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1954年徐悲鸿先生逝世一周年,傅抱石(前排右三)与廖静文(前排右四)等合影留念
1931年盛夏七月,荷香暗浮,蝉噪枝头。一天,江西南昌行营参谋长熊式辉的官邸来了一位儒雅的客人,名片递上后,熊式辉连忙迎了出来,拱手道:“悲鸿先生乃当今大家,能光临鄙寓,实乃荣幸之至!”二人坐定后,徐悲鸿才道出拜见原委。
此时的徐悲鸿在国内已是名声赫赫。他刚一到南昌,《民国日报》就有消息称:驰名世界的绘画大师徐悲鸿抵达南昌。原来他的好友、国学家陈寅恪的父亲、著名同光体诗派大家陈散元老人住在庐山的牯岭,特约请徐悲鸿来避暑度假。徐悲鸿决定先在南昌拜见朋友,小住几日后再上山。此时的傅抱石为了实现新的发展,已辞去省一中教职,专以治印、绘画为生。这天夫妻二人看到徐悲鸿来南昌的消息后,极想当面求教。但与徐悲鸿素不相识,何以造访?正踌躇间,省一中教务长廖季登的儿子跑来告诉他,叔祖廖兴仁是江西裕民银行行长,与悲鸿先生早就相熟,他向徐悲鸿推荐了傅抱石,而且徐悲鸿答应明天见面。
这真是喜从天降。傅抱石夫妇立即准备著作、手稿、画作、印章等,兴奋得几乎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一大早与廖氏叔侄一起赶往徐悲鸿下榻的江西大旅社。主宾相见后,廖兴仁说傅抱石志向远大又多才多艺,倘能有名家指路,日后定会前途无量。徐悲鸿让傅抱石把带去的画作打开,这是其临摹的前人之作,有米南宫、倪云林的山水,恽南田的没骨花鸟,还有石涛、石溪、龚贤的作品等。徐悲鸿一幅一幅认真地审视着,自语道:“有才,有才,基本功扎实。”转身对傅抱石说:“你今年才27岁,从你临摹的这些画作中可以看出身手不凡。”因为要求谒见徐悲鸿的人很多,不能和傅抱石多聊,徐悲鸿就让他晚上再来细谈。
傅抱石与徐悲鸿当晚谈兴甚浓,直至深夜二人仍无倦意。徐悲鸿看了他刻的印章,特别对一方边款刻有2700多字的《离骚》全文赞扬不已。傅抱石说自己22岁时为了撰写《摹印学》书稿,利用在省立一中帮助整理图书的机会,广泛搜集资料,加上在社会上、书商处所见所得,共有200余册资料,对前人的传记、印论、印谱等多有涉猎,大有所获。他还说,《摹印学》分总论、印材、印式、篆法、章法、刀法、杂识7个部分,从前秦论起直至民国年间,表达了自己对治印这门学科的感悟和见解。徐悲鸿把傅抱石以工工整整的小楷一笔一画写出来的4万余字书稿翻阅之后,感叹道:“你如此苦心做学问,日后定有所成。”
傅抱石在结婚之前把耗费多年心血撰写的《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一书也完成了。那是在罗时慧生病住院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在殷勤照料未婚妻的同时,也没有停止撰写、补充、修改书稿内容。他向徐悲鸿先生讲了书的大概,徐悲鸿对书中唐宋之后中国绘画陈陈相因走向末路必须注入新的活力、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等观点特别赞同,鼓励他多画素描、多动笔,时时注意积累总结。
令傅抱石夫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见面后的第二天,徐悲鸿先生竟然在廖兴仁叔侄陪同下前来回访。傅抱石听说悲鸿大师亲自登门,慌忙迎了出来,请悲鸿先生宽恕未能远迎之罪。这天正好是罗父60大寿,家里正为寿宴忙碌。徐悲鸿看到罗时慧为祝贺父亲寿辰新换了丝绸旗袍,加之她举止言谈潇洒,便对傅抱石说道:“尊夫人不愧是名门闺秀,气质高雅,你真是慧眼识人,今天取得的成就,肯定有夫人的一份功劳啊!”罗时慧连忙答道:“大师夸奖了!我不过就是一个磨墨妇而已。”这是指罗时慧与傅抱石结婚之前,每当傅抱石作画时,罗时慧常常在侧为之磨墨,因此有此一说。
老寿星罗鸿宾听说悲鸿大师光临,敬请他入寿宴上座,并感谢他对傅抱石的栽培和教诲。席后,傅抱石请徐先生到画室休息。看到室内悬挂的傅抱石夫妇画作,徐悲鸿来了兴致,要作画一幅。罗时慧大喜过望,一边磨墨一边兴奋地说:“能亲眼看到大师挥毫,这真是修来的福分,我们该怎么报答你呢?”徐悲鸿挽起袖子,握笔在手,端详少许后,即笔飞墨舞,一只引吭高歌的白鹅便跃然纸上。然后鹅头、鹅蹼敷以朱标,题“嬉鹅图”于其上,然后又写:“时慧夫人清正。辛未盛暑,悲鸿时客南昌。”众人连连鼓掌以贺。
与傅抱石接触几天后,徐悲鸿觉得他确实是一个奇才,应该到国外特别是到北欧等国深造,方可大展宏图。徐悲鸿晋见熊式辉就是为傅抱石出国说项,熊式辉对徐悲鸿的奔马极为赏识,赞不绝口,第二天徐悲鸿着人送去早已裱好的奔马一幅并信札,再为傅抱石留学拨款之事进言。公费拨款之事在江西没有先例,熊式辉决定从自己家中拿出1000元作为傅抱石的留学之资。对徐悲鸿先生的热情举荐和熊式辉的慷慨相助,傅抱石夫妇千恩万谢,深铭五内,分别以鸡血等高档石材为之治印三方以报。(任愚颖)