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指南针/Saudade: Unmemorable Place in Time》7月1日在复星艺术中心开幕,展览以“一带一路”概念为框架,汇聚了12位中葡当代艺术家的近100件作品,涵盖绘画、综合材料创作、装置、影像等多种媒介,是国内首次对中葡两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系统比照和学术梳理。
葡萄牙引领的“大航海”时代,开启了东西方交流的新纪元,也启动了以贸易和文化交流为主要形式的全球化进程,人们渴望通过交流获得认同,在追溯历史中寻觅未来。展览取名为Saudade,是葡萄牙语中难以转译的独特词汇,表述的是一种对过去某一时刻的美好再无法企及的惆怅与渴求。策展人长谷川佑子介绍,引入Saudade这个概念,是想描绘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瞬息万变,回忆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我们很难想起来十年前甚至昨天发生了什么,但这种带有怀恋的惆怅感对当下而言非常重要。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则代表希望和方向。指南针在航海上广泛应用后,大洋不再是人类不可逾越的障碍,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取代陆上丝绸之路,人类自此迎来了海洋时代。正如丝绸之路起源于人类文明之间的吸引,作为情感的Saudade,和作为物件的指南针,也通过此次展览相互呼应,映射出人类对于交流和交往的渴求。长谷川佑子表示,这次选择的12位艺术家的共同特征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不确定性和旅行概念。“展览中想强调的重点是中葡两国在历史上所进行的文化交流,也就是通过我们所熟知的丝绸之路。通过这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可以很好地描绘中葡两国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全球的贸易文化的关系。”
这些作品也构成了中葡之间的文化艺术对话。在展览入口出,由葡萄牙艺术家创作的巨型作品《女武神》引人注目。各式各样的珍贵装饰品,华丽织物,在充分展现葡萄牙复杂精致的手工艺技巧的同时,也以其丰沛的艺术想象力在现实中构建出另外的时空。长谷川佑子介绍,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葡萄牙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巴洛克”。巴洛克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它所代表的盛大壮观美感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若阿纳·瓦斯康塞洛斯的作品充满喜庆和巴洛克美学风格,在展览中与中国艺术家关小的作品形成对话。关小的作品选择了根雕的形态,根雕在中国传统工艺中非常重要,但是关小把它和现代化工业化概念结合起来,体现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也可以在若阿纳·瓦斯康塞洛斯的作品中看到。
另一组对话则来自中国艺术家孙逊和葡萄牙艺术家安德烈·索萨的作品。孙逊所描绘的是一种时空旅行,他在作品中虚构出一位魔术师的角色,并让他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穿梭,他还创造出一些想象中的历史人物,以代表一些历史上重要的时间点和转折时刻。安德烈·索萨的其中一件作品的灵感来源自历史上葡萄牙外交家出访中日两国所写《Paisagens da China e do Japão》一书,遗憾的是这本书没有被翻译成其他语言,他的作品也反映出时间旅行对历史的探索和对历史的当代化表现。此外,孙逊的作品也和鲁伊·莫雷拉的作品形成呼应。鲁伊·莫雷拉的作品含有许多富有想象意味的神秘人物形象,它们所带的面具来源于东方和阿拉伯文化,也反映出欧洲到亚洲,西方到东方的文化交流。
尽管有诸多不同,这些中国和葡萄牙的当代艺术作品中也体现出许多有趣的相似性。比如在鲁伊·莫雷拉和安德烈索萨的作品中,线条非常重要,对他们来说,线条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意义,这些动态的、富有美感的线条,一方面给他们的作品增加了很多细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们内在的想法、情绪和精神状态,这种和个人情感相关的情绪状态常常可以在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中找到。“这些艺术家的表现手法都非常具有浪漫主义特质和具有隐喻性,他们没有直接去描绘他们想要描绘的主体,而是采取了不同的叙事方法和手法创造出了一种非常诗意的、具有象征意味的表达方式,这也是两国艺术家的相同之处。”
展览至8月26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