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8年11月10日下午15点,“传统 ≠ 当代 —— 马东利个展”在798泛空间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泛空间 FANSPACE主办,凤凰含章艺术中心协办,黄莎莉 Shirley Huang担任策展人。
嘉宾合影
策展人黄莎莉 Shirley Huang表示:
“传统≠当代”
文化的冲击可被视为一个游客突然来到某个他无法理解的地方所感受到的种种体验:在这里,“是”也代表了“非”,固定的标价却可
以通过商榷重新协定,在办公室外久候多时并非一种侮辱,而爽朗的笑声也许意味着愤怒。——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在冲击》
当代艺术作品——2000年之后创作的作品,我们可能会被邀请加入某个艺术作品的创作或展示过程,与面前的这项艺术品进行交流,甚至协助完成。即便是传统的艺术媒介,也难以再实现我们所期望的功能。很多架上作品也许会被当成各自独立的图像来理解,它们之间也许存在着某种联系——可以是创作者的某种叙述方式,或是它们试图建立起来的某种美学系统。
艺术家创作的许多绘画作品极有可能是一系列相关作品的某个装置。例如马东利以南宋艺术家马远《水图》册为蓝本创作的12件雕塑单品组成的一件装置作品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个逻辑。这一组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艺术家在观赏这幅中国古典绘画作品时对水的运动状态的时间“切片”。换言之,我们在观赏这组作品其实描绘的对象是按照某个图像所制造的艺术“模型”,因此它可以被理解为某种真实的、存在于想象之中的场景描述,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多重艺术的“转述”。
此外,艺术家马东利重建或者说“改造”出一些有趣而难以进入的内部场景,例如《读不懂的世界》、《真经》和《传国玉玺》,这些通过文本转义成视觉语言的作品,最终以他特有的物质形态得以呈现。这种实践方式使得本来已经十分模糊的艺术家身份——新闻记者、摄影师、以雕塑为生的工匠变得更加难以界定。这一行为使得其装置作品作为概念艺术的类别归属成为一个研究视觉艺术的重要课题。马东利的艺术实践十分典型地体现出当今许多艺术家们的创作趋势——选择使用多种多样的媒介,并穿梭于不同的学科界限。艺术家拒绝将自己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材料或者方法之中,而倾向于任何可以供选择的材料。艺术可以在任何地点以任何形态发生,它可以是一个人或一组简单的指令,甚至可以是一个带有哲学意味的姿态。换言之,我们墨守成规的用于观赏、挂在墙上的艺术作品的规则已经被打破。伴随着这种多元化的趋势,在当下成为一种新的创作“标签”。
开幕图片
现场图片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18年11月23日。
在本次展览开幕之际,艺术家马东利,策展人黄莎莉 Shirley Huang接受了新浪当代艺术频道记者的采访:
对话|马东利
马东利 ,1986年出生于陕西绥德,2010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美术专业获学士学位。
新浪当代:聊聊您的创作初衷。
马东利:我对传统水墨的这个创作初衷是我在想中国艺术家,应该对艺术,对世界的艺术,到底能有什么贡献?我对自己的期待一点高,但是我觉得创作可能就是自己的事情,世界能不能接受,是世界的事情,是世界艺术语言的事情。中国传统的这个东西,能拿出来,能走向世界的媒介可能就只有水墨,因为别的媒介其实是各个民族都会有的,不管是雕塑,是木雕,或者是绘画,都是每个国家或者民族都会有的一种语言。水墨就是一个东方的,从中国辐射开来,水墨或许能有一个更大的一个发展的路径,或者一个边界,水墨还能做什么?我是觉得水墨就不能局限于一个形式,比如水或者墨之间产生在一个平面中的一个活动,它可能会变成一个立体的,不再是传统的那种散点透视的,是一个多种呈现方式,可以多个角度,多种方式去观察它。
新浪当代:您的作品是这种传统的水墨,用了这种当代的言去演绎呈现,现在当代艺术蓬勃发展,那么您如何理解当代艺术的创新性,包括在艺术家去创新的过程中,艺术家应该具备哪些思考?
马东利:我觉得艺术家应该是去走向世界,不光局限于自己民族或者是那种谨小慎微的想法,应该让自己的视野更加的去扩大,去更包容,更世界化吧,有些事情就是民族的,而有些是属于世界的。真正能作为一个世界的艺术,它肯定是世界的,不光局限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东西,其实我不太愿意把艺术家定义成中国的,日本的,或者用一个国界来定义,我觉得他更多的应该去突破这个边界,他可能因为历史的传承,或者土地的滋养,可能有一些这方面的元素,包括水墨,包括西方的油画,包括雕塑,各个民族的特有的这些东西,怎么能让他更具有世界性的语言,这个可能是中国艺术家,应该多去思考的。我觉得中国艺术家对世界的艺术的贡献真的很少,因为现在是艺术大潮,我觉得艺术家如果真正能走出来的,能去把这个艺术的边界拓宽,把这个艺术史能再往前推进,还是需要很多人去思考,去努力的。
新浪当代:我们也能看到现在有很多艺术作品,它是非常西方化的,您如何看待这种艺术作品?
马东利:首先所谓当代艺术还是要先去考虑它的当代性,你是不是符合这个时代的。我觉得如果是符合这个时代的,它能体现这个时代的一些问题,不管是商业的,或者政治的,或者世界上的各种问题,它必须是走在当下,水墨也是,要表现当下,肯定不能局限于传统的那种山山水水,现在发生的是什么,山山水水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那个时期,它是当时的当代,处在现在,他就是过去,中国关注当代艺术家,所谓的西方化艺术家,我更愿意称为是现代意义的艺术家。
新浪当代:您会看到他们的作品,他与他自己的生活环境,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丝毫没有关系,他只是注重自我的表达,那您如何看待这个?
马东利:我觉得艺术家,好的艺术家可能分两种,一种是那种自发的,他是有天赋的,比如梵高这些人,他可以对艺术有一种自己独特的一种呈现,他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但是还有一种艺术家,他可能是历史性的,就是他在这个历史中,艺术史的轨道当中行走,他可能在往前推进。
我觉得人各有志吧,我觉得价值判断是一个模棱两可的事情,基本上是自己的事情,如果是对于一个真正艺术家,就是他对艺术史负有一个责任感,是对社会有一个责任感,他应该去突破这些东西,而不应该去局限于为了眼前的那种利益,艺家应该是去勇敢挑战这些东西,包括权威,包括那些线,那些边界,这是艺术家应该不停的去打破它。
对话|黄莎莉
黄莎莉(Shirley.Huang)自由撰稿人。曾任教师、编辑等职 。关注当代艺术与其他媒介的跨界实践,致力于艺术哲学的研究与运用。
新浪当代:请您聊聊您对马东利作品的看法以及您的策展初衷
黄莎莉:这个展览在最初挑选作品的是我最看重的是艺术家马东利对宋代马远《水图》的一个当下“演绎”。艺术家根据马远的《水图》将画面中的西湖水分切成12片雕塑作品,呈现西湖水面随时间的更迭的变化。12组雕塑组成一件装置作品完整展示《水图》的现代版,艺术家很好的将传统与当下的状态,用他自己的视觉“语言”做了一个转换。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最关键的能力是他可以把握这种“转换”艺术语言能力的强度,能够快速地用自己所能想到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这组雕塑装置作品很好地承接了传统的技艺与当下的视觉语言之间的链接。当代艺术作品的观赏最重要的是艺术家通过作品能够带领观众“身临其境”,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与情感抒发获得思维边界的拓展。
这次展览的主题定“传统不等于当代”,其中“不等于”也暗含了《水图》装置作品在承接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经验中的“重叠”,也就是说当代与传承的演绎是艺术家他最突出的一个优势。艺术家把每一种水的切片都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艺术家把马远的《水图》用自己的艺术语言,细致的,完整的表达。另外一部分就是挂在墙上的五幅装置作品,观众走进展厅,他们的观看方式虽然是传统的,但是观看的“物”(指墙上的装置作品)不是传统的,它们好像是几幅画,但仔细观看,都不是画,而是观念装置,这一组装置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于当下社会某一个问题的深度思考,例如那件“一切皆可是美的”就是艺术家把对于美的传统的标准和当下对于美标准做了一个概念上的“置换”,画面呈现的能启发观赏者对当下审美标准的反思,究竟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是美的?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才是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再比如“艺术和权利”那件作品的标题就是用来帮助观赏者理解作品的文字阐释,作品给人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想到皇权、权力、威严的标识, 呈现了艺术与权力之间的某种张力,发人深省。
参展作品:
(一)水图作品
(二)
艺术品会不会自己发声,在我们观看一件作品的时候,当观者进入作品的时候,艺术是在表达着自己,或许这个和它的造物主无关,造物主只是创造了这件作品,随后作品赋有了生命,它会去告诉欣赏它的观看者,它是什么。
一件作品的价值,艺术价值或者说商业价值,最终取决于何处?可能取决于它在艺术史中高屋建瓴的宏观主题,亦或者是它在对艺术边界的开拓做出大胆的尝试,当然也有一种是金钱的堆积,使其成为一个拥有高价值的作品。那么作为一个被金钱环绕和拥抱的作品真的是一件有价值的作品吗?
我们对一个颜色或者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没有疑问,比如绿色,如果一群人中有人把它说成是红色,那么毫无疑问,他是一个色盲。但是如果问这个绿色穿在身上好不好看?美不美?我们总是无法达成一致,这种对美好事物的价值判断始终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然而作为人类精神最高寄托之一的艺术,总会有一个被设计出来的高塔,在这个体系中我们会有对艺术的高下
昂贵的艺术作品或者所谓成功的艺术家到底为什么达到这个高度?是他们走入了艺术史的轨迹推动了艺术的发展?还是获得了艺术界的话语权,得到了一种权力?我们总会相信艺术史中的获得权力者们的只言片语,而在历史的滚滚浪潮中又有多少本可以进入殿堂,却最终倒在权力高塔之外的美好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