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8年3月9日第一届奥地利艺术双年展在维也纳开展,中国当代艺术家傅文俊受邀参展并与双年展策展人亨兹·普莱内尔(Heinz Playner)展开了一次深入的艺术对谈。
双年展以“大艺术”的宽广视野,将艺术、设计与生活视为一体予以思考,从奥地利在欧洲所处的中心地理位置,以及20世纪初现代主义发展中流传下来的艺术实验精神出发,试图在全球变革日趋加剧的今天梳理出清晰的思路,获知未来发展的一些方向。
策展人亨兹表示,身处全球联通的时代,我们不能仅将视野局限在单一区域内,双年展发生在奥地利,但我们非常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以不同创造性的思路和方式回应人类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
策展人亨兹与傅文俊的艺术对谈如下:
策展人: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更带来了具有革新性的生活理念和商业模式。无论我们身处何处,奥地利或者中国,这样的感受都是非常明显的。事实上,这也给整个人类带来了许多需要认真思考、共同面对的问题。
傅文俊:的确是这样,有一些问题已经出现,而有一些还尚未显露。但已经有不少人注意到了这点,尤其是艺术家们。新媒体艺术热潮的出现,就可以视作是艺术与科技碰撞的反应。在这样全新的科技社会中,艺术是充当一个解放者的角色,抑或是当下世界的妥协者,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策展人:摄影是19世纪末那时的科技产物,摄影艺术在之后一百余年里的发展命运似乎对当今的艺术家一些参考意义。从技术演变为得到认可的艺术形式,摄影艺术持续生长的同时,也给其他艺术形式,尤其是绘画带去了冲击,成为现代绘画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
傅文俊: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绘画流派,都是在西方传统绘画经历摄影制造的危机后,放弃古典绘画思路,转变发展方向而找到的新出路。摄影进入中国与欧洲同时期,由于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在手法、理念上的巨大差异,摄影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冲击要小很多,但依然有许多艺术家敏感地捕捉到它的价值,试图去寻找将摄影与中国艺术融合性创造的方式,比如郎静山的画意摄影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策展人:在今天摄影依然可以视作一门科技手段,只不过已经过渡到了数码时代。数码摄影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艺术表达的重要形式之一。你在这方面的探索很有特点,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也与奥地利等欧洲国家艺术家不同。来自不同地区的艺术家,其文化基因的不同决定了其艺术作品的独特气质,正是因为这点,我们邀请的中国、巴西、埃及、阿联酋、以色列、美国等国家的艺术家作品在同一个策展框架下,能以丰富多样性来探讨同一个问题。
傅文俊:“文化基因”不是人一出生就具有的,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传统、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影响艺术家的整个成长过程。就我个人而言,就对中国传统书画有很深的体会。所以在我提出的“数绘摄影”中,想法之一是希望在摄影中表现出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之间的冲突、水墨晕染与色彩交错的相互渗透、气韵生动与主观表达的契合呼应等,呈现一种崭新的艺术理念和独特的视觉传达方式。
策展人:当今艺术家的视野越来越宽广,不仅是“为艺术而艺术”,艺术与设计、建筑、日常生活正发生着不同形式的密切联系。也有许多艺术家关注艺术的跨界思考,比如在您的创作中连接摄影与绘画,将东方情趣意蕴与当代理性思考有机结合。
傅文俊:西方古典绘画讲究光影调、冷暖色调相融的表现技法,同时以光作为最基本元素的摄影影像更是讲究光影调、黑白与彩色。我将这些西方世界的发明也运用到我的数绘摄影创作中,因为它所带来的艺术张力能让我们重新定义摄影的特质,当然,新闻的纪录摄影除外。最后我想再说一句的是,一幅好的摄影作品所传递出的艺术家的观念会更加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