向世人展示。
马春雨:既然联觉艺术是如此创新与前卫的学科,您又是如何让中国人了解到世界联觉艺术发展现状的?
熊宁辉:让中国人了解了国外联觉艺术的发展现状,与国外联觉学界建立合作,发展中国的联觉艺术和学术研究,促进联觉艺术在中国的普及,这些在中国都是全新的事业。我们的工作包括:
第一、介绍国外联觉研究成果。我采访国际联觉学界的知名学者艺术家,推荐
他们的专著和作品,发表在我主持的音画联觉艺术工作室公众号上,已经发布的或计划发表的知名人士包括艺术家玛彩丽(Maria Jose De Córdoba)、詹姆斯(James Wannerton)、人类学家德尚(Sean Day)、心理学家莱瑞(Lawrence E。 Marks)、艺术家雷铁米(Timothy B。 Layden)、卡罗尔(Carol Steen)、文学家杜佩琳(Patricia Lynne Duffy)、脑神经科学家丹科(DankoNikoli?)、产品和建筑设计师蒂娜瑞科(Dina Riccò)、音乐家何塞罗佩兹(José López-Montes)等。在去年联觉学术论坛期间,我把采访录的主要内容做出十多块展板,在北京、徐州、杭州三地的艺术机构和高校进行展示交流和推广。
第二、合作举办联觉艺术学术展及论坛。我们与国际联觉机构进行合作,主要是艺术城市国际基金会Artecitta,还包括国际联觉人艺术家科学家协会IASAS、英国联觉协会UKAS、美国联觉协会ASA,在北京、徐州、杭州三地的艺术机构和高校进行跨学科的联觉研究与应用的成果讲座,展示与联觉相关优秀艺术作品。其中,艺术城市国际基金会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版画院一号空间合作主办的2016年北京国际联觉艺术展,这是在中国大陆举办的首次联觉艺术学术展,我们的活动反响极大,中国文化报、中国日报、优酷视频都进行了相关报道。国际联觉大会执行主席艺术家玛彩丽(Maria Jose De Córdoba)博士还专程来北京为我们的活动进行剪彩。
第三、引进国外联觉调研项目。联觉调研是欧洲联觉研究组织-国际艺术城市基金会项目在中国的延展,虽然主要针对艺术类、教育类的学生,但也可以扩大至理工科甚至商务专业、或从事研发类的企业的员工培训。该项目有利于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以及联觉研究在跨学科层次上的研究;通过调研,对比分析中国人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人群的数据,探索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我负责组织国外联觉专家项目组负责人在国内的讲学、翻译跨地域的联觉调研测试题和讲解,该项调研工作已在北京和杭州两地的相关学校和机构进行,初见成效。
马春雨:联觉艺术目前在全球都是一个新兴门类,与传统的艺术形式相比联觉艺术的优势与创新性方式在哪里呢?同时又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熊宁辉:首先,联觉艺术作为新兴的艺术流派发展,从传统的架上艺术、舞美与影像到结合当代科技新媒体艺术、人工智能,由于其具有深刻的科学背景和人文多样性,我认为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第二、联觉在教育上与创造力的培养方面,基于心理学神经科学的基础,有近十年的发展历史,如果艺术联觉成为一门必修课而让学生进行练习,我们的创意思维将会有真正的起色。第三、在联觉艺术和神经认知科学的应用的带动下,在涉及多感官交互的产品和环境设计方面:汽车驾驶与内饰、建筑功能与内饰、餐饮与时尚生活、工厂与制造、电子与信息、甚至是飞机客舱,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方面的应用在国外开始热门起来。
至于未来,我想引用耶鲁大学教授、联觉学界的重量级人物莱瑞(Lawrence E。 Marks) 告诉我说的话。他是这样说的:“从我研究生毕业算起已经过去近50多年了,这几十年的进步是如此惊人,特别在神经科学领域,正如我们放在口袋里那些微型计算机的强大的功能,甚至可以用来打电话。关于联觉,持续地对行为和神经相关联的现象学体验的关注,具有巨大的价值的,特别是对关于我们生活和人生故事方面的联觉/审美体验。如果对联觉的进一步了解能增进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那我就很满足了。”
经过与熊宁辉老师的沟通,笔者发现“联觉艺术”这一全新的概念离我们的生活看似很远,但却十分的亲近,它可以影响人们未来的衣食住行,也可以引导社会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而联觉艺术研究在中国俨然是学术研究的荒野与蓝海,熊宁辉老师以一己之力在联觉艺术的研究道路上披荆斩棘,为后来人留下一个坚定不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