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齐白石(1863-1957)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别号借山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传世。
《九虾图》国画——齐白石 作
一代宗师齐白石与京津文人林纾
在上海文史名家郑逸梅所著的《近代名人丛话》一书中,专有一文《〈茶花女〉译者林琴南》。文中说:“清末的翻译家,成就较高的,当推严复(几道)和林纾。严复所译的,主要是西洋哲学和其他学术方面的作品,林纾所译,完全是小说。林纾字琴南,号畏庐,别署践卓翁、冷红生、补柳翁、蠡叟等。福建闽侯(即福州)人。”
林纾为光绪八年举人,任教京师大学堂,著有《畏庐诗存》、《畏庐文存》、《闽中新乐府》等。翻译外国小说一百七十余种,最有名的为《巴黎茶花女遗事》。郑逸梅称林纾译此书“是在1898年夏秋之间,翌年有玉琴瑶怨馆的刻本……又有文明书局本”及其他版本。
《齐白石辞典·师友及其他·林纾》,称其“工诗能画,画山水用‘四王’法”,其言甚确。家藏的《闽台历代国画鉴赏》一书中,就收有林纾的《梧桐早寒图》,是1924年应彦卿之嘱作的渴笔山水。《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评其山水:“山水初灵秀似文徵明,继而浓厚近戴熙,偶涉石涛,故其浑厚之中颇有淋漓之趣。”林纾生于1852年,卒于1924年,这幅画是他生命最后一年的遗作。
林纾与齐白石真正订交,是1920年。“经易宗夔介绍与齐白石相识。齐致书云:‘今天下如公者无多。昨得相见,以为平生快事。承自许赐跋润格……居于京华者,唯君能决非是,故敢遵命请教之。’翌日,订交为诗文友”(《齐白石辞典》)。
论年纪,齐白石小林纾11岁,但他们在未相识之前,都对对方的才情充满敬慕。齐白石曾为《巴黎茶花女遗事》题“人间恨事,天下妙文”八个字以赞,题于宣统元年(1909)。见于195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龙龚著《齐白石传略》第35页……“以简短一联突出悲剧之‘恨’与文笔之‘妙’,其思想情感、生活情趣与时代、国情合拍,值得钦敬”(《齐白石辞典》)。而林纾在友人处见到齐白石所画的扇面,十分激赏,“称‘南吴(吴昌硕)北齐(齐白石),可以媲美’”(《齐白石辞典》)。
《白石老人自述》中的1920年事略,对此事亦有记载:“师曾说,工笔画梅,费力不好看,我又听了他的话,改换画法。同乡易蔚儒(宗夔),是众议院的议员,请我画了一把团扇,给林琴南看见了,大为赞赏,说:‘南吴北齐,可以媲美。’他把吴昌硕跟我相比,我们的笔路,倒是有些相同的。”
1922年冬,齐白石17岁的长孙齐秉灵病故,老人极为伤感。齐秉灵,号移孙,“肄业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成绩常列优等……回想在家乡时,他才十岁左右,我在借山馆前后,移花接木,他拿着刀凿,跟在我身后,很高兴地帮着我,当初种的梨树,他尤出力不少。我悼他的诗,有云:梨花若是多情种,应忆相随种树人”。齐白石日记中写道:“十日,为移孙设灵位并冒寒自出,求林畏庐为移孙作墓志。”亲自冒寒前去求林纾这样的大文人,为秉灵写墓志,可见齐白石对长孙的珍爱与痛惜,同时也说明他与林纾交谊的笃重。
林纾在《冷红生传》中说:“所居多枫树,因取‘枫落吴江冷’诗意,自号曰‘冷红生’,亦用志其癖也。生好著书,所译《巴黎茶花女遗事》,尤凄婉有情致。”(作者:聂鑫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