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展览海报
天津美术网讯 题为“新方法新公众:痛的沉淀与超越”的当代国际艺术展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幕。同一主题的学术研讨活动也在当日举行。来自文化艺术界、博物馆学界、历史学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俄罗斯、德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也出席了艺术展开幕式和学术研讨活动。
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本馆内举办的首次当代国际艺术展。这一艺术展,契合了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充分体现了博物馆创新发展的理念,以新的形式不断拓展观众群体并增强他们与博物馆的联系。这次展览用多国艺术家富有创新性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让本次当代艺术展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文化。
以色列艺术家玛纳什·卡迪诗曼的代表作“秋之落叶”
本次当代国际艺术展,以来自不同国度艺术家独特的艺术视角、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关注由战争的残暴造成的人类精神疼痛。已故以色列艺术家玛纳什·卡迪诗曼(Kadishman)是一位世界级的现代艺术大师。他创作的雕塑、绘画作品和公共艺术品遍布世界各地。这次展出的装置艺术作品“秋之落叶”(Fallen Leaves)是卡迪诗曼的代表作品。这作品直面战争与杀戮,对战争残暴造成的疼痛做出了特殊而深刻的表达。“秋之落叶”这件装置艺术作品,由近千个张着嘴、睁着眼、面部狰狞的铁片“金属脸”组成。当参观者走在这条铺满铁片“金属脸”的路上,脚下会发出呐喊一样的回响,让人感到那些如秋日落叶般陨落的无辜生命。这一作品体现的沉重、冰冷,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展览中,还展出了卡迪诗曼的数幅珍贵油画和一批手稿。
日本艺术家松冈环带领中日学生创作的“南京的悲伤”
日本反战人士、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女士曾近百次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她与中国老师一起,组织中日两国的学生们亲手用白黏土制作。这件由一张张白色黏土面孔组成的作品名为“南京的悲伤”,在被记忆的同时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释放。尽管表达的都是疼痛的脸庞,但是松冈环的白色黏土与卡迪诗曼的黑色金属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残暴造成的集体疼痛只有通过集体反思才能释放。这诚如松冈环女士所说:我制作这些艺术作品,正是为了铭记战争的惨痛教训,不忘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中国艺术家孟舒吹制的玻璃作品“白夜”
集“大学教师、研究者、策展人、艺术家”多重资质于一身的中国年轻艺术家孟舒为本次艺术展带来了“白夜”和“守望·相助”两组大型的吹制玻璃装置艺术作品。共计140多件大小不一的手工吹制玻璃。造型各异、多变组合、色彩绚烂,象征着人类“伤痛与抚慰”、“战争与和平”的复杂精神及灵魂世界。对于人类的残酷战争,对于人类的战争伤痛,孟舒更有她独到和深刻的认识。她曾花五年多时间完成了博士论文《现代文明的反思与人类心灵的抚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公共艺术研究》。在此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她对于战争的伤痛,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态度,透过当代性的艺术方式抚慰疼痛、颂扬和平。她用玻璃透明性的材料语言,努力创造出一个属于艺术的精神世界。
“新方法、新公众”当代艺术学术研讨活动现场
在同日举行的学术研讨活动中,北京大学教授、美学家评论家彭锋,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史学家樊林,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副馆长、著名策展人杜曦云,上海当代艺术馆副馆长徐凌,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李立新等一批专家学者与艺术家、策展人就本次当代艺术展进行了“充分的对话”与“热烈的讨论”。虽然他们的学术角度,学术观点不尽一致,但是,他们的发言较为集中地表现在以下的主要观点上。他们认为,这次由以色列、日本、中国三位艺术家作品构成的当代国际艺术展,既是一种艺术领域的创新,更是一种艺术方式的组合。这种创新与组合,绝非只是三个国度艺术家独具艺术理念的呈现和创作风格的张扬。这种创新与组合,其更深刻的意蕴在于:我们人类的发展要超越狭隘的意识,升华至博大的人类的意识。正是从这一深刻题旨出发,这场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艺术展,是一场相当重要的“艺术对话”,是一场跨国界、跨种族、跨文化“艺术对话”。这是艺术家们面对时代进步,面对人类发展,逐渐变得成熟、变得深刻的一次良好开端。
中国艺术家孟舒的玻璃作品“守望·相助”
据悉,“新方法新公众:痛的沉淀与超越”当代国际艺术展览将展至今年9月“国际和平日”之后。该展结束后,孟舒的作品还将应邀赴国外进行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