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嘉宾合影:艺术家任惠(中),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朱会晖(左一),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展览策展人孙晓霞(左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石中琪(右一),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张都爱(右二)
天津美术网讯 2018年6月15日,任惠近七年来的首次个展“存在——不确定的未来”在北京水立方四层展厅开幕,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晓霞担任展览策展人。艺术家通过来自生活经验中的旧棉布和红色丝线为材料,展现了她在艺术语言上的全新探索。
任惠《存在系列3》旧棉布,棉线,丙烯 200×150cm 2018年
《存在系列3》局部
此次展览展出的是艺术家2017-2018年创作的“存在”系列作品。早在2009年,她就开始关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衰败现象,回乡时,她看见坍塌的院落、残破的房屋而深有感触。在2011年的个展中,她就采用了在照片上绘画的方式较为直接地表现农村的破旧。但她认为,当时的那种表达方式并没有将她的情绪表达彻底,这正是她所纠结的。近两年她才想到,衰败的农村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与洗礼的,而这些老布同样被时间消磨。把老旧的农村比作老旧的布,这使她觉得两者相得益彰。
任惠《存在系列 4》旧棉布,棉线,丙烯 200×150cm 2018年
关于存在,任惠认为,每一个事物不论是在现在还是将来,它的每一个当下都有美的一面。艺术家每年都会去农村考察,北方和南方的农村有所不同,即便有些地方环境优美,但大都是青壮年外出打工,老人留守在家的景象。她说:“我希望能从这种衰落、破败和颓废中发现美并把它呈现出来,让衰落的农村以另外一种形式呈现出生命力,使他们自身得以延续”。
任惠《存在》系列1 旧棉布,绢 丙烯 360×200cm 2018年
《存在》系列1 局部
破旧与衰败是时间留下的痕迹,而作品中几十年前产自国营工厂的老式面粉袋,烘托出计划经济时期的独特气息。有些布面出现整齐的绣花,它们的样式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农村常见的包袱皮,那又是一个悠远的年代,从那时过来的人们大多垂垂老矣。红色缝衣线和已经泛黄的纯棉布明确地指向我们农耕的民族记忆,也明确指向已逐渐被现代化所替代的过去。布与线对于她来说最得心应手,红色和布的本白消弭了老旧的衰败感,反而增添了愉悦和喜庆。
任惠《存在与时间 4》旧棉布,丙烯 150×150cm 2017年
任惠《存在与时间 1》旧棉布,棉线,丙烯 160×160cm 2017年
《存在与时间 1》局部
展览的策展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晓霞解释了展览的题目,她表示,这里所说的存在是作为生命的存在,是指向未来的存在,而不是停止于可见的和当下的。任惠之前的作品有斑驳哀伤悲叹的情绪注入,但从衰败出发,越往后是一种解脱。“她最早的展览是从照片开始,展示乡村的老旧和衰败,那也是当时艺术界和学术界的风潮,但乡村这种衰败实际上预示着社会的向前,是人满足自身需求的必然阶段,因此这种衰败已不是哀叹,艺术家对过去的不舍少了,一个周期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现在看起来更多的是纯粹与平和”。
任惠《存在与时间6》 旧棉布,丙烯 40×40cm 2017年
任惠也专门阅读了哲学,她常与哲学的研究者交流,并将这种思考与艺术结合起来。策展人孙晓霞说:“她的作品对生和死,时间和空间等沉重的话题的探讨是严肃的,所以作品就不显得轻浮。这样的思考很理性,但又不悲哀,是活跃的、积极的。艺术家的创作可能不需要具体的哲学理论,但需要哲学性的思考来引发触动,打开思路,这会促使艺术家走出小我,走向更大的空间”。
任惠《Being 2》 旧棉布,棉线,丙烯 110×220cm 2017年
《Being 2》局部
当她走出“衰败无人问津”和“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衰败”的纠结之后意识到,在历史的进程中,从新到旧是一个必然的环节,于是就不再停留于对破败的可惜或遗憾,便把作品起名为“存在”。她曾为为这个词寻找解释,“existence”并不全面,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即“Being and Time”却完全符合她的想法。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朱会晖表示 :“在海德格尔前期的思想当中,人需要直面生命的虚无以及生前死后的黑暗,在这样的边缘状态下得以逼出本真的自我、发现自我的可能性。但后来海德格尔就把此在当作天地人的一种交织,更接近于人对世界的倾听,让世界以它自身的方式自然呈现出来,这和艺术家的作品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感”。
任惠《存在与时间7》旧棉布,丙烯 150×150cm 2017年
《存在与时间7》局部
现在,她已经不把乡村的问题当作私人的感情问题或是社会问题,因为她发现城市化下的乡村——甚至是面对衰败本身,是全人类都在面临的问题,刚开始她也曾想过做具象或意象的表达,但抽象的方式使得点线面和色彩关系在视觉上会更令人愉悦。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石中琪提到,任惠的作品中既有如同“日方生方睨,物方生方死”这一对时间性的辩证探讨,又有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空间组接。这种哲学思考在抽象形式中更将观者的思考引向深入。
任惠《存在与时间8》 旧棉布,丙烯 180×100cm 2017年
《存在与时间8》 局部
正如艺术家起初所关注的农村主题,棉布的接缝处高高隆起,由于刷胶时的拉扯而产生优美的曲线,这些线条和布片相互叠压的交错感,就像俯瞰大地时的田野,交界也就成了道路;而堆积的红线则组成聚落或城市的形状,像是从平静的“田野”中溢出,制造了活跃气息。
任惠《存在系列 5》旧棉布,棉线,丙烯 200×150cm 2018年
然而作品本身早已超越具体叙事,乡村的荒芜也只是任惠思考的引子,在这组作品中将范围扩大到关于时空、生死、消逝和生长的探讨中。它们立足一个衰败的现实,纵使当下有种种缺陷,院落有断壁残垣,但每一个看似像伤疤一样的痕迹都与柔软棉布一起构成和谐的整体。 时间长河中,每一刻又何尝不是景色?颓圮的篱墙中,繁花之种早已种下,它们正迎接一个积极的未来。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6月30日。
《存在》系列2 旧棉布,棉线,丙烯 220×160cm 2017年
《存在系列6》 旧棉布,棉线,丙烯 200×150cm 2018年
《存在与时间2》 旧棉布,丙烯 150×150cm 2017年
艺术家任惠接受媒体采访
策展人孙晓霞接受媒体采访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