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央美“学院造型奖”首展:郭亚冠、时子媛双个展亮相鲁虹: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全球设计权力榜 2018米兰设计地图同期发布焦俊华与郭文伟师徒共创国画焦墨巨制《万壑松风》近现代书画领风骚 当代绘画强势崛起赵无极《大地无形》50年后再曝光代大权:也谈版画收藏她的雕塑是一种矛盾的精神启示清乾隆天球瓶上拍估价近亿当代女画家美术作品展长沙分享会圆满举行吴克军:书画造假 千年难题仍难解“此心光明——纪光明书法作品展”在广东热展手札市场全解析:以黑马之势走向台前上海匡时春拍呈现琳崖高盘耸玉霄艺术收藏有诀窍,经典拍品永不败梁江:书法、绘画是我治学必备的基本功卢有光:书法的修养和探索永无止境斯舜威:传承文脉 古汉语不可或缺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差别清代惊人画册《红楼梦》欣赏著名画家焦俊华与郭文伟师徒共创国画焦墨巨制《万壑松风》滨海皓翔杯第五届国画展在滨海新区博物馆开幕陈晨新书《中国绘画史原来可以这样读》发布签售会在天津博物馆举行天津名家书画精品展开幕 扬州八怪研究院天津院创作基地落户东丽视频:中英创意对话暨英伦巡展项目专家座谈会《中国绘画史原来可以这样读》出版 3月25日在天津博物馆签售视频:回报母爱 天保九如—肖培金戊戌水墨作品展大匠之园—边秉贵艺术作品展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回报母爱 天保九如—肖培金“戊戌水墨作品展”在静海举办著名作家、书画家张宝瑞《百馗图》画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趣写生活方寸守真-走进花鸟名家郭书仁的绘画艺术墨清叶蕴-天津美院女同学会作品展在水上公园津门老茶坊展出王爱宗教授南开大学开讲:坐望云起—中国画的精神家园“天津二JI”纪振民、姬俊尧荣获2017中国书画十大年度人物座谈会实录走进花鸟画名家郭书仁的绘画艺术
首页 >> 当代艺术 >> 正文

央美“学院造型奖”首展:郭亚冠、时子媛双个展亮相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03-29 10:33

开幕式上师生合影

天津美术网讯 2018年3月23日,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学院造型奖”优秀学生支持项目系列展览的首场,“我的春天藏在衣袖里——郭亚冠、时子媛双个展”在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A501举行。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马路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王颖生致辞

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马路,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王颖生,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吕品昌,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参展艺术家、“学院造型奖”获得者时子媛,参展艺术家、“学院造型奖”获得者郭亚冠分别致辞,策展人胡祎祺主持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吕品昌致辞

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致辞

“我的春天藏在神的衣袖里,宽大的衣袖轻轻拂拭世界的尘埃,为自由的思想和执着的力量加冕”,1986年的作家苏小和在《绿袖子》一诗中曾写到。就艺术而言,艺术家全部的秘密就是关于心灵的自由,它不是浮于技巧的浅层视觉经验,也不是游离在物与材质的外衣,它是一种个人经验的独白,艺术家的自由精神塑造了作品的全部内涵。就像在郭亚冠和时子媛的作品中,审美视觉带来的并非全部的秘密,真正自由的答案正藏在衣袖中静待唤醒。

参展艺术家、“学院造型奖”获得者时子媛致辞

参展艺术家、“学院造型奖”获得者郭亚冠致辞

此次郭亚冠展出的作品皆为在校写生系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他展开思考的落足点。在其笔下,人体不再是柔和或细腻的画风,一具具纯粹肉体下仅存着腐烂与消弭,似一朵即将凋零枯萎的花,衰败的无奈让人产生悲伤的共鸣。想象的,真实的、杂乱的环境,艺术家把有序变成无序、无序变成有序。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经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对生命的信任已经消失,生命本身成了问题”,从肉体的腐烂到生命的归属,是郭亚冠作品带来的冲击,也是尼采酒神精神(Dionysian Sprit)式的情绪发泄。在“醉”与“迷狂”的状态中,他的作品用象征性的人和面孔,将这片复杂的周遭环境为代表的世界用“理想化”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策展人胡祎祺主持开幕式

展览现场

时子媛近期的作品则着重探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阐释了人的心理、感官反应,以物的再造挑战人的感觉。“你可以看到树在晃动,但是感受不到风”——某些印记遗留在人的潜层习惯中,保持着应有的原则和秩序,使人的感知在重复中逐渐被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对平常的事物失去了“惊奇”的快感。艺术家有意打破这种日益钝化的感知,通过对现实生活事物的解构和有意的变形中,物体展现出具有“陌生感”的一面,从而重新唤起观者对事物、对世界的敏锐感知的复归。“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把事物提供为一种可观可见之物,而不是可认可知之物”。风、土、石头都是一种被规范化了的物象,但为了使石头成其为石头,创作者这里完成了对现实的拒绝、规范的颠覆,以及对人自由感觉异化的反抗。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学院造型奖”是为深入建设一流学科、引领新时代美术教育发展、激励造型类学生创作而设立的,面向校内造型学科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推出有潜力、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的优秀学生。与常规奖励不同,学院造型奖不设奖金,而是为获奖学生提供学术项目的支持,包括交流和展览等。从2016年开始,每年有11名学生获奖,其中1位获得伦敦驻留资格,10位获得校内个展资格。在中央美院百年校庆之年,推出“2018年学院造型奖”系列展览,将成为体现中央美院学术气质和品格的盛会。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4日结束。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郭亚冠作品:

《曹阔带来的女生》布面丙烯 80x60cm 2016

《对于俄西俄德而言的黄金时代》 400x250cm布面丙烯 2016 

《对于叶芝而言,亚当的诅咒老人们对水中的身影自赞……》布面丙烯 1440x640cm 2017 

《她俩爱吃臭桂鱼》布面丙烯 400x240cm 2016

《肖》布面丙烯 160x100cm 2017

自述: 

前段时间去京都,无意间看到了现实里的金阁寺。那天晚上发了一条这样的状态:“来到这个挤得鸟都拉不屎地方,住在一个直不起腰还依然撞得脑袋叮当乱响的房里。早上看到了一直期盼一睹的金阁寺,实在没有感受到沟口父亲所说的——‘人世间再也没有比金阁再美的事物’的那个金阁寺了。估计那场大火燃烧掉了曾经所有人对它的情感和留恋,只留下了它美好的名字。”

许多人看完我的状态,感觉到我是失望的,我却不以为然。现实里的金阁寺很美、安静,不带一丝褶皱的湖面照出了一位年轻姑娘姣好的面容,错落有致的松树是她丰厚的嫁妆,可悲剧还是在天亮之前悄悄地到来。有些画面的确就像书中描绘的一样祥和,殿堂顶部的凤凰在时光里静静地穿梭飞行……我那天的感受一时很难说清楚,有一种强烈的冲突在内心慢慢被消化、溶解。现实里的东西往往会一下冲淡所有的幻影,并非是现实里的东西不好,也并非想象过于完美,只是在这种碰撞中,两个本不一样的东西融合在一起,褪去了外皮,仅洒下一地的鸡毛,我再也无法捡起那个曾经淳朴的羔羊……

碰撞,和谐……

碰撞,平息……

碰撞,安静……

这是我们的心在跳么?

——郭亚冠

2018年1月22日 

导师评语 

写给老郭,郭亚冠

你的作品,大而不空,视觉有着落,但光凭这未必就有视觉冲击力。你的作品有视觉冲击力,是因为有超出视觉习惯的地方,整体和细节,这在学院里很难得。相反,习惯了的,看着也舒服的,很多,会像陈词滥调一样。视觉冲击力会伴随着“另类”的意境出现,这意境你有,新奇,有吸引力,又有些让人不舒服。

还记得你本科的毕业创作害得同学不敢去教室吗?本来没问题,倒创出了一大堆问题。创新来源于追问,用视觉的方式提供追问的机会,是解答了老问题又导致了新问题,有些问题因为有标准答案了,显得多此一举,有些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进一步探讨,有些还没有答案,还有些是假问题。不是创新都好,但是不创新显然不好,因为不动脑。

你现在是研究生,自然要研究问题。问题有质量和层级的不同,表象的和本质的,表象的是个别和急需的,本质的都是要共同而长远面对的,往往表象问题比本质问题更受关注,自己要分析清楚。做艺术的人有感官优势,更容易注意表象,要能由表及里才好。

观众的观看,是个被作品吸引、入迷、沉醉其中的过程,是一个不拒绝现实和往昔,却超脱于现实和往昔进入艺术世界的过程。对于作者,如何看待他的艺术世界,如何构建其艺术世界,如何应对限制,将不仅是智力和感觉范围的问题。艺术是引发的,是由大脑创造的,作品是个物质的中介,作者和观众的大脑,面对同一件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也不可能对应固定的文字意义。艺术在阐释的过程成长,这是规律。

艺术的追问其实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艺术,是人为的,都是编造,总有会被质疑的地方,但只有创造才能开拓心智,得到的质疑也最多,对质疑大可不必在意,因为开拓了心智,才能救赎自己,才是本质。

展览多做,见多了,让新奇的能够被人习惯,然后,再去发现新的问题。

“早点休息,什么都别想,身体最重要。” 

——马路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教授


 

在我的学生里不乏肯干而有才情的孩子。看郭亚冠的东西却几乎每次都超出我的预期。

——王玉平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郭老板”。

同学们都叫他“郭老板”,我对他的最初印象是儿子拍的一组照片,很多张都有他,其中还有几张是姑娘们给他扎辫子的模样,我看了觉得有趣,心想,这估计是个特‘娘’的人吧。

无独有偶,王老头嘴边也常挂着这个人的名字,常常感慨他“画得好”,我觉得,不会是一个人吧。

还真是一个人!有点分裂。于是,开始注意他的画。有一次是画课堂写生,模特嘛,看着就不提劲,两个人摆一起再正常不过了。可是面对他的画,就像是被一组重拳连续猛击,得张大嘴,傻子一样发会儿呆。

平常的课堂习作,他能画得投入,画的尽兴,画出霸气,在我几十年的教学中实在并不多见。(我并不是他的导师,只是偶尔上共同课,打过照面)

前几日我给大家布置了作业,每人画十张自画像,他画得好,我喜欢。他说,每天晚上睡觉前画一张,每张脸都是他,又不是他。他天生禀赋的才情,出手生猛,画里透出的一股子狠劲,是青春的拧巴,也是血脉的喷张,他身上透着烟火气。

说起“郭老板”,大家都很有话说。同学们常常去他的画室聚餐,即使冷的像个冰窖,即使一锅粥大家分,那大伙也爱去,问儿子为什么,儿子说,那还用问啊,他有趣呗!老郭会讲故事。

记得他跟他姐的故事很多,有一次,他姐骑自行车带他出门(大概五六岁的样子),他说,姐怕我掉下来,就用绳子把我腿绑在了后坐上,可骑出去不久,过一个坎一颠,我掉下来了,半个脸帖在地上,我姐完全不知道,还猛骑呢,哎呀妈呀,这可咋办呀,完了完了,这下可完啦,我这脸呀,硬生生的被拖出了很远……

本来是个悲惨的事,他能当成段子讲,甚至是笑话讲,可见这张嘴的功力了。

我总说研究生了,其实就是应那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脱掉学生腔是不容易的,郭老板却是例外,外表吊儿郎当,一看就不是好学生,常常还烟不离手,酒不离口,因为穷买不起酒,就自己发明各种勾兑方式,用他的话说,喝一两口就找到感觉,省酒。

说心里话,作为老师,怎么看他都觉得不像学生,更像只流浪狗,生存能力强的超出我想象。除了姐姐外,他好像很少提起家人,我见过他唯一的亲人该算是彪子了(他收养的一条狗,憨憨的,嘴边永远有黏糊糊的哈喇子,喘着粗气,到处乱撞。)他总是夸彪子,说,“他可仁义啦!真的!老好啦!”。

郭老板有句口头禅,“嗨,没啥事,还能有啥事!”。

 一个有趣的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一个画画玩命的人——是我对郭老板的印象。对了,郭老板本名叫郭亚冠。

他是王老头儿的研究生(因为这层关系,跟他的接触自然多了点),他今年研究生二年级。每次教学检查,他的名字就会被一再提起。

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申玲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个人简历:

郭亚冠                                           

1990年生于山东省济宁市;

201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获学士学位;

201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攻读硕士学位;

现居于北京。 

参展经历:

2014  “麦积烟雨”写生创作展,中央美术学院主楼展厅,北京;

2015  “奔跑吧,你”青年创作人群展,大韵堂美术馆,北京;

2015  “新青年艺术运动”群展,798悦美术馆,北京;   

2015  “千里之行”优秀毕业生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5  “千里之行”全国优秀作品展,罗中立美术馆,四川;   

2016  “青岛青鸟”个人作品展,山东青岛;

2016  “世相”群展,山东青岛;

2016  “三天”时间主题展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6  “花家地双年展”,花家地单元房,北京;

2017  “七宗罪”花家地单元房个人项目,北京;

2017  “雄黄”,德滋画廊;

2017  “艺术北京”,北京;    

2017  “漳洲国际当代艺术展”,福建漳州;

2017  “学院本色”,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

2017  “叙事”中国重点美术院校油画联展,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7  “素描现相”,莞城美术馆,东莞;

2017  “论衡”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展,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2017  “中国当代数字艺术展”,中华世纪坛,北京;

2017  “2017INTER-YOUTH艺术·家书展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7  “隐而未现”,上海多伦美术馆;

2017  “卓越青春”,北京前门劝业场。 

获奖经历:

2012  风景写生《海尔庄园》留校收藏;

2014  油画作品《三个女人一台戏》获“造型学院优秀作品展一等奖”;

2015  毕业作品《黄泉路上》获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二等奖”;

2015  油画作品《黄泉路上之贺林》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2016  获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室传承奖”;

2016  获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全额奖学金”;

2017  获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全额奖学金”;

2017  获2017届“学院本色展览”最高奖,“造型艺术奖”;

2017  获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开放日“工作室传承奖”。

时子媛作品:

《回响室》陶瓷、水、可动装置尺寸可变 2016-2017(现场图)

《回响室》陶瓷、水、可动装置尺寸可变 2016-2017(视频截图)

《回响室》陶瓷、水、可动装置尺寸可变 2016-2017(视频截图)


《回响室》作品介绍 

特殊制造工艺使瓷石内部中空,漂浮在水面并随着水流撞击发声,试图改变人们对平日习惯了的石,以及陶瓷展示方式的认识。

“石本无感,因人而有所感”,其所触人的不在于物性,它只是一个品味世相的媒介。石与流水共奏,创造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发声”亦将真实的碰撞展现得淋漓尽致。碰撞在瓷石内的空腔,在每块石头间,在静谧的山谷里,亦或是观念上的撞击,望能通过作品将一些无形的反响展现出来。进入“文化”领域的石常与各地宗教神学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独特的位置:欣赏石,潜藏着中国人反人工秩序的思想。石的秩序就是天的秩序——以无秩序为秩序。此刻石漂动、撞击的异象,比对古时所推崇的石之怪,质疑正常理性;推石之无用、爱石之朴的思想,似也生出同工异曲的意味。对观者而言,不论是孩童、青少年、未曾对所谓艺术感兴趣的成年人,乃至一生未曾出过山村的老人,他们看来石亘古不变的自然属性此时却被打破了,同样都产生好奇,生发感触。这不起眼的石却是普遍的,无论哪个地区民族的人都见过它,这也是我想挖掘的普遍性的人生体验。

《造物系列》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2017

《造物系列》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2017

《造物系列·造风》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2017 (视频截图)“造风”

《造物系列·造风》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2017 (视频截图)“造风”

《造物系列》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2017“造土”

“造物”系列

作品介绍

目前作品分为两组:一组是“造风”,一组是“造土”。把两组作业组合起来一方面是它们共同在试图探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的心理和物的属性也许是相对的;一方面竹、木掩饰了瓷土的存在,能更好地表现把陶瓷的自然性放大、不端上台面、改变“远观的规则”的想法。

“造风”:

草木摇动即给人起风了的感觉,而此刻人的皮肤未必感受到了风,此时的风是作用在心理的。我想从这个角度去“造风”,把风转化成视觉和听觉。

“造土”: 

陶瓷源于土,但自古以来被用作器皿、装饰,带有极强的工艺性、装饰性,这种属性牢牢附在陶瓷材料上,甚至把瓷制品打碎也不会消失。若是把陶瓷的自然属性放到最大,去除工艺性、器物性、装饰性,改变瓷制品小心翼翼的“远观的规则”,直到彻底地把人们心目中瓷的印象隐藏。然而“土”是不需要造的,此时土和瓷的界限也变得难以区分,这样是否模糊了陶瓷的边界?

导师评语:

时子媛是一个有真挚思想和情感的青年艺术家,充满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她的作品游走于材料与观念表现之间,《回响室》、《造风》等作品,通过对物象的超具像处理,同时付诸于视觉、听觉等方面的使用与处理,在空间、物理和心理层面给观者以冲击,改变了人们对物的固有印象以及对艺术作品常规展示方式的认识。以此把握和展现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意境…….就她的作品而言,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对技术和手艺的崇尚,更是思想价值和造型意味的统一。希望她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脚踏实地,并在已有的积累中走出自信,走得更深更远……

——吕品昌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


时子媛有着雕塑系以“材料表现”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第四工作室的学习背景,但她迄今的几个创作,既非写实具象,也和材料表现无关,却呈现这样一种意向:造景。这是一条非形非象非物的“心境”创作之路。“陶瓷石的漂浮”一开始还是以材料拟物为起点,但随后的拓展已全然把材料概念抛到脑后,把拟真的“陶瓷石”的存在空间置换为室外自然空间中,开始其“造景”实验;再到“室内竹林”的造风,时子媛的个人创作面目似乎已成雏形。这时候,可以观察到她是如何把力所能及的艺术语言与她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审美趣味结合起来,经营自己的艺术方略。时子媛这几件作品在学生当中是一个有益的案例:有限的技能并不是想象力贫瘠的借口,作为一个刚起步的艺术家,重要的是积极发声、并在艺术交流中用心倾听有益的回馈。

——曹晖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基础部主任,副教授


个人简历:

时子媛

1996年生于广西南宁;

201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雕塑系;

现居于北京。


参展经历:

2015“观察与表达”优秀作业展,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2016“诗性·介域”2016中国当代抽象雕塑艺术展,北京;

2016“我的2016”雕塑系年度学生创作展,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2017“学院本色2017——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

2017“践行—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奖学金获奖作品展”,湖北武汉;

2017“27度角——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湖北武汉;

2017“2017中国·西安数字雕塑作品展”,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

2017“我的2017”雕塑系年度学生创作展,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获奖经历:

2014-2018获中央美术学院“综合奖学金”;

2016入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年度学生创作展“优秀作品奖”;

2016获中央美术学院在校生“优秀作品二等奖”;

2017获“学院本色2017——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展”提名奖;

2017获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专项奖学金“优秀奖”;

2017获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学院造型奖”;

2017入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年度学生创作展“优秀作品奖”。

来源:艺术中国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高逸澹·苏珊娜2018中国个展亮相维岸画廊
• 守望·叩问--2018春花夕拾海上艺术家联展
• 248家艺廊汇聚香港巴塞尔艺术展
• 延续的时间:马俊绢本水墨作品展在京举办
• 逃跑的兔子:陈曦新作展在民生美术馆开幕
• 故宫藏画·朱炳仁熔铜创作展亮相北京SKP
• 凤凰古城遇上意大利当代艺术
• 姚嘉善:另类艺术空间在中国
• 《星尘——孟舒当代玻璃艺术展》在澳门开展
• 《景深》王伊楚 赵爱华 颜海蓉 孙源联展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津门六家书画展在空港文化中心开幕 津门六家书画展在空港文化中心开幕
  • 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换届 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换届
  • 陆福林、张法东师生艺术展开幕 陆福林、张法东师生艺术展开幕
  • 何家英来津观看陶瓷艺术展 何家英来津观看陶瓷艺术展
  • 天津写生美术作品展在美术馆开幕 天津写生美术作品展在美术馆开幕
  • 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开幕 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开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