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展览开幕式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2018年8月30日下午,“初心”蔡弘灏师生皮雕艺术作品展在北航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和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共同主办,共汇聚了蔡弘灏师生32人的“初心”皮雕作品,向公众呈现了32种“匠心之作”。
皮雕是通过工具在植鞣牛皮上进行的浮雕创作。人们利用旋转刻刀、印花工具经过画图、印图、刻图以及数十种印花工具的组合使用,在皮革上描绘出凹凸立体感的花纹或图案,再经过皮革酒精染料、盐基染料结合在一起的染色、防染和油染等相结合的固色润饰等工序,才能完成一件完整的皮雕艺术作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艺术馆馆长蔡劲松接受艺术中国采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艺术馆馆长蔡劲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手工的艺术创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蔡弘灏师生这个创作团队,看了他们的作品很受感动。皮雕艺术从传统中来,近代以来在中国的发展有一些缺失。在国外,像日本等国家皮雕艺术发展迅速。我认为蔡弘灏师生的创作,无论从作品形式还是发展方向上,都有很高的艺术追求。展览主题‘初心’也是反映了他们的创作从传统中来,又向未来延伸的这样一条艺术道路的取向。这群皮雕艺术家很多人并不是艺术专业出身,从事皮雕艺术学习和创作的时间也不长,但是他们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对皮雕艺术的追求相融合,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当下我们提倡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的作品能够散发出独特的手作之美的力量,相信也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本次展览的发起人蔡弘灏介绍皮雕艺术发展史
据本次展览的发起人蔡弘灏介绍,皮雕艺术起源于美国西部的马鞍文化,并在美国经历了长时间的工具与技法的系统演变,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工艺门类。二战后,这套工艺传到日本、台湾并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传到国内只有十几年时间。可以说,皮雕艺术在国内的发展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的元素,也为这门古老的工艺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次展览并不是旨在表达创作者们的皮雕艺术造诣,而是希望展示这些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创作者对皮雕艺术的不同理解,以及皮雕艺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蔡弘灏认为,“初心”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光辉而坚实的誓言,而是最初内心燃起的那一点热爱。如同两块引火石的碰撞,“砰”的在你心头闪亮的那一线火花,就那么一点点,微弱的、甚至需要双手的呵护才不至于熄灭。也许在你每天的生活中有无数的火花闪过,火焰被点燃的那一瞬其实只是开始,要想让这微小的火焰不会熄灭,就需要你悉心守候,有时你可能不得不暂时离开一下,但你可能会下意识地尽快回到她的身边。生命中总有一股纯真的力量,有人用它去装扮平凡的人生,有人用它去修正认识的角度,有人用它去实现最初的理想。
蔡弘灏,《耄耋图》,2017年,北京
蔡弘灏,《精灵一》,立体装饰,2017年,北京,2017年日本革工艺协会展获奖作品
蔡弘灏,《精灵二》,2018年,日本筑波,获2018年美国谢里丹“国际皮雕大赛”静物类第一名
蔡弘灏是美术专业科班出身,曾有过二十多年的广告创意经验,至今与皮雕相伴八年,两年前开始从事皮雕艺术教育,本次展览的所有创作者在两年中跟随蔡弘灏学习,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蔡弘灏的《猫蝶图》在中国是深受大众喜欢的一个题材,猫蝶在文字的发音上和“耄耋”相近,寓意延年长寿,幸福安康。画面体现在一片红叶的掩映下,两只顽皮的小猫在追逐蝴蝶、嬉戏的场景。制作技法上,蔡弘灏融入中国画染色技法,整体风格上力求表现中国绘画元素与西方皮雕技法的协调统一。
蔡弘灏,《梦》,立体装饰,2017年,北京,美国谢里丹“国际皮雕大赛”静物类第一名
《梦》局部
《梦》表达了头戴印第安头饰的婴儿在闭眼沉睡,陪伴他一起入梦的还有可爱的美洲动物们,美洲虎,羊驼,狐狸,猫头鹰等,巨大的捕梦网驱赶他们梦中的邪恶,表达了美好安谧的梦境。《精灵一》是蔡弘灏第一次挑战全立体皮塑技法,结合生革的特性,营造了神秘空灵的意境,此作品在2017年日本革工艺协会展中获奖。《精灵二》在全立体技法下,蔡弘灏尝试了更多的细节体现和更多材料的结合,使精灵驾驭巨兽的质感更丰富,形象更立体。此作品获2018美国谢里丹“国际皮雕大赛”静物类第一名。
12岁的中学生叶度羽接受艺术中国采访
叶度羽,仿青铜器皮瓶及皮花,2018年,北京
叶度羽,皮瓶《古埃及文明》,2018年,北京,2018年美国谢里丹“国际皮雕大赛”8-13岁组第一名
叶度羽,皮雕画《松鼠与橡果》,2018年,北京
叶度羽是一位初中生,也是本次展览中年龄最小的创作者。叶度羽自小喜欢画画和手工制作,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开始学习皮雕,从刚入门的唐草开始,陆续学习了动物起鼓塑形和皮瓶制作,今年开始正式制作皮雕作品。她的皮雕作品曾获2018年美国谢里丹“国际皮雕大赛”8-13岁组第一名,北京市海淀区艺术节第一名。叶度羽此次的参展作品主题为“古埃及文明”,叶度羽告诉记者,“2018年初,我开始学习如何运用牛皮材质来做更多我自己喜欢的作品。我喜欢画画,也喜欢历史,埃及文化一直是我喜欢的绘画题材。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参观时,我看到很多古埃及文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这次我把古埃及文化和塑形皮瓶的制作进行了结合。这件皮瓶的最外层和最里层的材质是0.4毫米的植鞣猪皮,制作瓶胎的材质分别是2.0毫米和1.5毫米的牛二层皮,共有四层。在创作这个作品的时候,我在皮瓶的四个面上分别设计了自己喜欢的荷鲁斯之眼、阿努比斯等古埃及文化元素,然后用白牛皮覆盖后制作出浮雕效果,这一步的难点在于四个不同的面上的牛皮的拼缝如何隐藏,所以我在每个不同的平面上都加上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和线条的元素,这样就可以尽可能把皮瓶四个面的皮接缝隐藏在这些线条里,让皮瓶外形更有整体感。另外一个难点是皮瓶最后的染色,我分别用了皮革染色的酒精染料以及丙烯染料,用平刷、点蘸及擦染等方式完成了最后的上色。”
吴懿君,《灰姑娘》,景德镇
原为珠宝设计师的吴懿君在此次展览中展出《蜕》和《灰姑娘》两件作品。吴懿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品代表了她在学习皮雕艺术之后的心理状态。从一名单纯的业余爱好者,到调动自己的所有学习能力去学习、研究皮雕艺术的发展历史,为了更好地观看和学习国外大师的作品而学习外语,她坦言皮雕使她的人生得到了蜕变,也圆了她童年的艺术之梦。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何皎皎作品,皮雕古典束胸衣《 双子之翼》,2018美国谢里丹“国际皮雕大赛”服装组第一名
服装设计师何皎皎的作品《双子之翼》,使用的元素是代表创作者双子座的“天使恶魔翅膀”。创作者希望做出被这个翅膀拥抱着的造型,以及代表哥特式神秘感、同时也是作者最爱的黑猫形象。“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用皮雕皮具的综合技法来制作一件衣服。做皮雕所用的皮料一般都偏硬、偏厚,而做服装通常都应选取柔软的材质。这成为我想把皮雕和服装结合在一起所面临的第一个矛盾和难题。我喜欢欧式华丽的设计风格,极致细腰的束胸衣和夸大臀部的裙撑是欧洲巴洛克、洛可可时代女性魅力的最典型特征,虽然到了近代它被认为是束缚女性的枷锁而被扬弃,但时至今日仍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小众爱好者依旧对它保持着抱残守缺的崇尚和簇拥。所以,当我学了皮雕、脑洞大开想把它结合到服装设计上时,一个有着硬挺的支撑力的皮质束胸衣,无疑可以成为能够承载皮雕技法的一个绝佳载体。”这件作品于2018年5月在美国谢里丹“国际皮雕大赛”上,得到了服装组的第一名。
猫狗门神,韩诗伟,2017年,湖北
仵林作品,皮雕收纳盒《我的故事》1
展览现场
正如蔡劲松在展览前言中所写:“这一群当代皮雕艺术创作者,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区域和职业,共同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尊崇,视皮雕技艺为追寻自我之天性。一个图案、一块皮层,不仅是他们雕琢的对象,更是他们悟对的思维、意象的言说、精神的结晶,还是他们生命的诉说、灵魂的顿悟乃至艺术人生的出口。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在国际性的皮雕艺术赛事中获得过各种大奖,创作的皮雕艺术作品,也不断从古今中外人文及皮雕技艺传统中汲取养分,又注重当代艺术元素、雕塑语言的叠加与融汇,无论造型意味,还是艺术意象,都呈现出独创性风貌与皮雕材质、语境谱系和娴熟技艺运用的创新特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观众与创作者现场交流
展览现场
创作者何皎皎(左一)等引领观众体验皮雕艺术创作
展览中,观众还能看到由创作者们的“初心故事”汇总成集的书籍出版物,并亲身体验了皮雕艺术的创作过程。或许,只有透过在展览现场对这些皮雕精品的凝神观赏、对晤和体验,我们才能对创作者诗心的雕琢,对艺术、生命与生活真正说出点什么。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