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开幕式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2018年3月15日下午4点,由四川美院美术学系、之空间主办,四川美院当代艺术研究所、艺术数据网协办,何桂彦担任项目策划,尹丹担任策展人的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项目“马文婷个展:惶然录”在四川美院虎溪公社之空间(B131)拉开帷幕。
空间入口处
作为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项目的首次展览,也是2018年之空间的首展,现场展示了艺术家马文婷近期的艺术创作,作品形式除了马文婷以往的架上作品,还可以看到艺术家的装置作品以及她对综合材料的运用。
展览前言
马文婷,女。1983年生于甘肃省兰州市,2001-2005年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2005-2008年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2008年获“罗中立奖学金”,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本次展览策展人尹丹
在策展人尹丹看来,马文婷是对视觉形式颇为敏感的艺术家,笔触、调性、构图皆不落窠臼,善于将所见所悟的各种绘画语言融会使用而无生涩僵硬之感。“她所营造的画境似乎并不欢快,无论是早期用黑色调子表达的无人乡野、破败街区,还是如今作品中所呈现的现代废墟、生命之叹,皆让人隐约感受到些许沉重与绝望。但马文婷的作品却有意地避免一元化的表义模式,即使是那些孤寂的景象,也时常被画得阳光明媚或繁花似锦,让人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左右摇摆。”
展览现场
作为一位极其有力量的艺术家,马文婷总能以意想不到的方法强制性地把破碎的现实重新拼装起来,把人生戏剧性的荒诞穿越处理得举重若轻。在她的绘画作品中摧毁与重建总是不断地纠缠反复,不断地斗争和解,通过对现实的肢解与重建,来跟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各种真实与荒诞交织、戏剧与现实并存、扭曲与束缚纠缠共舞。
本次展览名“惶然录”来自艺术家最喜爱的葡萄牙现代主义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同名诗集名。展览中,马文婷选择了绘画与不同材料、物品之间的并置,她的绘画作品大多描绘了支离破碎的扭曲的反乌托邦形象, 而装置作品大部分来自对日常物品的使用和改造,通过材质的张力来产生内容之间复杂的意义和微妙的关系,来表达一种对生存的焦灼和无望的失落。它是和我们今天时代情境下意义的缺失、精神的焦虑和生活的无力感所直接相关的。对人生的挣扎和现实无奈的体会是她近期作品中最阴郁的基调。
展览现场
马文婷接受采访时表示,书中的情绪与自己的这批作品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我不是观念型的画家,可能很多的信息不是源于书本,而是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因此,我更关心的是人生存的状态和心理感受,在这样一种混乱的、强制的、暴烈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人们生活其中无奈的沉浮、惶恐和纠缠。从我早期到近期,虽然作品有比较明显的变化,也可以越来越具体的看到画面的内容越来越复杂,这也是我想要通过画面去表达的我内心的感受。”
部分展出作品
在马文婷的近期作品中,关于监禁、剥削和修改等内容不断出现,作为权利控制中最强烈的形式,它不仅体现为特定的事件,而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隐含在日常的阶级关系中,甚至是一双鞋、一件衣服都携带着象征性的信息,马文婷通过一种强硬的画面控制不断地拆解现实,通过对画面空间不断的绑定和约束,形成逼仄和尖锐的画面效果。她用诗意化的语言来呈现时代症候下人类的情感缺失和精神痛感,在她的绘画和作品中摧毁与重建总是不断地纠缠反复,不断地斗争和解。她为我们理解艺术和现实的深度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项目”项目策划何桂彦(左一)
开幕式现场,何桂彦作为“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项目”的项目策划致辞时谈到,本次马文婷个展作为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项目的首个展览,此后之空间也会展开一系列的学院青年艺术家及川美毕业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呈现近年来在创作上有突出个人面貌、具有探索精神的青年艺术家。“川美1978年以来,创作的血脉一直在延续,各个时期都有代表性的青年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形成可持续的、跨系科的交流平台,不仅仅在于展示四川美院青年艺术创作中的一些新现象、新倾向,而且希望以批评性的视角,审视和反思今天创作领域中的一些问题。”
谈及此次展览的作品,何桂彦表示,马文婷从本科国画转向研究生油画,经历了早期作品风格的图像表达,并在图像语言和风格技巧中做了很多的尝试。“如果说她早期的作品是与现实相关联的话,展厅中的这一批作品是其对图像、对现实的思考,带有艺术家个人经历的复杂性和多维度。有些作品尺幅虽小,但可以看到艺术家在媒介、语言、材料等方面的尝试,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用情感去面对绘画、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艺术家的真实状态。”
批评家王林(左一)
批评家王林以“惶然”入手,谈到人们之所以“惶然”是想改变说教的因素,从说教的状态中走出来却又暂未找到明确的目标。“处于惶然之中,这种状态就是执着于艺术,又不舍弃艺术,带有探索性、实验性,至于能探索到什么,那是以后的事。惶然的状态,是人生活在艺术当中所发生的。”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李强(左二)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李强作为马文婷的研究生导师,可谓亦师亦友。在他看来,马文婷过去的作品有着大家所期盼的经验,抒情的、深刻的写实画面,这几年作品中带有一丝彷徨,这种社会的、现实的、艺术的复杂性是没有办法用好坏对错来评论,具有某种深刻性。“在读书期间,马文婷就有着良好的美术史修养,她可能技术不是最好的,从她身上我受到了教学的启发,那就是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想先于技术’。看一个学生在艺术上会如何,不是从现在的年展中是否获得金奖,而是在未来有没有更大的空间。马文婷作为我后面研究生的师姐和川美年轻一代的老师,我对她的未来充满好奇与期待。”
四川美术学院纪委书记苟欣文(左三)
四川美术学院纪委书记苟欣文致辞时表示,之空间作为美术学系管理、运营的艺术空间,希望做出自己的特色,在各类画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向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艺术家马文婷(左五)
本次展览的主角,艺术家马文婷致辞时首先表达了对各方的感谢。“感谢美术学系搭建这么一个学术平台空间,成为学院的学术高地;感谢恩师李强对我如师如友般的教育;感谢油画系及学院老师和朋友对我的支持”。此后,马文婷感慨道,自己从2001年来到川美至今已经有17年,正式开始画油画也有十余年的时间。在她看来,艺术之路是艰辛的,“可能十年并不能磨一剑,大家都还在探索的路上。希望大家一直努力,把川美辉煌的历史高度继续发扬光大。”
现场嘉宾合影
关于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项目:
2018年伊始,四川美院之空间将推出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项目,持续以“个展”的方式,呈现近年来在创作上有突出个人面貌、具有探索精神的青年艺术家。这些艺术家不仅包括在校的教师,也包括毕业仍在坚持创作的校友。众所周知,1978年以来,四川美院在艺术创作上文脉一直得以延续,而且,涌现出许多代表性的艺术家与代表性作品,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一条创作主线是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青年艺术现象"展开的。另一个特点是,四川美院在创作上一直秉承自由、开放、多元的理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譬如“以创作带动教学”,推出“创新性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虎溪青年艺术人才驻留计划”,等等。既有的艺术传统、艺术传承,使得四川美院的创作血脉薪火相传,不断向前推进;而年轻艺术家的涌现,则为其注入活力,带来新的可能性。“青年艺术家项目”的启动,目的不仅仅在于展示四川美院青年艺术创作中的一些新现象、新倾向,而且希望以批评性的视角,审视和反思今天创作领域中的一些问题。
关于之空间:
“之空间”位于四川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的虎溪公社内,具体门牌位置为B131,是由美术学系管理、运营的艺术空间。它拥有300平米的使用面积,承载着教学实践、艺术展览、视听活动、学术研讨等多种功能。作为一个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理论系科,美术学系旨在使其扮演展示空间与学术平台的双重角色,将学术性、批评立场贯穿于各种活动之中。2017年9月以来,“之空间”不断地推出了系列高质量的艺术、学术活动,期待您的关注、支持。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