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8年1月31日,由中国当代水墨年会组委会、山东女子学院齐鲁当代艺术文献研究院、雅艺汇(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欧菲堡国际酒庄、三味教育机构联合主办,予觉学社、杜革私人艺术酒店、三味艺术、无界线、美揽天下、半亩方塘艺术网、中国形而上当代艺术协会等机构支持的2017第二届中国当代水墨年会在北京召开。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精神与个性,会期一天。上午举行了组委会工作联席会,在下午举行的正式年会上,秘书长李擎介绍了第二届中国当代水墨年会的筹备情况,山东女子学院齐鲁当代艺术文献研究院院长韦国、雅艺汇(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雅梅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词。
山东女子学院当代艺术文献研究院院长韦国(右二)代表主办单位致词。自左至右依次为:著名批评家曹喜蛙、学术主持杭法基、韦国、轮值主席侯亦超。
雅艺汇(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雅梅(右)代表主办单位致词。自左至右依次为:艺术家赵明洋、艺术家姚兴文、张雅梅。
年会共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主题发言,由轮值主席侯亦超主持;第二个阶段是全体会议,由秘书长李擎主持;第三个阶段是分组讨论,由学术主持杭法基主持。在近5个小时的年会中,学术委员会成员(按拼音排序)楚寻欢、高宏、侯昌恒、刘庆、冷述早、欧阳光、谭天圳、姚兴文、于明、郑元无,以及特邀嘉宾(按拼音排序)曹喜蛙、陈巺荣(香港)、邓国云、杜江岩、胡又笨、梁建平、隋牟、王三庆(台湾)、王笑今、许英辉、姚旭辉、赵毅等分别围绕年会主题展开了思想交锋与热烈讨论。
秘书长李擎(中)主持年会。自左至右依次为:雅艺汇(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雅梅、秘书长李擎、著名批评家曹喜蛙。
轮值主席侯亦超(中)主持第一阶段的会议。自左至右依次为:山东女子学院当代艺术文献研究院院长韦国、轮值主席侯亦超、收藏家赵毅。
学术主持杭法基在年会第一阶段首先抛砖引玉。
在第一阶段的主题发言中,学术主持杭法基首先抛砖引玉。他希望年会能够坚持思想的多元化,从年会中获得思想的升华。接下来,艺术家杨巽荣、予觉学社社长隋牟、艺术家高宏、荣宝斋画院教授梁建平、艺术家姚兴文分别发言。杨巽荣以烹饪为例,阐述了水墨精神的内在多样性;隋牟以宋庄为例,结合自身的水墨教学实践,认为宋庄艺术生态的多元化有助于艺术家进行自我反思;高宏围绕自己的艺术经历,指出了艺术家的生存是精神和个性存在的前提;梁建平介绍了由他创建的水墨同盟的发展经历,并引用经济学的理论,从当代社会信息资讯的角度出发,谈到了艺术家的自我认知问题;姚兴文在发言中首先了介绍了第一届水墨年会的情况,他也是以宋庄为引子,认为宋庄对艺术家的精神有破坏性的实验,同时,还阐述了艺术家“情”与“性”的辩证关系。
在第二阶段的发言中,艺术家郑元无首先谈了水墨的边界问题。在水墨的边界问题上,艺术家胡又笨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胡又笨以水墨的写意性为例,谈到了装置、雕塑等与水墨之间的关系。胡又笨还指出,虽然很多人喜欢标榜自己是艺术家,但其实连最基本的构图都不懂。在接下来的发言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郑旭辉谈了文化身份和东方根性的问题。艺术家王笑今在发言中,着重谈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涉及艺术家的国际视野,一个问题涉及艺术的内部逻辑。艺术家杜江岩则以老中央美院为例,谈到了视觉经验与视觉个性的重要性。艺术家欧阳光则以吴冠中为例,谈到了当代艺术家的人格塑造和责任担当问题。青年理论家楚寻欢先是以王国维为例,谈到了艺术家内在精神与外在个性的统一性的问题。随后,他又以谷文达为例,谈到了艺术家的集体精神与意识问题。另外,楚寻欢还认为,艺术其实就是一种游戏,这种游戏独属于艺术家。在策展人冷述早的发言中,他谈到了话语权与市场的问题。在收藏家赵毅的发言中,他谈到了科学、医学与艺术的差别,并用生活中的一些哲学现象,分析了精神与个性的具体指向。学术副秘书长刘庆在发言中,则以中央美术学院的课程设置为例,同时引用黑格尔的观点,也谈到了水墨的边界问题。同时,他还认为,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理论,即使再提前100年提出来也是成立的。
荣宝斋画院教授梁建平、予觉学社社长隋牟、艺术家高宏、艺术家许英辉、艺术家胡又笨(自左至右)分别发言。
艺术家杜江岩、艺术家王笑今、艺术家杨巽荣、艺术家谭天圳、艺术家王三庆(自左至右)分别发言。
青年理论家楚寻欢、艺术家欧阳光、艺术家杜江岩、艺术家王笑今(自左至右)分别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郑旭辉、嘉宾李新意、渤海大学副教授刘海静、艺术家于明、艺术家赵明洋、艺术家郑元无、艺术家姚兴文、雅艺汇(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雅梅(自左至右)分别发言。
收藏家赵毅、策展人侯昌恒、学术副秘书长刘庆、策展人冷述早(自左至右)分别发言。
在第三阶段的分组讨论中,学术主持杭法基以微信为例,谈到了思想启蒙与艺术家的个体精神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以威尼斯双年展为例,分析了中国水墨的国际地位。批评家曹喜蛙以互联网哲学为突破口,阐述了当代艺术家与批评家的关系,与网络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他还谈到了杜尚,对比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杜尚的不同认识。随后,他重点阐述了“起哄美学”的具体内涵,并以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谈到了水墨的继承与创造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来自台湾的艺术家王三庆与曹喜蛙进行了思想交锋。王三庆认为,艺术没有创造,只有发现。同时,他从自己的艺术经历出发,谈到了艺术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同时,王三庆还以儒家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为例,谈到了《文明的冲突》。在儒家思想的传播问题上,艺术家欧阳光与王三庆再次进行思想交锋。欧阳光认为,在我们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缺乏一种历史的真相和文化的真相,精神和个性只有建立真相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著名批评家曹喜蛙发言,并与部分嘉宾进行思想交锋。
艺术家王三庆(右二)发言。自左至右依次为:艺术家王笑今、艺术家杨巽荣、艺术家谭天圳、艺术家王三庆、荣宝斋画院教授梁建平。
著名批评家曹喜蛙(左)与学术主持杭法基(右)现场对话。
山东女子学院当代艺术文献研究院院长韦国则详细梳理现代书法的脉络,并列举了我们在解读传统文化时存在的几个误区。韦国还客观分析了井上有一对中国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剖析了中国水墨目前面临的问题,并与几位嘉宾产生了思想交锋。另外,在关于水墨的国际地位问题上,学术主持杭法基与艺术家王三庆在思想和观点上进行了深度交锋,将本次年会推向高潮。在年会的总结环节,学术主持杭法基再次申明思想多元的重要性。轮值主席侯亦超用三个关键词总结了本届年会:水墨兴盛、放下负担、文化自信。秘书长李擎认为,民间智慧和民间力量对水墨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表示将继续汇聚民间力量,持续发出民间强音。
年会现场一
年会现场二
在年会举办前夕,著名批评家徐旭、著名策展人马一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当代属灵艺术研究所所长白野夫、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员公冶繁省、青年批评家王文文通过撰文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徐旭认为,如果说把笔性、水性与墨性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富有主体创造精神的水墨艺术在当今这个开放与多元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依然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换言之,水墨艺术还有生命力的话,那么,它就应当用全身心去热爱并守护这一艺术样式的艺术工作者们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去证明之。马一鹰认为,目前水墨艺术发展的一个瓶颈是水墨艺术的审美观与心态还是停滞在传统哲学与美学的维度上,即水墨艺术思维大体上还是一种线性的一维思维,也就是说水墨做为一种艺术语言,境界上,视觉氛围上总是指向老庄哲学,指向古代文人士大夫美学。即使在很多具有探索前卫性的水墨艺术作品中,其水墨语言的整体指向依然还是传统的意境。水墨作品所呈现的境界还是老子与庄子所向往的隐退的世界,还是文人画的小趣味。与当代世界的文化景观强烈脱节。白野夫认为,在主流体系操控之下,现当代水墨艺术需要民间智识力量的关照,横向互动,不断深挖,协同迈进,使现当代水墨艺术吐纳相生,秉道可循。公冶繁省认为,当代水墨无疑是最能代表中国人性情和文化艺术精神的语言形式,如何面对当下真实人性和社会、时代问题在本体语言上生发和创造是当代水墨画家的普遍课题。我们期待新的水墨语言,它的无限可能空间诱惑着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实验,这种朝向未来的创造也预示着有艺术史和学术意义的作品出现。王文文认为,当代水墨,顾名思义是当代语境与水墨元素的高度融合的产物,其存在两点必不可少的元素:一是对于水墨材料的运用以及对水墨精神的挖掘;二是对当代社会的关注、与当下现实的联系。水墨画从产生开始发展到当下,能画的人不在少数,但为何我们悉数古代水墨名家时只能提及那么几位,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独特性和代表性,而这个独特性和代表性不在于他们摹古出了新高度,而是应时代之变,将水墨表现与时代人文结合,使水墨画呈现新气象。艺术的魅力在于变化,不变则不通,不能在新社会流通亦不能跟新时代的人沟通,那无论从实用性角度还是从精神审美角度都得不到相应的回应,这样的艺术如何能成为时代的代表呢?那么在当今这个各自为营的社会氛围中,如何使艺术家们的思想进行交流碰撞,如何使更多的社会角色参与到艺术互动中,这便是这个活动最大的意义。
全体与会嘉宾合影
第二届轮值主席侯亦超(右)与第三届轮值主席谭天圳(左)交接工作。
年会最后,还推举了年会的轮值主席。北京大学张江舟人物画工作室助理导师谭天圳被推举为下一届的轮值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